杨伟文;徐德意;林煜文;邓慧敏;丘丽冰;陈倩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总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胆总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上段至肝门部肿瘤5例,胆总管囊肿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蛔虫20例.结论 超声是诊断胆总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能直接观察胆总管病变情况,但对胆总管泥沙结石及胆总管肿瘤的区别要综合多因素共同分析,以求更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志强;姚庆荣;张贵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宫颈炎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758例宫颈炎进行分析,了解宫颈炎类型、临床症状、体征与宫颈分泌物培养解脲支原体之间的关系.结果 758例宫颈炎中,解脲支原体阳性的有359例,占47.36%;其中以宫颈黏膜炎类型阳性频率高(245例),占32.32%,阳性与分泌物性状有关.结论 宫颈炎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特别是宫颈黏膜炎类型,应予以重视.
作者:吴丽秋;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亚低温疗法在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近被认为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的治疗策略.本文就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周艳;熊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髋关节置换(THA)手术数量增长迅速,翻修的病例也逐年增加,而髋关节翻修手术的难点就是骨缺损,根据髋臼骨缺损的不同分型,可采用不同方式的髋臼假体固定;某些THA术后并发症需行翻修手术也值得关注.现就髋臼假体翻修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东岭;赵劲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苯甲曲秦片剂的含量、溶出度反相HPLC测定方法.方法 Capcell-pak C18色谱柱,甲醇/1-庚烷磺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nm,流速1.0 ml/min,以水杨酰胺作为内标计算含量.Capcell-pak C18色谱柱,乙晴/0.02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0 ml/min,外标法计算溶出度.结果 含量试验线性范围为:9.375~150 mg/100ml,r=0.9999,回收率为103.35%,RSD为0.61%.溶出度线性范围为:1.25~20 mg/100ml,r=0.9999.结论 该条件下反相HPLC测定苯甲曲秦片剂的含量、溶出度方法快速简便.
作者:刘辽;杨云霞;彭波;包定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腔途径,显露肾上极及肾上腺,用超声刀、电凝钩、钛夹处理瘤体血供,摘除肿瘤.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45~110 min,术中失血30~120ml.随访3~2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摘除术安全,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朝友;姜睿;陈同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PCEA)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分别为0.1%罗哌卡因+0.001%芬太尼+新斯的明1mg+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0.1%罗哌卡因+0.001%芬太尼+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和0.1%罗哌卡因+吗啡5mg+氟哌利多2.5mg+0.9%生理盐水共100ml.手术结束后均按各组配方开始PCEA,背景流量2ml/h,自控量0.5毫升,锁定时间15分钟.分别纪录4、8、12、24、36和48h镇痛效果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3组术后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可以加速胃肠蠕动的恢复,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肖宇;周淑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详述了妇科用药佳蓉片的主要功效及临床新用途,包括对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不孕不育症、男性少(弱)精症、PADAM、黄褐斑等的治疗.
作者:王锦秋;王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商品名:贝复济)对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应用bFGF及空白对照的临床病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FGF组在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腹部手术后应用bFGF能加速切口愈合.
作者:颜志刚;刘山;李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病例 女,46岁,因胸骨后疼痛1个月来院就诊.平时喜食辛辣食物.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做纤维胃镜检查前查肝功、两对半、丙肝抗体未见异常,胸部X光片示肺纹理稍增多.纤维胃镜检查示:据门齿25厘米处,食管粘膜充血,见2处直径分别为0.8、0.5厘米的浅表溃疡,表面附淡黄薄苔,边界清楚,周边充血肿胀明显,触之易出血,无结节样增生,活检时组织脆易出血,其余食管粘膜血管纹清晰;胃部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
作者:刘荣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措施对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对癌性疼痛患者分别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和传统护理方式护理,评价两种护理方式对癌性疼痛的影响.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对癌性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对癌性疼痛的缓解.结论 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癌性疼痛.
作者:毕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12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强化业务素质,加强有效地护患沟通,护理管理者也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纠纷,才能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再发生.
作者:曹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腔镜组),取同期具有可比性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术后病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8.83±16.97)min、(101.14±17.81)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7.86±18.12)ml、(90.29±16.45)ml(P>0.05);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52±5.59)h、(32.60±6.00)h,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7.993,P=0.000);术后病率两组相似(精确概率法,P=0.106);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94±1.49)d、(7.03±1.3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志章;杜玉秀;席会兰;王昌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情况并统计.结果 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时Aps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陆伟峰;陆宏;戴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37例病人术前准备同子宫次全切除术,取下腹纵或横行切口入腹腔,环扎宫颈峡部及卵巢血管,切除两侧子宫角内侧1厘米及子宫峡部组成的三角形区域,缝合创面,逐层关腹.结果 21例随访者无1例原发病复发,7例术前性生活不满意,术后明显改善,18例性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子宫三角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保障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于亚莉;高树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的近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160例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 160例中共处理病变210处,植入支架216枚.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145处(69.0%),小管径支架(2.5mm~2.75mm)44例(27.5%),长支架58例(36.3%),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130例(81.3%)随访1~17个月,6例患者类似胸痛发作,其中3例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及节段内再狭窄,未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结论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近期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程标;蔡力;张代富;罗云;黄启华;郑竹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安定溶液舌下给药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惊厥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舌下给药0.5 mg/kg;对照组46例,直肠给药0.5 mg/kg.比较两组控制惊厥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及控制惊厥平均起效时间.同时观察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7.38,P=0.012),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8,P=0.714);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t=5.42,P=0.000);治疗组除止惊后嗜睡、乏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舌下给药临床应用安全方便,止惊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克珍;王明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期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是当前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作者:王波;杨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IgA肾病是一组肾小球系膜区有IgA为主的颗粒性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是当前研究的两大切入点;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轻重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作者:栾森;马行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解除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和护理价值.方法 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小便排出困难的67例患者(排除前列腺肥大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排尿困难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自行排尿情况.结果 针灸组自行排尿32例(94.12%),对照组自行排尿16例(48.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针灸能有效地解除患者因椎管内麻醉术后所致的尿潴留.
作者:黄兰;杨云春;杨雪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