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任佰玲;周新发;蚁敏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滑坡, 原因, 对策
摘要: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阶段.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呈现滑坡趋势.主要原因:高校的扩招与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执业医师法>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生走穴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领导对临床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的对策:适度控制招生规模;领导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配备教学编制;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改革现行奖金分配制度,在临床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增隙经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216例分析

    目的探讨增隙经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方法.方法于智齿颊侧及远中增隙后,以近中颊侧牙槽嵴顶为支点向远中、舌侧向上方向撬松并挺出智齿.结果该法耗时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增隙经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优于去骨法、劈冠法、涡轮钻法及舌侧骨板劈开法.

    作者:谭小尧;冯辉;王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盐酸加替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盐酸加替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含量,并进行稳定性、刺激性观察.结果盐酸加替沙星在1.6-8.0μg·ml-1(r=0.9999)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5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控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罗凤琴;陈海燕;赵春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毛细支气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的肝素治疗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雾化吸入肝素5000-10000u,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抗凝血酶3(ATIll)作为高凝和肝素治疗的有效指标.结果肝素雾化吸入前88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APT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43例雾化吸入肝素后APTT明显延长(P<0.001),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临床症状和体征开始及完全消失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传伟;杨世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阶段.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呈现滑坡趋势.主要原因:高校的扩招与临床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执业医师法>和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生走穴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领导对临床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针对以上原因应采取的对策:适度控制招生规模;领导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配备教学编制;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改革现行奖金分配制度,在临床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

    作者:任佰玲;周新发;蚁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药物治疗偏头痛240例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加服药物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240例偏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SGB治疗的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等药物.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9.2%,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后完全无痛的病例51.7%,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发现病程对于SGB治疗偏头痛疗效影响较大(P<0.05).结论SGB加服药物治疗偏头痛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同;边步荣;马海军;刘清玉;郝海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吻合口漏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否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至2003年我科完成的1 32例全直肠系膜切除并作结直肠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情况.结果 132例均未做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2.3%).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增加吻合口漏.

    作者:庞屏;任明扬;黄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合用中西药时,由于多种中药可以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影响西药的代谢发生相互作用;一些中药可以与西药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医务人员要重视和了解中西药因配伍不当引起的药理、物理、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避免给患者带来和危害.

    作者:陈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知识概述(四)

    10如何确定医学参考值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旧称正常值),又叫临床参考值范围或正常参考值范围等,源于临床医学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实际需要,重点放在个体求医者或病人,用于鉴别诊断、筛选病人、评价疗效与预后评估,因此,临床应提供生理、生化、病理及免疫等方面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陈彬;张庆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循证医学与妇产科临床实践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多数医生都曾遇到过靠以往所学知识和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不能处理的临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医生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如请教上级医生或查找资料.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药和新的诊治技术、预防方法的不断涌现,他们不可能在繁忙临床工作之余的有限时间内翻阅各种期刊、杂志的全部有关文章.

    作者:许良智;刘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头痛30例,呕吐26例,脑膜刺激征阳性28例,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全部治愈出院.30例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18例.结论 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好.其中PNSH病人应避免重复造影,脑、脊髓MRI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作者:杨刚;唐文渊;孙晓川;晏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髓周动静脉瘘的血管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髓周动静脉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髓周动静脉瘘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栓塞材料选用可脱球囊、弹簧圈、PVA微粒和NBCA等.结果 12例髓周动静脉瘘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明确诊断,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及其瘘口情况,其特点为髓前、后动脉或二者同时与引流静脉在脊髓周围直接交通.9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疗效判断为临床治愈者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的愈显率为66.7%.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是髓周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孙清荣;梁开运;熊坤林;杨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髌骨软化症184例临床X线分析

    目的通过对184例髌骨软化症临床X线表现的分析,提高对本病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994-2003年临床资料有临床症状及X线征象的184例髌骨软化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软骨下骨密度增高155例;糜烂样改变96例;囊性变39例;髌股关节间隙改变156例;髌股关节排例紊乱82例;退行性骨关节病同时伴有59例.结论本病的病理变化是髌骨软骨局部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后,软骨细胞代谢功能失常,不能正常地交换营养物质而引起软骨细胞变性坏死,尔后出现局限性软化,缺损,导致相应一系列的改变.

    作者:明华宇;任大成;陈世孝;郭维知;钟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梅毒的诊断与防治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病程较长的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人数急剧上升,严重危害社会健康,极大影响家庭安定.

    作者:马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内金属节育环圈套胎儿颈及右腋下致胎儿畸形1例

    患者,27岁,因停经5月,感觉胎动来我院就诊.既往月经1-3个月来1次,很不规则,G4P1,曾人流2次,顺产1次.1995年5月1日行人工流产同时安置宫内金属节育环1枚.无自然脱环及取环史.入院查体:子宫底在脐上3横指,胎心有力150次/分.临床诊断:G4P1宫内活胎(5月孕),带环妊娠.

    作者:廖邦兴;廖邦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药物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 mg.结果连服90天后,发现肌瘤缩小占60%,其中缩小超过40%占26%,服药时全部闭经,无特殊不适.结论米非司酮用于治疗不愿手术、暂缓手术、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康美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硬膜外负荷吗啡加静注瑞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负荷吗啡加静脉PCIA注入小剂量瑞芬太尼(REM)在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行镇痛治疗,随机分为四组(n=10):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经硬膜外腔给予吗啡2 mg,A组术后静脉给予REM 0.16μg·kg-1·h-1;B组静脉给予REM0.24μg·kg-1·h-1;C组静脉给予REM0.32μg·kg-1·h-1;D组静脉给予REM0.4μg·kg-1·h-1;各组均加氟哌利多10 mg、胃复安20 mg、地塞米松20mg,然后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按压PCA泵的自控键次数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C、D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PCA按压次数与B、A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D组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略多于C组.结论硬膜外负荷吗啡加静脉PCIA注入REM0.32μg·kg-1·h-1行术后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作者:谢红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目的分析100例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ULC)与10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比较.方法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ULC和OC.结果ULC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OC组.结论在非复杂性胆囊手术中ULC比OC有优势.

    作者:范伟;伍晓汀;李国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发性胆内瘘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胆内瘘是原发疾病本身形成的胆道系统与相邻脏器间的异常通道,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2%[1],国内报道虽各家不一,但高于国外的1.29%-8%[2].术前诊断率低,国外术前确诊率为17%-75%,国内报道为19.4%[3].自发性胆内瘘的术中处理较为棘手,如术中处置不当可引起胆管损伤和大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因而临床上应重视.近年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更有减少[4],但也有报道该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5,6].

    作者:高明发;梁平;丁生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论医院视觉形象塑造

    塑造医院形象,可以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的.医院视觉形象的塑造,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医院环境形象和标识形象塑造.

    作者:吴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冠脉支架植入术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stent implantation)后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变化.方法 68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75%而成功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进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和QTcd,还同期测量了6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的QTd和QTcd.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组:冠状动脉造影后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2)支架植入术组:支架植入术后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但术后4h、2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亚组分析表明:多支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延长(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与术前QTd、QTcd比较均亦明显改善(均P<0.05),但术后4h、24h、1周QTd、QTcd相互比较无明显变化(均P>0.05).多支病变组术后与术前比较QTd、QTcd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通过支架植入术不仅改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而且早期(4h)即可改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的QTd、QTcd,并持续至少1周,从而可能预防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明成;冯六六;许其倓;葛均波;蔡乃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