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术的应用

明波;梁青松;晏明全;陈旭;汪华

关键词:食管癌颈部前壁单层吻合术, 食管癌颈部前壁双层吻合术,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瘘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同期荷包状食管胃吻合法(前壁双层吻合法)相比较.方法对321例食管癌行根治性切除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其中前壁双层吻合161例,前壁单层吻合160例.结果双层吻合术中,吻合口瘘5例(3.13%),随访137例,吻合口直径<0.5cm者占5例(3.5%),0.5-1cm者70例(50.9%),1cm以上者62例(45.6%),单层吻合术中,吻合口瘘7例(4.38%),随访131例,吻合口直径<0.5cm者无1例发生,0.5-1cm者53例(40.8%),>1cm以上者78例(59.2%).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能减少吻合口狭窄,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级质控动态护理在褥疮防治中的作用

    如何加强质量管理,特别是实行三级质量控制,防止住院病人褥疮的发生,有效控制和治疗院外褥疮,是褥疮防治的关键.我院2001年至2002年采用褥疮评估表,在三级质控的基础上对54例高危住院病人实施动态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郗君梅;田芸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1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效果.方法查阅本院近年来123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的临床0资料,依据有无羊水吸入,分为A、B两组,每组在处理上分别采用方法1(口腔明视气管插管、吸引、人工呼吸).方法2(非明视下口腔吸引面罩正压)效果不好时迅速改用方法1.结果 A1与A2组相比,B1和B2组相比,5分钟Apgar评分显著增高,处理时间显著缩短,异常儿童及留置导管病例显著减少.结论新生儿窒息应积极采用气管插管予以复苏.

    作者:马海军;郝青凡;边步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阑尾炎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病,为进行阑尾新术式的研究,我们对阑尾炎的相关知识进行扼要综述.1阑尾的应用解剖阑尾位于盲肠端,一般长5-10 cm,直径0.5-0.7cm,但也有长达20 cm者,短者可1 cm以下,直径也有超过1.0 cm的[1],其尖端可指向不同方向.血液供应为阑尾动脉,静脉则由回结场静脉经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阑尾的神经上传的信息进入脊髓第10、11胸节.儿童时期,阑尾的淋巴组织丰富,有细胞免疫功能,成人后逐渐消失.

    作者:郭黎;蒲敏;黄卫;邓思寒;周家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常温下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联合切开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目的探讨复杂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常温下,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联合切开方法治疗3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不须阻断肾蒂.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取出结石大的6.3 cm×5 cm×3.5 cm,多者达163粒;术中平均出血约150 ml,手术耗时平均约113分钟;随访28例,B超及KVB平片4例肾内残石,大直径约0.8 cm,其余均正常.结论本术式不须物理降温,易于取净结石,且出血少,是基层医院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较好术式.

    作者:张子江;唐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Autocyte prep LCT)结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作用.方法应用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筛查方法与宫颈活检对照,比较2种方法对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CINⅡ-Ⅲ)和鳞状细胞癌(SCC)筛查的准确性.结果液基细胞学检15054例,其中233例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HSIL(CINⅡ-Ⅲ)83.3%(45/54例,含SSC19例),SCC100%(9/9).并对233例中的124例进行HPV-DNA检测,HPV16,18感染表现,慢性炎→扁平湿疣→尖锐湿疣→CIN→宫颈癌,随宫颈病变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准确性高,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作者:罗淑贞;李清;刘军;卢义生;黄素然;付莉萍;郭健;袁锦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与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细胞凋亡在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过程中的作用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部分凋亡相关基因与创伤过度愈合所致的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现就国内外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晋西;岑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B超诊断价值

    我院1998年2月至2004年4月通过B超诊断异位妊娠8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82例(占92.2%),超声误诊7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9例,年龄20岁-41岁,平均31.6岁;有停经史76例,8例月经不规则,5例无确切停经史;所有患者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和腹痛;89例患者临床拟诊异位妊娠78例,卵巢肿瘤伴扭转6例,盆腔包块性质待定5例;8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诊断为异位妊娠.

    作者:熊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性,19岁,骶尾部包块3年,于2003年10月25日来院要求手术切除.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骶尾部皮下一鸡蛋大小包块与皮肤粘连,中心有一针尖大小孔,术前诊断为粉瘤,同日下午4时在门诊行手术.应用2%利多卡因10 ml行局部麻醉,手术进行约3分钟时,患者突感气紧、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立即检查:血压80/50mmHg,心音弱,当即考虑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手术,肌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异丙嗪25mg,并给氧,静脉滴注5%糖盐水500ml,30分钟后血压升至110/75mmHg,心音强而有力,面色红润,胸闷气紧消失.

    作者:孙志高;张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螺旋薄层CT对女性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薄层CT征象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具有完整薄层CT、B超资料及病理证实的盆腔肿瘤进行全面回顾分析.结果薄层CT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畸胎瘤诊断率为100%,对子宫颈癌、卵巢囊肿、卵巢癌CT优于B超;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的诊断B超略优于CT.结论薄层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对女性盆腔肿瘤诊断及分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怀疑盆腔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进行CT扫描.

    作者:刘正华;蔡春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管瘤非手术治疗进展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适宜的非手术治疗可促使血管瘤早期消退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对血管瘤的非手术治疗进行综述,为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师军;岑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同期荷包状食管胃吻合法(前壁双层吻合法)相比较.方法对321例食管癌行根治性切除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其中前壁双层吻合161例,前壁单层吻合160例.结果双层吻合术中,吻合口瘘5例(3.13%),随访137例,吻合口直径<0.5cm者占5例(3.5%),0.5-1cm者70例(50.9%),1cm以上者62例(45.6%),单层吻合术中,吻合口瘘7例(4.38%),随访131例,吻合口直径<0.5cm者无1例发生,0.5-1cm者53例(40.8%),>1cm以上者78例(59.2%).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前壁单层吻合能减少吻合口狭窄,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作者:明波;梁青松;晏明全;陈旭;汪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盐酸丁咯地尔用于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用于脑梗死的疗效及用药反应,并对该药在治疗脑组织缺血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68例脑梗死病人,用盐酸丁咯地尔(针剂)1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用药后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量、脑电功率谱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同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病人的脑血流量、脑电功率谱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且血常规、血脂、血糖及肝肾功能及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仅4例病人有轻度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经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其能量图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超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E)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本文就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应用多功能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玉;张乃广;张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种兔肾VX2肿瘤模型制作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建立兔肾VX2肿瘤模型方法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健康家兔36只,动物模型建立采用三种方法:①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法;②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块包埋;③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法.结果健康成年家兔36只,成功建立VX2肿瘤模型共26只家兔.其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法接种22只家兔的28个肾脏,其中10只家兔接种成功,成功率为(10/28)35.71%;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块包埋法接种12只家兔,接种成功4个左肾,成功率(4/12)33.33%;手术直视下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法接种14只家兔左肾,成功12只,成功率(12/14)85.71%.结论三种建立兔肾VX2肿瘤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其中手术直视下肾内VX2肿瘤组织混悬液注射法建立兔肾VX2肿瘤模型的成功率较其他两种方法高.

    作者:曾功君;高云华;刘政;谭开彬;朱铭;卞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12例

    立体定向术治疗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神经外科治疗这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展.我科自1991年7月至2004年3月采用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12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何德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控静脉镇痛法在胸科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每次哌替啶1mgkg-1肌注镇痛,Ⅱ组病人采用PCIA,术后连接上海博创BCDB-100一次性使用电子镇痛输注泵静脉给药.配方:芬太尼10 μg/kg,咪唑安定0.1mg/kg,地塞米松5mg,盐酸格拉斯琼3mg加生理盐水100ml,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Ⅰ组4.5±0.9,明显高于Ⅱ组2.0±0.7(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18例,Ⅱ组9例,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能有效地抑制胸科术后病人的应激反应,可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剂量不足或用药过量的情况.

    作者:李琼;徐鸿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11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手术切除率为63.9%(76/119),根治性切除率32.8%(39/119).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7.6%、15.8%;60.6%、5.2%、0%.结论早期诊断,对确诊者力争根治性切除,无法切除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是肝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永;陈运龙;曾崇方;王德荣;马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口服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转移因子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转移因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正芳;胡晓;陈桃;翟雪松;朱红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癌症晚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癌症病人常见并发症.因恶性肿瘤本身无法治愈且病人全身情况较差,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而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我院1996年7月以来,对16例癌症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保守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刀配合通窍止痛汤治疗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124例分析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通窍止痛汤治疗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的机理,方法 124例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采用针刀配合通窍止痛汤,针刀5天1次,通窍止痛汤5剂为1疗程.结果 124例中经针刀1次,通窍止痛汤5剂(1疗程)治愈29例,针刀2次,通窍止痛汤10剂(2疗程)治愈23例,针刀3次以上,通窍止痛汤15剂以上(3疗程以上)治愈29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2%.结论针刀配合通窍止痛汤治疗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方便、安全之优点.

    作者:陈凤军;陈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