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置管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李焱;张涛;魏东;张伶;高辉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恶性腹腔积液, 腹腔灌注, 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3 d/次,连续4次.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25%(12/48),有效58.3%(28/48),无效16.7%(8/48),总有效率83.3%(40/48).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提高15分以上的有24 例,提高5~14分的有14例,变化小于5分的有10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7例(77.1 %)、恶心呕吐5例(10.4%)及腹痛6例(12.5%),均可耐受.结论:rmhTNF治疗腹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去势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incident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gland,ICPG)的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532例TUR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检出前列腺腺癌32例,18例行去势治疗,14例观察等待.对比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前列腺抗原.结果:PSA值<4 μg/ml的390例患者中,前列腺腺癌检出率5.38%;PSA值4~10 μg/ml的142例患者中,检出率7.7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05).29例获随访,随访19~86个月,平均(65.3±32.6)个月,3例失访.治疗组12例无瘤存活,观察组4例无瘤存活.观察等待与去势治疗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6,P<0.05).结论:PSA值对于前列腺偶发癌的预测作用不可靠,去势治疗可减轻偶发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进展.

    作者:李智;王炜;刘小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5月本院住院肺部感染患者送检2014份痰液标本采用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21株,体外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7.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提高治愈率及减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付维婵;赵德军;刘思源;杨晶晶;林芳;袁东晓;龚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食管癌生物化疗研究进展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高达90%,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4.医学界对早、中期食管癌普遍采用手术或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模式;晚期则采用放化疗配合姑息治疗.随着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化疗逐渐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动向.临床研究显示,化疗配合生物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缓解率,有效延长生存.生物化疗为食管癌内科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闵敏;钟国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体外耳蜗螺旋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影响因素

    耳蜗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是听觉的一级神经元,具有传导听觉信息的功能.哺乳动物的SGN再生能力非常低,直接或间接的损伤都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下降,因此,对SGN的保护和对受损SGN的修复是恢复听力的关键.哺乳动物出生后听觉系统已基本发育,耳蜗的骨化也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SGN位于耳蜗螺旋板和蜗轴基部的骨性蜗螺旋小管内(Rosenthal's canal),组成螺旋神经节(spiral ganglion).

    作者:刘涛;唐玥玓;窦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疗养院重点护理记录单的设置与应用

    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1].疗养院由于服务对象与医院不同,若也如此区分存在较大局限性.近年来,我院根据疗养院实际,采取划分重点护理对象,建立重点护理记录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弥补了原来交班报告未入档不具法律文书效力的缺陷,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我院重点护理记录单的设置与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叶凤萍;宋杭梅;龚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置管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目的: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3 d/次,连续4次.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25%(12/48),有效58.3%(28/48),无效16.7%(8/48),总有效率83.3%(40/48).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提高15分以上的有24 例,提高5~14分的有14例,变化小于5分的有10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7例(77.1 %)、恶心呕吐5例(10.4%)及腹痛6例(12.5%),均可耐受.结论:rmhTNF治疗腹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焱;张涛;魏东;张伶;高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频彩超在皮脂腺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皮脂腺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经病理证实的皮脂腺囊肿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检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做出正确诊断,2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误诊为腱鞘囊肿.结论:高频彩超对皮脂腺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对皮脂腺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华斌;李玲;朱玲;卢蕊;郭冀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JNC7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容积及相关功能指标.结果: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组与对照组间LVMI、Tei、E/A、LAD、LAVmax、LAR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间LVMI、Tei、LAV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房重构发生在左室肥厚之前.随着高血压病情进展,左房功能渐失代偿.左房做功增加和结构改变均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作者:徐敏;温昌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92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联合试剂盒,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92例中,支原体检出阳性者98例(51.0%);阳性者中溶脲脲原体(Uu)单独感染者56例(57.1%),人型支原体(Mh)、Uu混合感染42例(42.8%),无Mh单独感染.结论:溶脲脲原体是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Mh、Uu混合感染呈增多趋势,治疗支原体感染应尽可能依照药敏结果选用治疗药物.如不能做药敏试验,则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何宇佳;蔡敏琪;钱林波;杨珺;农树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对112例胆囊占位病变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6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胆囊占位性病变112例.结果:112例术前超声诊断中,胆囊结石87例,超声诊断 85例,符合率97.7%;胆囊息肉12例,超声诊断10例,符合率80%;胆囊恶性肿瘤9例,超声诊断 6例,符合率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胆囊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5%,对胆囊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66.7%.

    作者:耿洁;倪琼;庄兴凤;李华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军队疗养院战时卫勤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军队疗养院作为高中级干部的健康促进基地、特勤人员的疗养基地、慢性疾病的康复基地和保健人员的培训基地,随着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深入,卫勤保障任务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军队疗养院党委以战时卫勤保障任务为牵引,以如期形成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狠抓战备工作落实,卫勤支援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战时疗养院卫勤保障问题的研究,解决在履行使命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军队疗养院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卫东;梁永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做好截肢患者行为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行为护理是在行为科学与行为医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是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对患者实施的一种护理手段,是对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的一个补充[1],是现代整体护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截肢是为挽救或延长伤病员的生命而不得已采用手术;有时也会由于有的肢体完全丧失功能,截除后安装假肢可更有利于恢复功能而截肢.负性情绪和行为是久病难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优秀的行为护理对提高截肢病人生活质量和早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观察患者的情绪与行为表现

    作者:朱雪辉;吴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某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状况与医疗卫生服务调查

    为了解我军基层部队官兵健康情况、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为制订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策略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卫勤保障针对性和技术水平,开展本次研究.

    作者:张彦;张步振;孙林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青阳参提取物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青阳参(萝藦科)根茎中化合物的结构,寻找非甾类的新化合物和活性成分.方法:青阳参根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用柱层析分离,得到的纯品用光谱方法确定结构,通过检索确认其是否为新发现的化合物,并进行初步的抗真菌实验.结果:分离得到7个组分,结构分别为:1 -[4-甲氧基-3 -(6-甲氧基-3 - 乙酰基苯基过氧)苯基]乙酮(1)、1 -(3-羟基-7 - 乙酰基萘-2 - 基)乙酮(2)、1 -(3,4-二羟基苯基)乙酮(3)、1 -(2,4-二羟基苯基)乙酮(4)、1 -[3 -(3,6-二羟基-2 - 甲基苯甲酰基)- 2,4-二羟基苯基]乙酮(白首乌二苯酮)(5)、N,N-二甲基乙胺(6)和 2-氧代-2 - 苯基乙酸(7).结论:组分1和2为新化合物,1有抗真菌活性.

    作者:赵益斌;任虹燕;左国营;张青;徐贵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军队医院聘用医师激励机制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机制的运用已成为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为适应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善医务人员严重缺编现象,满足医院发展建设的需要,我院从2000年开始陆续聘用了200名医务人员到临床一线工作.

    作者:马广信;张秀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四氯化硅泄露事故早期的伤员特点及应急处置研究

    四氯化硅(silicon tetrachloride,SiCl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铝、硅油和硅树脂生产方面用途较广,也可用于高温绝缘漆和烟幕剂,平时有大量的使用和储存,因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大量泄露事故时有发生.该化合物有沸点较低、气化率较高、相对密度较大的特点,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毒剂蒸气云团,以致造成大批人员中毒[1],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3].

    作者:周师军;邢安辉;周琳;董兆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与传统肋缘下切口入路,探讨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的优越性.方法:将21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107例,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切口入路103例.对比入腹时间、肋间神经损伤例数、手术时间、术后72 h内强镇痛例数、切口愈合延迟例数、住院天数等六方面并做出评价.结果:在入腹时间、肋间神经损伤例数、手术时间、术后72 h内强镇痛例数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天数、切口愈合延迟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缘下切口改进入路较传统肋缘下切口入路更有利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开展和对患者的保护.

    作者:曾义兵;陈建平;杨春;刘燕乐;陈扬;蒋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辅助电子胃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辅助电子胃镜下置入食管支架效果.方法:对36例置入食管支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对操作过程无记忆,无疼痛感及恶心、呕吐.手术一次性成功率100%.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辅助电子胃镜下置入食管支架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

    作者:侯文锋;李政文;吕黄勇;尧登华;金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提高乳房手术的美容效果.方法:对有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经乳晕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共切除66个纤维腺瘤,瘤体大直径4.5 cm,平均直径2.2 cm,肿瘤内侧距离乳晕切口距离0.5~7 cm.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出血量少,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美容效果非常好,患者满意.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操作简单,美容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荣;张博;刘卫平;崔科英;吴友军;刘瑞军;蒲永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移植术并腹腔高压患者的护理

    肝移植术是解决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的肝移植手术起步于1977年,目前全国每年施行的肝移植手术已近3000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肝移植第二大国[1].肝移植手术是目前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大、护理要求较复杂的手术之一.因肝源的紧张及供体的不可预知性,使供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差异.我科于2006年12月行1例肝移植手术,因供体肝脏与受体的差异,致使受者术后无法关纳腹腔,经采取二期腹部伤口缝合取得圆满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湘林;卢嘉渝;颜婷婷;刘彦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