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彭银芝

关键词:利福喷丁, 利福平, 肺结核,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评价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利福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应用用利福喷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4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以药物伊马替尼进行治疗,每次400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以药物达沙替尼进行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年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为80%,而对照组患者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初发慢性随性白血病慢性期效果比较,以达沙替尼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卢远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2例,依据护理制度分组,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1)行分级护理制度,对比两组ICU入住时间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6.1%,高于观察组3.2%,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为(3.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可缩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效果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组间人数均等,且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疗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不仅接受放疗治疗,同时还结合索拉非尼治疗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控制患者的肿瘤转移率及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利福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应用用利福喷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银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分析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23例,给予B组西医治疗,给予A组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 A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情况、功能情况、附加关注、公共板块等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与B组,对比P均<0.05.结论 治疗结肠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有效率.

    作者:何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坚固内固定术(RIF)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面骨多发性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划分为均等两组,将给予RIF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RIF联合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优良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联合组优良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参照组82.50%(41/50)(P<0.05);联合组并发症为3例(6.00%)显著少于参照组为8例(16.00%)(P<0.05).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治疗颌面骨多发性骨折,可明显减少切口感染、皮瘘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法松解胸大肌后进行关节松动术对冻结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澳式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以及该方法 与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疗效相比较的优势,并探讨该方法具有较大优势的解剖学原理,为中医临床治疗冻结肩提供更有效的临床路径,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应用上开辟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把从2014年12月到2016年1月我院运动医学科门诊收治的冻结肩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澳式关节松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中医手法治疗.在经过两周10次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和JOA肩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对肩关节活动度和JOA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相比,采用推拿松解胸大肌后进行肩关节松动术治疗冻结肩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疼痛更少,疗程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羽翔;邢崇慧;李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2月所收治的77例上尿路肿瘤患者,按照住院号码奇偶法将患者分为根治术组(37)和微创术组(40).根治术组行传统开放术;微创术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分析的指标:(1)手术成功率;(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年肿瘤转移、复发、患者生存率(5年、10年).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100.00%,经X2检验显示P>0.05;(2)微创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日、术后生存质量优势更突出,经t检验显示P<0.05;(3)微创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4)两组患者5年肿瘤转移、复发无显著差异,经X2检验显示P>0.05;微创术组患者生存率(5年、10年)均高于根治术组,X2检验显示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创伤和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远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宗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目的 总结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并概括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具体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及患者住院流程,并参考ICF Core sets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路径作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根据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间段制订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路径的制订,能够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玉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性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李紫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29例患者通过CT诊断18例(62.07%),通过MRI诊断为11例(37.93%).(2)29例患者中高血压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8例(62.06%),心源性栓塞的患者6例(20.69%),风湿性心脏病栓子脱落的患者4例(13.79%).糖尿病后脑梗塞患者1例(3.45%).(3)所有患者入院后急性期脱水剂,脑细胞营养药物,同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4)29例患者中有27例在入院后均表现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另外2例患者在入院时意识模糊,但入院后3小时后也表现未意识障碍,病灶对侧偏瘫.(5)29例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31.03%,死亡原因脑疝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余20例患者临床痊愈.出院时患者肌力0-2级的患者18例,3级的患者2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栓塞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病灶对侧偏瘫,临床特点起病急,进展快;治疗方法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治疗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任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比较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应用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结果 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例数是37例,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中的治疗有效例数是31例,治疗有效率是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与维拉帕米比较,普罗帕酮的疗效更佳,可普及.

    作者:张士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研究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并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腔镜微创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显著要短,术中出血量显著要少.结论 腔镜微创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英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析急性胰腺炎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人与2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进行生长抑制素治疗.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采用了生长抑制素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在病症缓解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要快,且P<0.01,并且在重症并发症患者的数量上,治疗组也比对照组要少,且P<0.01.结论 经治疗结果分析,在急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现使用生长抑制素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的控制与缓解,在治愈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作者:杨凤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观察

    目的 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且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86例患者,根据其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将其分为是LOF+组(n=79)与LOF-组(n=107),其中,LOF-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LOF+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进行治疗,对其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组.结果 2组患者发生,MACE事件均属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所致,组间对比差异存在一定差异(P<0.05);LOF-组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为9例,LOF+组则未观察到,组间对比差异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存在限制,故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透析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熟时机的超声检测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熟时机.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术前及术后第2、4、6周的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的内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测量术后头静脉管壁厚度.以术后4周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学参数,再依据术后6周内临床透析穿刺证实内瘘是否成熟.结果 动静脉内瘘术后4周,术前与术后头静脉内径、肱动脉内径、桡动脉内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吻合口近心端桡动脉、头静脉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作为评价动静脉内瘘成熟时机的方法.

    作者:程伟波;高燕;田付梅;郑直;周珊珊;孔新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对照组的33.3%,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90.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加泼尼松治疗,治疗组使用他克莫司加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白细胞介素-2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水平,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

    目的 分析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8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复方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CV RNA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 RNA转阴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肌肉痛、精神抑郁、乏力等不良反应改善方面作用更为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小柴胡汤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常见不良反应的干预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10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各方面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晶;张园园;李红凡;郭晶晶;张桂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研究杂志

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