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合酶-2及其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FGF-2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占奎;张超

关键词:环氧化酶-2,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及其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2间的关系,从而探讨环氧化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细胞培养法建立稳定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HCT-116,利用脾切除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FGF-2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肝脏转移率,HT-29组、HCT-116组、塞来昔布组分别为83.33%、16.67%、33.33%.肝脏转移瘤VEGF、FGF-2的表达,HT-29组与HCT-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表达增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0.05);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氧合酶-2与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高表达促进了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2的表达.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56例报告

    目的:总结平片式补片修补无张力疝的经验.方法:借鉴McVay法利用耻骨梳韧带缝合固定补片,治疗56例无张力疝.结果:56例全部治愈.随访2~28个月,无切口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本法较传统的腹股沟韧带固定法能使补片更紧贴腹横筋膜,其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效果更明显.但需注意缝合时勿误伤股静脉.

    作者:李义兵;陈俊;周雄;冯怡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美洛西林钠致幼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报告

    病例,3岁,因反复皮肤疱疹5d,于2003年9月7日入院,患儿于5d前(9月2日)因手足疱疹伴频繁呕吐,曾住院给予美洛西林钠静滴2d后,症状好转出院,近2d,手足、面、颈部又反复出现疱疹,不发热,病后纳少,精神差,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T36.2℃,P110次/min,R20次/min,体重17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较差痛苦病容,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口腔粘膜发红,口周疱疹糜烂,有黄色渗出液,部分结痂,张口困难,颈后、左手掌、右足背可见斑片状疱疹糜烂,部分结痂,睑缘潮红,球结膜无水肿,颈软,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腹股沟会阴部皮肝潮红,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

    作者:娄新黔;王素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麦芽发酵物化学成分的鉴别分离及其抗缺氧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鉴别大麦芽发酵物的成分组成,分离其抗缺氧有效成分,为建立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及减少服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药典方法测定发酵物的理化指标;发酵物分别用水和乙醇提取分离后,通过纸层析法和试管法,用特异显色剂进行化学成分鉴别;采用溶剂极性梯度、乙醇浓度梯度、酸性溶剂三种方法,分别对大麦芽发酵物搅拌回流提取两次,离心分离,回收溶剂,浓缩,低温干燥作试样;溶剂不溶物低温干燥后也作试样;选雄性健康小白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0.2ml药液,给药40min后,置125ml广口瓶中以橡皮塞密闭进行抗缺氧实验,观察记录动物死亡时间,同时设原发酵物和蒸馏水空白两个对照组.后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动物存活时间增加率,并对组间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大麦芽发酵物含蛋白质18.99%,总糖17.50%,总酸度9.01%;纸层析法和试管法定性鉴别试样中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均呈阳性;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动物密闭抗缺氧效果均非常显著高于水对照组(P<0.01),但却明显低于原发酵物对照组.而不同溶剂不溶物的抗缺氧效果则显著优于原发酵物(P<0.05).结论:发酵物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单糖、还原糖、多糖类、有机酸、酚性物和油脂等成分.其抗缺氧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类弱极性化学物质.

    作者:张延坤;谢印芝;尹昭云;刘国忠;张东祥;马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16例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不同的是受检者先静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1.0~2.0mg,再用异丙酚1.0~1.5mg/kg,静脉注射,待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自主呼吸正常后,再行胃镜检查.结果:观察组316例,检查完成时间为3~11min,平均7.8min;对照组215例,检查完成时间为3~17min,平均9.2min.结论: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及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尤其适合儿童和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的受检者,无痛胃镜检查法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陈虹彬;李军;陈险峰;徐辉;蒋明德;刘合年;李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军队医院聘用护士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部队精简整编政策的不断深入,军队医院中军人护士编制大幅度减少,而科室展开床位逐渐增加,军队医院大量聘用合同护士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聘用护士为军队医院弥补人力不足,顺利完成医疗、科研、教学发挥了很大作用,并逐渐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科为例,聘用人员常年在60.0%以上,且还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聘用护士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培养、使用和管理好聘用护士,防止护理质量下滑,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的一门新课题.

    作者:朱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Na+/Ca2+泵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Na+/Ca2+泵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Metrizamid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RT-PCR测定PD98059阻断乙醛激活的肝星状细胞Erk活性后Na+/Ca2+泵mRNA表达.结果:乙醛刺激后,HSC后明显促进Na+/Ca2+泵mRNA表达(P<0.01),不同剂量PD98059对肝星状细胞Na+/Ca2+泵mRNA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激活状态的启动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明德;解方为;曾维政;甘新宇;马洪德;欧阳学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酮康唑微囊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酮康唑微囊的稳定性,探讨提高酮康唑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实验,研究酮康唑微囊化前后含量及外观性状的变化.结果: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及长期室温放置条件下,微囊中酮康唑表现出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质;而在同样条件下,酮康唑原料易变色,含量变化也很大.结论:酮康唑微囊化后确实能提高其稳定性.

    作者:尚北城;迟翠华;唐冰;陈燕;简晓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改变45例报告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的改变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专人检查眼底改变,同时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45例中眼底改变37例,其中视乳头改变10例(22.0%),生理凹陷变浅7例(15.6%),视网膜颜色变浅20例(44.5%),软性渗出6例(13.3%);视网膜动脉变窄,动静脉比例增大35例(77.8%).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眼底视网膜动脉改变与高原肺水肿病情轻重成正比,从而支持在高原缺氧状况下致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以致液体外渗而导致高原肺水肿.

    作者:郭灵常;张晓雷;郭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层吻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的效果.方法:在胃肠道重建术中采用0-1丝线行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在内一层缝合方式治疗265例.结果:本组病例于术后48~96h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并进食流质,7~10d切口拆线.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和吻合口出血1例外均获全愈.结论:一层缝合法与传统二层缝合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肠管断端的游离,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是消化道手术后一种理想的吻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伟;罗云生;李义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髓术治疗后牙牙髓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干髓术治疗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地对311例牙髓病患者实施干髓术治疗,并经3年随访观察.结果:成功279例(89.79%),失败32例(10.21%).结论:总体效果满意,但随时间延长,疗效有下降趋势.建议严格把握适应症,配制有效干髓剂,并规范操作要领,术后定期复诊,及时处理并发症.

    作者:肖高;杨涛;毛力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的几点体会

    作者介绍了该院加强合理用药的5点做法:积极宣传基本药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开展药学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和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务实,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袁明勇;訾铁营;唐昆;张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的规律与意义.方法:应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脓毒症的病理模型,观察CLP后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变化和心、肝、肺、肾功能及形态学损伤.结果:在CLP模型上,血中TNF-α浓度3h开始升高,6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1β水平6h开始显著增高,24h达到峰值水平;血清IL-6水平3h显著高于对照水平,12h达到峰值状态,至72h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抗炎细胞因子IL-10在24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值,48h达到峰值水平,至72h恢复到对照水平;心、肾功能在12h和肝功能于24h出现显著改变.结论:脓毒症早期存在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多脏器功能不全与细胞因子表达失调有关.

    作者:程应东;余争平;姚榛祥;杨从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盂癌诊疗延误原因分析

    目的: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例肾盂癌诊治过程.结果:造成肾盂癌诊治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血尿等突出临床表现重视不够,欠缺穷追其因.结论:提高对血尿等临床主要表现的重视程度并穷追其因,是避免造成肾盂癌诊治延误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秉鸿;陈昭颉;王庆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世纪怎样当好护士长

    护士长是医疗护理系统中基层的管理者,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一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如何,护理水平的高低,护理工作是否有序,科室护理的人、财、物等管理均直接反映和体现该科室护士长的水平和工作情况.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作为管理者肩上的责任更大了.所以,新世纪怎样当好护士长,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

    作者:胡梦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胰蛋白酶原-Ⅱ测定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胰蛋白酶原-Ⅱ测定在急腹症中筛选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对157例连续就诊的急腹症病人同时测定尿胰蛋白酶原-Ⅱ及血、尿淀粉酶.结果:39例急性胰腺炎中有36例尿胰蛋白酶原-Ⅱ阳性,敏感性为92.3%,118例非胰腺炎的急腹症病人有5例假阳性,特异性为95.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尿胰蛋白酶原-Ⅱ全部阳性.结论:尿胰蛋白酶原-Ⅱ是急腹症病人筛选急性胰腺炎快速而简便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徐万清;钱江龙;古宇;郭志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8例报告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钬激光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钬激光手术治疗尿道狭窄8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术后无出血,术后随访3~8个月未发现无效者.结论: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较新、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庆余;刘齐贵;窦坤;王跃力;曾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进法胸腔穿刺100O例报告

    目的:总结推介改进法胸腔穿刺的经验.方法: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代替传统穿刺针进行胸腔穿刺,观察1000例患者.结果:治愈832例,转胸腔闭式引流或开胸术168例.并发症有胸膜反应5例,血胸2例,气胸1例.结论:该法具有取材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不受体位影响等优点,尤适于危重病人或截瘫病人的诊断性胸穿,可为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断抢救争取时间.但对积液浓稠者仍宜使用粗针穿刺.

    作者:张利;石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中医综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方法:以中医辩证,采用中药内服和面部薰洗法治疗.结果:42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54.76%),好转16例(38.09%),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95.23%.结论:本病是高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内外兼治原则,内服药重点调理人体气血阳阴平衡,外用药重在疏风润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秀娟;付学元;迟和生;胡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原594例移居健康人SaO2变化与移居时间关系调查

    目的:了解移居时间长短对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对移居海拔4500m以上594例健康人群,按移居时间分成≥3年(观察组)和<3年(对照组)两组,用SaO2监测仪逐个测定SaO2,就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人群SaO2降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0.527,P<0.01).结论:在海拔5200m以下,随着移居时间的延长,其高原缺氧习服能力增强.

    作者:沈维义;赵汝频;李燕;李莉;张玉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肝癌、非癌肝病患者和健康人GLS,然后分组统计.结果:肝癌组GLS(799±226mg/L)显著高于健康组(466±65mg/L)和各良性肝病组;各良性肝病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测定GLS对肝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诊断效率分别为82.4%、94.7%、89.7%和78.0%,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并且高于血清AFP测定.测定GLS与AFP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为显著.结论:肝癌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其测定对肝癌诊断、病情及疗效监测、预后分析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与AFP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更显著.

    作者:王天然;许爱国;周纬;李丽萍;蒋燕;张丽华;白小红;马布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