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疆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美国国内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占24%~66%.国内有人指出,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中有41.2%属于不合理用药[1].为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组织专业人员于2001-07对6月份的全部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查红;石梅初;戴志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1 男,21岁,因腹胀、腹泻、纳差4月余,加重半月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2次/min.巩膜、皮肤无黄染,上胸部皮肤多枚蜘蛛痣,肝掌(+).
作者:王雅凡;张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恶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4例恶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中11例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结果:14例患者全部治愈,远期疗效好.结论:贫血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应高度怀疑恶性贫血的可能,应作血象、骨髓、胃镜、血清维生素B12测定等检查,以确定诊断.并应与再障、急性白血病中的M6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及脱髓鞘疾病等鉴别.
作者:兰德辉;张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登陆战役参战军兵种多,保障范围广,保障空间大,保障对象多,战场情况变化快的特点都给卫勤保障带来新的挑战,卫勤组织指挥与协调对卫勤保障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自己参加联合作战卫勤保障实践,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鲁云敏;汪鸿;燕海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女性,59岁,农民.主因反复心累、心悸、气紧10年,加重4d入院.入院时查体:脉搏90次/min,血压(120/90)mmHg,神志清,口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外1cm处,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
作者:姜大春;陈劲松;周兴文;张鑫;速晓华;朱峻;廖静;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成人错(牙合)矫治病经验.方法:对110例成人错(牙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利用方丝弓或直丝弓技术,配合活动矫治加辅助装置进行,疗程11个月~2.5年.结果:全部病员均不同程度达到求治目的,90.0%以上病员对结果感到满意,无失败病例.结论: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和Ⅲ类错(牙合),应以摇椅弓打开咬(牙合);对拥挤和前突暴牙,应策略性减数拔牙;同时固定矫治器的使用,可获得准确、预期的牙齿位置,为更多成人病员接受.
作者: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脉综合证(ACS)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正常人(n=52)及不稳定心绞痛(USA,n=83)和急性心肌梗死(AMI,n=42)患者血浆CRP浓度,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及病变类型与相应CRP浓度的关系.结果:CRP浓度在正常组、USA及AMI组依次增高,分别为(3.11±1.82)mg/L,(12.20±5.86)mg/L和(18.90±8.96)mg/L,P<0.01.在ACS组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其CRP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6.02±2.18)mg/L,(10.04±2.87)mg/L和(18.22±7.6)1mg/L,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其CRP浓度依次增高,分别为(11.75±5.33)mg/L,(16.86±56.00)mg/L和(22.41±10.25)mg/L,P<0.01;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其CRP浓度依次增高,分别为(8.24±3.78)mg/L,(14.21±4.30)mg/L和22.40±8.32mg/L,P<0.01.结论:CRP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关联密切.
作者:杨丽霞;王先梅;齐峰;王燕;石燕昆;李丽俐;任丽;郭传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釉质蛋白质的组成呈现高度的异质性,它包括一组来源于不同基因的蛋白质,各组成成分均在牙釉质的发育和矿化中发挥一定的功能.本文就釉质蛋白质各组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女,27岁,工人.孕3产0,孕39周阴道流液2h,于1999-12-14入院.因相对头盆不对称、胎膜早破于次日16h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顺利,羊水清亮,量约400ml;娩出男婴,体重3900g,1min Apgar评分10分.产妇术中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高树生;刘素琴;李琳;石俊贞;刘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28例中17例全胰坏死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MSD)治疗,另7例用氧氟沙星以预防继发感染;行保守治疗的11例中,4例采用MSD治疗,7例用氧氟沙星注射液预防继发感染.结果:除手术1例中因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均获治愈.结论:ASP是外科急腹症中严重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选择能维护和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的措施,均有助于预防ASP时的肠源性感染,而MSD、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穿透力强,组织中浓度高,并能复盖几乎所有的胰腺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不失为ASP预防继发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丽英;何云霞;杜鹏;金小云;尚北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各级门诊部在部队卫生防病和医疗保健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门诊部建设,充分发挥门诊部的职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受试者的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解决,道德上的高度肯定与补偿措施的苍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严重地制约了临床科研的发展和进步.毫无疑问,受试者的合理补偿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和历史性课题.由于军队大中型医院同时承担着体系部队平战时的医疗救治、保健以及为属地人民健康服务的任务和义务,更须建立军民兼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受试者补偿机制,才能确保我军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沈毅;吴殿源;郭海;陈黔;王以平;党宝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门诊病人静脉抽血后常发生皮下淤血.究其原因除血液凝血系统有问题外,还与抽血后压迫止血的方法和时间有关.现就2001年我院门诊抽血后病人皮下淤血的分类分析如下:
作者:靳杭红;王淑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女性,25岁,高血压病6年,孕29周,双下肢浮肿2+月,加重伴头晕,胸闷一周于2001-03-14入院.患者于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为18.7/13.3kPa,未行治疗.孕4+月产检时,血压19.4/13.3kPa,孕5+时出现双下脚浮肿,休息后可消退.
作者:王卫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正确地使用静脉留置针,文献中未见系统报告.近年来,对危重病人的抢救、长期输液或血管弹性差、易滚动的病人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也称套管针),它具有输液速度快、不易形成血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能有效地实施对病人的抢救及治疗.现将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华;李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发生褥疮的人群主要有: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有:运动能力减弱、感觉功能障碍、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及皮肤环境不佳等.现将褥疮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医药现代化是将传统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的过程.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辩证方法、中医学理论、中药学的现代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对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开展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进程将有所启迪和补益.
作者:杨永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救治经验.方法:对13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给予彻底洗胃,并用乙酰胺注射;抽搐者予安定或鲁米那镇静止痉;早搏者用利多卡因+葡萄糖静滴;昏迷者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并给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中、重度中毒者可采用血液灌流加血浆置换.结果:全部病例除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余皆痊愈出院.结论:彻底洗胃,迅速解痉,使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及血液净化等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义战;张爱东;晋兴;王伯良;仲月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例新生儿、男、剖宫产出生1d,体重2400g,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20ml加维生素C 200mg静脉滴注.护士执行成10%葡萄糖液20ml加维生素C 2000mg予手背静脉输入.1h后,患儿烦躁、哭闹、液体渗漏、手背肿胀,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用50%硫酸镁冷敷.24h后,肿胀有所消退,但进针处约2cm×2cm的皮肤颜色呈暗红色,触之婴儿哭闹.继续给予50.0%硫酸镁热敷.48h后,局部约1.5cm×1.5cm的皮肤变为黑色,表面破溃.继续予生理盐水纱布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湿敷,3次/d等处理.5d后,受损部位皮肤干燥、结痂、俞合,14d后出院.
作者:夏永莲;许力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专科中心建设,在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院党委的重视和各专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带动了医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卫勤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增强,在军内外医学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谭映军;杨波;吴凡;王魁英;陈尚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