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Ⅰ致一过性白细胞减少症1例

胡仁健;韩军

关键词:一过性, 血常规, 正常值范围, 甲状腺肿大, 胸片检查, 甲状腺炎, 甲状腺癌, 呼吸困难, 硬化性, 畏寒, 体温, 试验, 患者, 干咳, 复查, 发热, 初诊, 彩超, 病例
摘要:病例女,46岁,主因双侧甲状腺肿大1+年,伴轻度呼吸困难15d入院.入院后初诊:硬化性甲状腺炎,但不排除甲状腺癌.行彩超,T3、T4等检查,其中血常规:RBC 4.01×1012/L,Hb 108g/L,BPC 146×109/L,WBC5.9×109/L,N 0.645,L 0.355.入院后第4d,患者行吸131Ⅰ试验,次日出现畏寒、发热、干咳,体温达39℃.作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复查血常规,WBC 1.3×109/L,N 0.70,L 0.30,RBC和BPC均在正常值范围.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运用病理学手段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7d龄SD大鼠40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HIE模型,分为2组,一组给高压氧连续7d治疗,另一组为HIE对照组.7d后处死动物,观察大脑改变.结果: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损伤对照组(HIE组)都具有(1)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脑充血,水肿;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形成;透明血栓生成等基本病变.(2)软化、空洞及钙化等继发性改卞.HIE组与HBO治疗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其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无明显效果,在方法学及疗效上值得商榷.

    作者:李涛;杨举伦;徐庆玲;蔡学敏;王佳;权彤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新诺明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女,60岁.因咳嗽、咳痰、咽部不适2d前来就诊.患者自诉无药物过敏史,本次发病未进行任何治疗.查体:咽部充血明显,其余无特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0.96g)、甘草片2片、清火栀麦片2片等进行对症治疗,服后20min患者突感恶心、头昏、全身瘙痒,随之出现皮疹.立即肌注扑尔敏10mg、维丁胶性钙1ml,2min后病情加重,出现剧烈咳嗽、胸闷、气短、口唇发绀、四肢抽搐.查体:T36.7℃,P106次/min,R30次/min,BP9.5/7kPa,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立即肌注盐酸肾上腺素1mg,缓慢静滴氢化可的松50mg(由于条件有限未曾给予吸氧),10min后病情缓解,留院观察.40min后病情复发,再次肌注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30mg,1h后血压升至12/9.5kPa,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观察8h后好转出院.

    作者:杨秀良;陆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超声对2例游走脾的诊断分析

    病例1 女,71岁.因左上腹隐痛1年余,加重10d就诊.专科检查:左上腹扪及一实质性包块,大小约9cm×4cm,质软,活动度佳,压痛不明显.声像图:在正常脾区未显示脾脏影像,于左中腹左肾及胰尾的前下方,胃大弯外后下方探及一长径约10.0cm,厚约3.2cm的略呈月牙形的实性团块回声,其内回声均匀,回声强度稍低于正常肝脏.在肿块的两侧及后方可见肠袢蠕动回声,肿块随呼吸活动.在肿块内侧可见一管状暗区,直径0.7cm,向右追踪观察显示其与门静脉主干相通,向左可显示其分支进入肿块内.彩色多普勒显示管状结构及分支内为双期静脉频谱.超声诊断:游走脾.

    作者:陶杰;刘金模;马琳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龄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胆道病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据资料报道,胆石病的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3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全身器官呈退行性改变,应激能力也差,合并疾病较多,此类病人手术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仇晓峰;马渝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眼自发性晶体前脱位继发青光眼1例

    病例李××,男性,15岁.住院号:145705,于一周前无诱因突感双眼视物模糊,继之眼球胀痛、头痛、视力消失、畏光、流泪伴恶心呕吐,自服草药5剂(药名不详),未能奏效,1997-04-22来院就诊,门诊以双眼自发性晶体前脱位继发青光眼收住院.追问病史,患者自幼视力差,仅能分辨10m以内物体.曾到外院就诊未确诊,戴镜视力无提高.

    作者:耿美香;汪辉;徐春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时期护士长职业角色塑造探讨

    护士长是护理指挥系统的基层领导者,也是病房或其它护理单元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和组织者[1],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护士长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与管理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护理管理行为的转变,护士长应注重自身职业角色的塑造.

    作者:刘英;李焕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类型,以往认为主要是累及中、青年的疾病,实际上老年病人也并非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DCM的临床特点,旨在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曹阳;徐光;梁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脐血TAK细胞体外抗瘤活性实验研究

    脐血LAK/IL-2疗法用于肿瘤治疗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随着对肿瘤抗原研究的深入,对肿瘤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即TAK细胞的研究已成为过继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1][2],我们对脐血TAK细胞体外抗瘤活性进行研究,旨在为脐血TAK细胞在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勤;陈健;王凤丽;罗先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0-09~2001-04应用黑龙江圣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现将疗效及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锌硫磷重度中毒连续5d反复洗胃1例

    病例姚某,女性,47岁.因口服锌硫磷(量不详)恶心、呕吐伴大小便失禁4h,于2000-08-14凌晨零点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模糊,口溢伴有农药味白色泡沫分泌物,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约1.5mm,对光反射减弱,心肺腹无异常发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为患者洗胃直到洗出的液体农药味消失,共用去生理盐水15000ml,同时静推硫酸阿托品5mg,碘解磷定针1.5g加入萄葡糖液500ml液体中静滴.

    作者:胡猛;罗珠琳;林世兴;杨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C·TTM5D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应用与评价

    AC·TTM5D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为国内首家引进的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新高科技产品,采用Coulter原理、细胞化学差别染色、双聚焦流技术相结合,进行细胞粒子计数,采用HICN比色法测定Hb,用血量53ul,提供26项参数和白细胞五项分类,打印白细胞散点图(如图1)和三个有形成份分布直方图.

    作者:陈蓉;王超;李丽娟;蔡敏;雷世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肌调节因子研究进展

    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如何调控由原始干细胞向特定的组织细胞定向分化及分化完成后其分化状态的维持一直是发育生物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的发现对深入认识肌发生及肌细胞分化调控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其它组织细胞定向分化调控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本文就近年MRF在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与其它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鑫;王东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静脉切开器械袋

    根据供应室所供应的各种器械包器械多、相互磨擦易磨损、清点不便的现状,我们于1997年~2000年试制了静脉切开器械袋,其制作简单,应用方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曾淑英;贾衔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青年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例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年龄为70~45岁,临床常见于50岁以上,45岁以下的青年型急性心肌梗塞较罕见.我院心电图室1999年见到青年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例,报告如下:病例1 男性,37岁.持续胸前区疼痛2d,经乡镇卫生院治疗无效而就诊于本院.心电图显示为Ⅱ、Ⅲ、avF导联呈rS形、r占时极短,ST段抬高,T波倒置,电轴-46°.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作者:苏叶丽;邹冠蓉;庄稼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对比治疗研究

    1983-01~1999-01,对267例烧伤患者的膝、踝、肘和腕4个关节部位为深Ⅱ度创面的376个关节部位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原则将376个关节创面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2个组.结果表明:无论近期或者远期疗效,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作者:吴其林;李晋;程崇典;魏家宾;刘德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与恩丹西酮、格拉司琼的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恩丹西酮、格拉司琼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甲氨蝶呤与恩丹西酮、格拉司琼在8h内的吸收度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pH值及薄层层析检查.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甲氨蝶呤与格拉司琼在0~8h内外观稳定,特征峰吸收度、pH值无明显变化,薄层层析检查无新物质产生.甲氨蝶呤与恩丹西酮在0~8h内含量、pH值亦均无明显变化.二者的低浓度稀释混合液外观稳定,但甲氨蝶呤(1mg/ml)与恩丹西酮(2mg/ml)混合有沉淀产生.结论:甲氨蝶呤与格拉司琼在生理盐水中可以配伍使用.甲氨蝶呤与恩丹西酮由于在浓度高时会析出沉淀,故不宜在生理盐水中使用.

    作者:彭显平;徐贵丽;杨艳;牟冰;尹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动脉血气及心电图变化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时存在着动脉血气和心电图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我院1989-01~2000-05收治的10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动脉血气及心电图结果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时动脉血气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及其在哮喘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胡建英;毛建斌;唐秀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阑尾放线菌病1例

    病例男,45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加重3d入院.查体: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在右下腹麦氏点可触及3.5cm×4.5cm×3.0cm包块,质地较硬,不活动.实验室检查,WBC 15.0×109/L,N 0.90,L 0.10.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周围脓肿,有淡黄色脓液溢出至腹腔.手术清除脓肿,冲洗腹腔后关腹,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静脉滴注青霉素钠640万u/d连用3d,术后第2d拔管,术后第7d切口愈合拆线.但引流口组织红肿变硬.常规换药7d不见好转.取脓液涂片送检,查见黄色硫黄样颗粒及放线菌体.确诊为阑尾放线菌病.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钠400万u,2次/d,连用4d;口服复方新诺明片0.96,2次/d连用7d;在腹壁窦道隔日行彻底搔刮术1次,连续7d,并保持引流口通畅.治疗40d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作者:王勇;朱家曙;王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临床病理联系 积极预防医疗纠纷

    临床医生中存在两种对病理检查的片面认识,一种认为病理诊断必须百分之百正确;另一种认为病理诊断可有可无或者是例行公事.实际上临床与病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虽然分工不同,但都以提高诊治水平为目的.任何轻临床重病理或轻病理重临床的观点和行为都不利于预防医疗纠纷,故有必要加强临床与病理之间的沟通、了解、联系和协调.

    作者:杨举伦;王玲;唐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3例老年梅毒患者皮肤表现及传染源的调查

    近几年,梅毒发病率成倍增长,其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损害,在临床上极易与一些皮肤病相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我们对确诊为早期梅毒的43例老年患者临床皮损体表分布和特征进行分析,为梅毒早期诊断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华;张国华;任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