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林;李晋;程崇典;魏家宾;刘德贵
肺部错构瘤在肺部疾病中较少见,自1980-01~2000-01,我们收治48例,诊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本组48例中男33例,女15例,男:女=2.2∶1;20~40岁8例,41~50岁10例,51~60岁14例,61~74岁16例;大74岁,小23岁.
作者:李献武;张利;石云;张建新;赵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发热是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常用的降温方法多为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但降温维持时间短且容易复升.我们用速效退热膏外贴涌泉穴治疗30例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宁亚功;刘晓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的主要失败原因是远地转移或/和局部区域复发.术后辅以单纯放疗或化疗能否提高长期生存率一直存有争议[1,2].本文回顾总结1987-10~1994-12NSCLC根治术后临床资料,以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地转移为观察指标,分析术后放疗和化疗对失败原因的影响及其治疗价值.
作者:刘波;卢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医生中存在两种对病理检查的片面认识,一种认为病理诊断必须百分之百正确;另一种认为病理诊断可有可无或者是例行公事.实际上临床与病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虽然分工不同,但都以提高诊治水平为目的.任何轻临床重病理或轻病理重临床的观点和行为都不利于预防医疗纠纷,故有必要加强临床与病理之间的沟通、了解、联系和协调.
作者:杨举伦;王玲;唐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6年始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6例,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赵越华;郑华金;苏毅;邵文君;曹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如何调控由原始干细胞向特定的组织细胞定向分化及分化完成后其分化状态的维持一直是发育生物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的发现对深入认识肌发生及肌细胞分化调控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其它组织细胞定向分化调控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本文就近年MRF在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与其它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鑫;王东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10收治1例已确诊为右侧中心型肺癌的患者,在用长春新碱静注化疗期间,误将长春新碱给患者作左臀部肌肉注射,患者立即感到注射部位疼痛难忍,随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局部皮肤发热伴左下肢活动明显受限.
作者:王惠琼;路芳;段云;胡梦兰;周红蕾;施兆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实行疾病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对有限卫生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平均住院日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单病种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医疗管理标准,从而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以利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杨惠文;唐文;李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AC·TTM5DIFF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为国内首家引进的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新高科技产品,采用Coulter原理、细胞化学差别染色、双聚焦流技术相结合,进行细胞粒子计数,采用HICN比色法测定Hb,用血量53ul,提供26项参数和白细胞五项分类,打印白细胞散点图(如图1)和三个有形成份分布直方图.
作者:陈蓉;王超;李丽娟;蔡敏;雷世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以提供一种新的包合物制备方法.方法:以βCD为包合材料,按1∶1摩尔比加入PMH,制成PMH-βCD溶液.在一定喷雾条件下喷雾干燥,制成PMH-βCD包合物.并以冷冻干燥法为对照,进行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扫描等分析.结果:喷雾干燥法制备的PMH-βCD包合物与冷冻干燥法有同样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DSC图谱,表明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其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结论:喷雾干燥法可替代冷冻干燥法制备盐酸异丙嗪包合物.
作者:孙伟张;曾仁杰;景莉;潘素琼;张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从凋亡之异常角度探讨儿童髓母细胞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以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为研究对象,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Bcl-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用31末端标记法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72例(85.7%)表达Bcl-2mRNA,其阳性率为A>B>C;PCNA阳性肿瘤组织细胞密度与肿瘤细胞Bcl-2mRNA表达水平增加,呈正相关,而凋亡肿瘤细胞密度与肿瘤细胞Bcl-2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中Bcl-2基因高表达可抑制其凋亡,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可能是儿童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礼刚;张伶俐;秦山;曾凡俊;卢敏;李开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病例女,46岁,主因双侧甲状腺肿大1+年,伴轻度呼吸困难15d入院.入院后初诊:硬化性甲状腺炎,但不排除甲状腺癌.行彩超,T3、T4等检查,其中血常规:RBC 4.01×1012/L,Hb 108g/L,BPC 146×109/L,WBC5.9×109/L,N 0.645,L 0.355.入院后第4d,患者行吸131Ⅰ试验,次日出现畏寒、发热、干咳,体温达39℃.作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复查血常规,WBC 1.3×109/L,N 0.70,L 0.30,RBC和BPC均在正常值范围.
作者:胡仁健;韩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生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多见,是危害老年健康的常见病.为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利于防治,现将资料完整的60例肺心病中26例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家强;梁谋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硫氮唑酮为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之一.经多年临床应用,其副作用逐渐增多.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足踝水肿、心绞痛加重称撤药综合症[1],少见的有肝脏损害、诱发糖尿病[2]、过敏性皮疹[3]、面肌抽搐、齿龈增生[4]等报道.现将硫氮唑酮致眼球震颤1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蓉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运用病理学手段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7d龄SD大鼠40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HIE模型,分为2组,一组给高压氧连续7d治疗,另一组为HIE对照组.7d后处死动物,观察大脑改变.结果: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损伤对照组(HIE组)都具有(1)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脑充血,水肿;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形成;透明血栓生成等基本病变.(2)软化、空洞及钙化等继发性改卞.HIE组与HBO治疗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其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无明显效果,在方法学及疗效上值得商榷.
作者:李涛;杨举伦;徐庆玲;蔡学敏;王佳;权彤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索胆管癌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本文检测24例胆管癌标本中NO含量,并与正常组织相比较,试图为临床利用胆管癌细胞自身生物学特性诊治胆管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王立明;郑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脊柱融合术常采取游离植骨,本院分别为2例患者(1例T9椎体结核及1例T8椎体血管瘤)病灶清除及病椎切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肋骨植入胸椎融合,效果较好.
作者:郑传祝;郝明;刘隆如;曾勇;严小虎;黄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胆道病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据资料报道,胆石病的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3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全身器官呈退行性改变,应激能力也差,合并疾病较多,此类病人手术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仇晓峰;马渝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胃复安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止吐药,其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笔者在门诊病人中发现因用该药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时,8例发生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7~30岁,平均年龄23岁.用药量每日30~60mg,平均45mg;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时间为24~96h,平均60h.主要临床表现:双眼向上凝视5例,颈部强直性扭转、头向后倾4例,牙关紧闭3例,舌硬、发音困难2例,胸闷、呼吸困难1例,四肢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1例.拟诊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停药1~2d后症状自行缓解6例,2例用安坦、安定1d后恢复.
作者:王彬;陈庆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2000-09~2001-04应用黑龙江圣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现将疗效及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