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cl-2蛋白家族与生殖细胞

关键词:卵泡, 生精细胞, Bcl-2蛋白家族
摘要:自1985年发现Bcl-2基因至现在,对于Bcl-2蛋白及相关蛋白在凋亡中的调节功能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无论胚胎时期或出生后,哺乳动物的许多组织细胞都会出现凋亡,其中哺乳动物的性腺随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是发生凋亡比率高的两个阶段.了解生殖细胞凋亡的出现以及调节机制,对于生物学及临床方面都有重大意义.该综述集中介绍Bcl-2蛋白家族在调节两性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妊娠的诊治进展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其诊断技术的进步使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成为可能,该文就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以综述,并总结了特殊的宫颈妊娠如官腔妊娠合并宫颈妊娠及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的保守性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卵巢囊肿与性早熟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囊肿与性早熟的关系.方法分析新华医院1994~2004 10年来2~12岁20例儿童卵巢囊肿合并性早熟.其中手术的病人12例,内科保守治疗8例.结果12例手术病人中有5例伴假性早熟表现,内科保守病人中8例均有假性早熟的表现.1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囊肿消失1年后转为真性早熟.1例2年后复发再次出现囊肿.结论卵巢囊肿可诱发儿童假性早熟.个别病例可能转为真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特别是原发性甲低未经治疗易合并卵巢囊肿及性早熟.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使囊肿消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隆乳对女性及其子女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关于隆乳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隆乳术可引起乳房假体破裂或渗漏、硅胶肉芽肿、包膜挛缩、假体移位、感染蒙道尔病等已明确的并发症以及继发乳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硅胶的乳汁污染等尚在争议的并发症,该文将阐述隆乳对女性及其子女健康的可能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及Ⅰ型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许多学者提出子宫螺旋动脉的重铸不良导致胎盘形成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在胎盘局部活性的改变被认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母儿甘胆酸水平的测定

    目的测定ICP时母儿胆汁酸水平,探讨围生儿缺氧的可能机理.方法用放免法测定ICP组及对照组母儿血甘胆酸(CG)水平,分析母儿CG与围生儿缺氧的关系.结果ICP组母血CG水平显著高于时照组(P<0.01),并与脐血CG水平呈正相关(rs=0.772,P<0.001).ICP组围生儿缺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1%vs 3.4%,P<0.05).缺氧组脐血CG水平高于无缺氧组,P<0.01.结论ICP时母儿均存在胆汁酸的淤积,过高的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ICP围生儿缺氧的机理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β-hCG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β-hCG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实验组)、1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中β-hCG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孕妇血清中β-hCG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β-hCG的水平可反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病变的严重程度,其水平升高也许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围产因素与儿童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儿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相关病因仍然不清楚.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说明遗传因素、围产儿子宫内外环境暴露与儿童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该文从遗传因素、母亲孕期吸烟、胎儿宫内生长环境、胚胎发育水平、胎儿的免疫状况等几个角度,对近年来有关围产因素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治进展

    异位妊娠是早孕期妇女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异位妊娠由于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患者常不予注意,也易被医师漏诊.如何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及给予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该文就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治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有早产可能的孕妇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于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静脉点滴,10mg/天,连用1~2天,对照组无干预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作头颅超声检查了解颅内出血情况.结果在胎龄小于35周的小胎龄早产儿,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5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x2=4.739,P=0.029);而在胎龄满35周以上的较大胎龄的早产儿,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x2=0.111,P=0.740).结论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颅内出血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妊娠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酶性抗氧化剂.它可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正常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活性氧的损伤.近年来,超氧化物歧化酶因可引起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备受关注.在产科,许多研究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正常及异常妊娠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IGF系统对巨大儿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包括IGFs、IGFBP1~6、IGFBP-rP1~9、IGF1R、IGF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参与正常的妊娠过程,同时其系统异常与巨大儿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主要从IGF1、IGF2、IGF1R及IGFBP3 4个方面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在巨大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患者通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可携带很长时间不能被诊断,导致严重的晚期并发症,如:输卵管炎、异位妊娠和不孕.该文综合近年来有关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方法和治疗作以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绝经过渡期与绝经后激素治疗指导国际绝经协会执行委员会的立场声明

    近关于雌激素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与临床心脏保护作用、乳腺癌风险、大脑衰老关系的讨论在妇女、保健医师及媒体中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和关注.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及其他国家药物安全委员会如欧洲药物评价委员会(EMEA),根据妇女健康基础干预研究(WHI)[1-3]和百万妇女研究(MWS)[4]发布的数据而作出的行动,也增加了人们的关注.国际绝经协会执行委员会(IMS)认真分析了2003年12月IMS第四次研讨会做出的重要声明,回顾了目前所有来自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RCTs)及临床前研究的信息,提出如下观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芳香疗法与现代妇女保健

    该文综述了芳香疗法的定义、由来及芳香疗法所使用的精油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禁忌,并深入浅出地列出了芳香疗法在女性各生理期的运用及对各种妇科常见病的防治,预测芳香疗法在未来妇产科临床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植入前诊断在优生方面的应用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是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主要用于单基因遗传病夫妇、染色体异常夫妇,此外,还可用于肿瘤遗传易感性分析、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对、Rh血型的选择、迟发起痛疾病的诊断和性别选择.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出生缺陷以及不孕症的治疗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而且大量临床经验初步表明这项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239例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损害情况,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为EBV-VCA-IgM阳性的239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症状主要有:发热97.1%、咽峡炎84.9%、淋巴结肿大84.9%、睑结膜充血76.2%、咳嗽53.1%,肝、脾肿大、皮疹等;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以呼吸道多见,其次为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症状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预后较好,EBV-VCA-IgM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自然界广泛存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是一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雌激素,由于其类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肿瘤、老年性痴呆和更年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该文就大豆异黄酮对这些方面在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尿绒毛膜促性腺素在促排卵周期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福赐和波热尼乐在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4个短方案控制性促排卵周期,分别使用保福赐和波热尼乐各67例,比较了两组患者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获卵数(保福赐组平均为12.36±6.72,渡热尼乐组为12.84±6.5),成熟卵子数(保福赐组平均为10.36±5.63,波热尼乐组为10.33±5.58),临床妊娠率(保福赐组平均为51.56%,波热尼乐组为52.4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4.48%,5.97%)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促排卵周期中的应用都是安全的、有效的,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极为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神经内分泌、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卵巢局部调控因素等多方面的异常变化.抵抗素是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可能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异常.该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及与抵抗素关联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Bcl-2蛋白家族与生殖细胞

    自1985年发现Bcl-2基因至现在,对于Bcl-2蛋白及相关蛋白在凋亡中的调节功能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无论胚胎时期或出生后,哺乳动物的许多组织细胞都会出现凋亡,其中哺乳动物的性腺随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是发生凋亡比率高的两个阶段.了解生殖细胞凋亡的出现以及调节机制,对于生物学及临床方面都有重大意义.该综述集中介绍Bcl-2蛋白家族在调节两性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