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兰;石孟云;田雪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初常常用于部分血液病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就是在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使用超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或进行放射照射来杀灭肿瘤细胞甚至正常的造血组织,然后输入充足的正常造血干细胞,使其再生出正常造血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此技术现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为恶性肿瘤治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景.我院肿瘤科2000年11月~2005年3月对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丛兰;王瑞芳;王天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循证护理是借助于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使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佳证据的过程[1,2].由于纵隔与心脏及肺的解剖关系密切,手术风险大,为了提高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我们针对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循证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美华;谢玮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互联网资源中,期刊全文资源是具学术价值的资源,是从事学术活动重要的资源.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和尖端技术往往先反映在期刊上,相对于各类的收费期刊全文资源,免费的期刊全文资源有更普遍的应用.在免费全文资源中,包含有许多护理学方面的资源,本文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些介绍和分析,以期护理工作者能充分地加以应用,快速、节省地查到自己想要的、有学术价值的期刊全文信息,并可作为循证护理资源获取的一种方法,促进护理实践、科研和教学工作.
作者:王斌;董莉;张莲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常需应用约束带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限制其活动,传统约束带主要约束病人四肢,而对胸肩的约束却鲜有工具,而颅脑外伤以及精神异常病人躁动不安如不限制其上半身的活动度,发生坠床、引流管脱出的意外事件几率增加.既往我们使用床单对折约束病人胸肩部位,虽能起到约束作用,但使用非常不便.我院ICU自2005年起对躁动病人使用新型胸肩约束带,对病人的胸肩部适当约束,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野战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创伤性血气胸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血气胸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自制野战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置管时间,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观察置管失误及其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置管时间6.1±1.5 min,较对照组12.7±3.5 min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出现胸腔引流术失误,而治疗组未发现.结论 野战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对创伤性血气胸救治效果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相同,护理工作量小尤其便于院前急救及战伤急救时血气胸伤病员的运送.
作者:张志丽;张涛;陈艺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安全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的基本保证.全身麻醉下俯卧位常用于脊柱及脊髓各部位病变的手术.俯卧位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优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1].我们2004年1月~2006年10月通过对210例俯卧位手术患者的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芬;朱成敏;王璐;钟容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一旦确诊,均须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经腹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后肛门处有一钳夹,至自然脱落需7~10 d,护理难度大.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微创医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小婴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可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华琴;杨琴;葛银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癌性腹水多数是恶性肿瘤侵犯腹膜所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导致死亡.积极控制腹水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还可以为化疗、放疗创造条件、延缓生命.全身微波聚束热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可起明显的增效和互补作用,在提高肿瘤的疗效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1].我科2005年4月~2006年4月采用全身微波聚束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近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丽;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心内科2003~2005年三年收住的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护理结局分类(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NOC)是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护理理论系统,由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组织研究该课题并出版了大量相关文献.
作者:曾皖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TUVP术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术式,然而TUVP术后膀胱痉挛痛仍是病人大的痛苦.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易引起术后各种并发症.严重的是引流管阻塞和术后大出血,是医生深感棘手的一大问题.硬膜外镇痛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效果好、安全的镇痛法,可有效缓解TUVP术后的膀胱痉挛痛.我院在病人自愿及知情同意条件下,采用多途径镇痛,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建军;陈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的病人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一般静脉输液造成的外周血管硬化、栓塞及静脉炎,也有效防止了化疗时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我科于2004年10月以来引进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做好输液港的维护,确保了各项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吕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科学的工作设计方法,为促进护理人员与工作岗位的佳匹配,有效提升工作满意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7所综合性医院的430名护理人员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各工作特征与内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均成正相关,他人反馈及合作性与外在满意度成正相关;任务重要性与内在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9,他人反馈与外在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1,工作自主性与一般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425.结论 工作特征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科学的工作设计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让组织既有的人力资源发挥出大效益,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作者:彭文涛;李继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骨牵引是应用力学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缓解软组织的紧张和挛缩,使骨折或脱位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实施骨牵引后,患者无法翻身变换体位,受压部位的压疮预防成为难题.我们在2004年11月~2006年5月对下肢骨牵引患者实施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朱勤红;钱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硬膜外腔灌注治疗颈椎病的规范化护理.方法 通过对164例患者419例次硬膜外腔灌注前、中、后的护理,对该项治疗的护理操作进行总结规范.结果 16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腔灌注护理的规范化,可使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项治疗的护理,且操作中避免疏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朱俊青;于群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佳方法,肾脏来源分别有尸体肾、亲属活体肾、非亲属活体肾[1].其中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有术前等待时间短,术前准备充分,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发生率低的优点[2],尤其是近几年微创技术在取肾中的应用,使得供肾切口小,缩短供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止痛药(麻醉药)的使用,使供者能够更早地康复,使供受肾者更容易接受[3].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们对我院施行的32例后腹腔镜取肾的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霞;李晓蕾;付燕;刘亚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体温降低现象,导致不利影响.为了解腔镜手术术后体温降低情况,探讨适宜的应对措施,我们总结一组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艳梅;石芳;曾小英;蒙美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吸氧是临床上基本且必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由于吸氧装置缺乏,两病患共用一吸氧管道屡见不鲜.以往玻璃的三通管只适合橡皮管,如今已不适用.笔者经实践,发现用一次性输液器可自制三通管应急,简便有效.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使用流程图进行手术缺失物品查找过程的细节管理.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22 000例手术,所发生手术物品缺失事件41例中手术物品缺失率、找到率、查找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标准化流程图,手术缺失物品率由0.186%降低到0.086%,未找到率由21.9%降低到11.1%,平均查找时间缩短8 min.结论 使用标准化物品查找流程图,加强了护理流程细节管理,避免了手术缺失物品查找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可以减少医护工作缺陷的发生.
作者:赵林;常海玲;窦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原位移植肝合并急性肾脏损伤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7月间我院应用CVVHF治疗24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 24例患者18例完全康复,2例部分康复,4例死亡.没有出现CVVHF治疗相关的任何并发症.结论 CVVHF是治疗同种异体移植肝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致操作、精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田秀兰;黄红友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