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预后的因素分析(附48例报道)

张宇;李多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影响预后因素, 手术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采取去骨瓣手术治疗,根据GOS评分,其中死亡11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8例,中残12例,良好1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预后与脑疝形成到手术时间、血肿类型、有无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有紧密联系.通过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积极扩大骨窗减压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评分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度分层的评估意义

    目的:研究CURB-65评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诊救治中对肺炎严重度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130例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CURB-65评分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Kappa法行一致性检验:两种评分结果相近,存在一致性.结论:CURB-65评分的评估作用与PSI一致,但更适合急诊临床应用.

    作者:孙莉;刘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治疗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疗效分析

    采用雾化吸入法对患有不同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轻微,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者.

    作者:淳浩;郭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预后的因素分析(附48例报道)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采取去骨瓣手术治疗,根据GOS评分,其中死亡11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8例,中残12例,良好1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预后与脑疝形成到手术时间、血肿类型、有无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有紧密联系.通过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积极扩大骨窗减压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宇;李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控制探讨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总结出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几率.经通过对护士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发生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情况明显降低.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雷公藤害虫双斑锦天牛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的探讨

    目的:调查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探索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可行性,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期调查受天牛危害的雷公藤植株,观察天牛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通过管内接蜂、带虫枝条接蜂和田间放蜂实验研究天敌管氏肿腿蜂对双斑锦天牛的寄生性和防治效果.结果:管内接蜂和带虫枝条接蜂实验表明管氏肿腿蜂对双斑锦天牛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和致死率;田间放蜂防治效果尚不理想.结论:管氏肿腿蜂具有寄生雷公藤双斑锦天牛的能力,但春季田间放蜂防治效果不明显.根据双斑锦天牛的发生特点,9~10月应该是田间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的理想时期.

    作者:郭昆;俞旭平;于晶;陈君;鲍立曾;王志安;程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度洛西丁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及单用度洛西丁组(对照组),疗程8周.用4级临床疗效、HAMD(17项)、BPRS量表观察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PRS、HAMD总分及因子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度洛西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BPRS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P<0.05);研究组HAMD的迟缓、体重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丁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丁,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琳;潘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丹参两种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测定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也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配伍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CHF痛患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国霞;郭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诊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40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B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C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B、C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A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显著.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中医治疗采用复方口服、灌肠、外敷等多途径联合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贾军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常规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及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能够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增加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水平.

    作者:牛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下儿童巨脾切除的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6例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用术前焦虑干预,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腹部征象,加强引流管护理,预防术后腹腔内出血、高碳酸血症、静脉血栓等措施,6例患者均获得痊愈出院.体会到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必须将脾切除术护理措施与腹腔镜腔镜手术护理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方能达到实施该术式的真正意义.

    作者:韩小丽;邰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社区门诊治疗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两种方案在药物不良反应上有各自特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易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6例应用腋路臂丛神经扇形阻滞法的体会

    本文应用腋路臂丛神经扇形阻滞法协助手术26例,其中:无痛、肌松良好者22例;有痛感需静脉辅助用药能顺利完成手术2例;桡侧或尺侧阻滞不完善各1例.穿刺过程中刺破血管2例,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扇形阻滞法提高了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作者:娄菊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RP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功能3~4级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后CRP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衰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他汀类及降糖药等常规用药,曲美他嗪组在此基础上另予曲美他嗪治疗.监测试验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曲美他嗪组比对照组C反应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心功能3~4级患者心衰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可很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明显降低CRP水平.

    作者:文芳梅;严建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75例.全部病患在治疗之前七天同时给予外用卤米松乳膏处理(每天一次,外用的面积控制在体表面积的20%以内).在治疗的时候,研究组给予我院协定方(参卿止痒方)中药进行药浴处理,同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两组治疗均隔日一次,十次属于一个疗程,总共两个疗程.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7.33% (5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6.00% (42/75),两组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分分析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寻常性银屑病,我院采用参卿止痒方中药进行药浴处理,同时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有效性显著,由此可见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莉;赵杏苗;张红;谢丽君;刘勇;雷勇;张少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髓螺钉(DHS)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探讨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佳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动力髓钉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皆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效,术后并发症相对少,负重行走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和平;卢纯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对其进行健康行为因素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总有效率91.7%,干预前总有效率60.4%.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患者干预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指导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因素,建立合理的健康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平;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5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变化.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上升提高46.6%.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行为,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控制血压相对稳定,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减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44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用肝细胞膜稳定剂多烯磷酯酰胆碱300mg,3次/日,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花解酲汤口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戒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结果: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CT肝/脾比值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花解酲汤在一定剂量下能够保护肝细胞的功能,并且可抗肝纤维化和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对酒精性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军;王镜辉;田梦源;金阳;唐东昕;杨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5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的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残余结石和复发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疗效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志新;李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