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丽;邰秀英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相关文献报道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国内儿童脑瘫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作者:郑一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16例,61.5%).结论:子宫切除是制止产科不可控制大出血的有效救治手段,把握手术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玉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切口感染率及疼痛评价情况.结果:两组复发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内括约肌侧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在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普外科200例手术患者的诊疗资料,观察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果:200例手术患者均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30例,联合两种抗菌药物105例,联合三种65例;用量用法不合理21例,用抗菌药的时机不恰当17例,选药不恰当12例,治疗时间过长50例,合理用药100例;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后,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用药不当的10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5例(感染率1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江玉霞;李晓华;江潇菊;宁新丽;杨萍;齐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研究围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探讨了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分级下各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倾向.结果发现,各级学生的归因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以心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1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IL-6、TNF-α、CP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冠脉损伤,提高疗效.
作者:许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检查小儿心神经症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小儿心神经症患儿218例.均给予高频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12导联切迹总数≤8患儿81例(37.15%);可疑:切迹总数在9~11之间患儿7例(3.21%);异常:切迹总数≥12患儿130(59.63%).结论:高频心电图检查对小儿心神经症正确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度洛西丁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及单用度洛西丁组(对照组),疗程8周.用4级临床疗效、HAMD(17项)、BPRS量表观察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PRS、HAMD总分及因子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度洛西丁联合阿立哌唑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度洛西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BPRS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P<0.05);研究组HAMD的迟缓、体重因子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度洛西丁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丁,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琳;潘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认真抓好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8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并以同期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缓解程度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 =2.76,P<0.05);观察组瘙痒缓解率为92.9%(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21/30) (X2 =4.92,P<0.05).结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均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病例102例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药结合;对照组50例予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聚肌胞、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未愈2例、无后遗神经痛,对照组中治愈31例、好转12例、未愈7例、后遗神经痛3例.治疗组总显效率86.54%、总有效率96.14%.对照组总显效率62%,总有效率86.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汲秀霞;汲庆雪;董玉梅;裴敏;冯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1)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法:①肝酶诱导剂药物治疗;②蓝光照射治疗;③对症治疗;④及时补液;⑤换血疗法;(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治疗1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7.6±1.7)天,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4.3±1.5)天,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加用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亿活(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10mg、20mg和40mg剂量组各50例,每日睡前口服给予对应剂量辛伐他汀药物,疗程8周.结果:40mg组降脂疗效为显著,与其他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20mg组、40mg组血清胆固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首选辛伐他汀20mg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将剂量提高至40mg,以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国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2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结果与对应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24例单纯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入院时测定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继发血肿的发生与否、再发脑梗塞发生与否以及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凝血酶时间(TT)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凝血功能与其病情、预后及并发症等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杜恩;叶和平;吴丽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秀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L12及其配体CXC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XCL12、CXCR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XCL12与CXCR4蛋白在结肠癌组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存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肠癌中CXCLE与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1),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CXCLl2及其配体CXCR4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为临床结肠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卢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程懿钦退休前是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主任医师,业务院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3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九五”期间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而带徒.程氏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中,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是贵州省有名的消化系统专家.
作者:唐宇沙;唐仕勇;李必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采用雾化吸入法对患有不同上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轻微,证明该方法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者.
作者:淳浩;郭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泻肺利水逐瘀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制剂、ACEI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利水逐瘀中药,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变化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LVEF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泻肺利水逐瘀法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波;陈立;黄瑞峰;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1200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如何.结果:有285例进行了1次光疗;有506例进行了2次光疗;484例进行了2次以上光疗;有3例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结论:在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时候,护理效果如何是很重要的,如果护理工作做的好,可以明显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石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