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晶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接诊29例食管狭窄病人,男性22例,占75.9%;女性7例,占24.1%;平均年龄61.2岁.食管癌狭窄19例,占65.5%,其中转外科手术病人14例,占食管癌狭窄总例数48.3%,晚期食管癌无法手术予以支架置入者5例,占17.2%,放双支架者1例,占3.45%;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13例,占44.8%,予以沙氏扩张器扩张者10例,占34.5%,予以气囊扩张者3例,占10.3%;贲门失弛缓症2例,占6.9%,置入可回收支架者1例,占3.45%,1例予以食管扩张,占3.45%.
作者:蒋永爱;吴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1月~6月麻醉药品的处方数和消耗量,以限定日剂量及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其更安全合理.
作者:包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咳嗽变异喇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2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增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华贵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了正确的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底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方法:对160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适应证的变化.近几年来.采用围产医学的进步,目前一些社会因家的片面要求,应用剖产解决分娩的疑难问题逐渐增多,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臀位,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成为手术的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产科医生对剖宫产的认识,强调剖宫产术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扩大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及母儿身心健康.
作者:熊学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简要介绍了哈萨克族民间防治小儿尿布皮炎的几种方法,导尿法、洗浴法和油脂法等方法独特、简便实用,并探讨了各种防治方法的机理.
作者:安玉婷;汪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脑血管病已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而我国属于脑血管病的高发性国家,而且呈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严重的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昏迷,预后差,并发症多,但如正确及时地对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则可明显降低并发症,使患者度过危险期.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以基层医疗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为切人点,阐述了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交接工作中,要如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基层单位现代化档案交接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谢红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掌握赤壁市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干顶指导.
作者:任文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胸膜肺炎样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的流行,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1],患儿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突出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出现肺外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约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流行年可达30%,流行周期由4年一次趋向2~6年一次流行[2].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倾向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肺炎支原体直接侵人[3].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明显增加和流行趋势[4-5].笔者对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作如下综述.
作者:关志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肺纤维化是一种多发而常见的疾病,本文试就单味中药的治疗做概述.
作者:薛玉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膝关节前交叉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有明确膝关节损伤史、经关节镜手术证实为前交叉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1例MRI均有异常表现,诊断为前交叉完全断裂8例、部分断裂13例.MRI对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显示直接、清晰、完整.前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前交叉韧带正常形态消失,不均匀增粗、增厚、韧带内信号增高、紊乱、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韧带回缩、韧带假团块.结论:MRI能够直接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外伤后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改变,并能准确显示完全断裂与部分断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孟娴;雷亿成;何敬;王佳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甲氨蝶呤是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效果较好,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本文就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1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廉影;王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患者予以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1日1剂,饭后2小时左右服药,若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可隔日1剂,一般服药1月;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10mg/次,饭后半小时服用,1日3次.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22例,占61.1%,好转10例,占27.8%,无效4例,占11.1%,总有效率88.6%;对照组34例中显效17例,占50%;好转8例,占23.5%;无效9例,占26.5%,总有效率7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中化痰丸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好于多潘立酮.
作者:黄修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我院采用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80例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肺益肾清热方.随访1~2月,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积分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患者SSTCM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STCM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急诊科作为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接诊与接待的都是紧急危重病人和身心急躁的家属.培养急诊科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可靠保障.急诊科护士要不断提升思想品德,加强心理素质锻炼,努力提高护理技术,另外还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顺利完成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
作者: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复方蛹虫草制剂对小鼠的抗疲劳和自身免疫力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按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随机分组,分别观察小鼠游泳试验结果并测定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免疫指标(耳肿胀度、碳廓清指数a).结果:受试物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相比,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中尿素氮水平降低,肝糖原含量升高,耳肿胀度、碳廓清指数a升高,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复方蛹虫草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谈唯;宋捷;张润桐;陈斌;贾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术包括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2],根治性手术需将乳腺皮肤,皮下组织及乳房切除,并将腋窝区脂肪组织及淋巴进行清扫,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切口张力高,术后可能出现患肢水肿,皮下积液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障碍.因此术后对患侧肢体妥善保护及早期功能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作者:包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15周要求经止妊娠的88例孕妇随机为二组,对照组(A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外抽管引产术;试验组(B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有效率:试验组>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经止孕10~15周妊娠安全、经济、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作者:张树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概述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排除肠道、全身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导致的便秘之外的以便秘为主症的功能性疾病.据报道,其人群总发病率在6.07%~14.7%,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达40.2%.总趋势是西方高于东方,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年轻人.便秘己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且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衰老等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等疾病时,便秘常为诱发或加重因素,可导致生命意外;便秘还与肛肠疾病,如疮痔、肛裂等密切相关.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
作者:曹亚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