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对其血清ADM、ET-1水平的影响

陈利红;郭利涛;张蕾;刘红娟;刘昱;王雪

关键词:替加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肾上腺髓质素, 内皮素
摘要: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ET-1 )水平的影响.方法 9 2 例由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各 46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 ADM、ET-1 、CRP、PCT、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14 d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联合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联合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 均﹤0.05);两组患者的假定清除率、未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有利于降低患者血 ADM及 ET-1 的水平,同时提高病原菌清除率.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间孔镜术后并发梨状肌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及处理对策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作为脊柱微创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其常见手术并发症有神经损伤、术后复发、感染、脑脊液漏及肌力减弱等.梨状肌综合征(PMS)是容易被忽视术后并发症,有国外学者[1]报道,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后高达 40.4%的患者可能考虑并发 PMS.临床发现,PELD术后部分患者可见新发臀髋部神经症状,梨状肌紧张试验等检查可见阳性体征,在排除术中髓核残留及术后复发可能后,我们需要考虑 PELD 术后并发 PMS可能.我科自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6 月共完成1 6 2 例PELD手术,现将 6 例 PELD术后并发 PMS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召;熊屹;齐晓兵;唐良华;程志刚;罗清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 140 例,随机分为 MM组与PPH 组各 70 例,PPH 组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MM组采用外剥内扎术(M-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症状缓解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PPH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 MM组(P﹤0.05).两组术前 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比较中,PPH 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更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PPH 组缓解率要显著优于外剥内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PPH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MM组(P﹤0.05).结论 与 MM术相比,PPH 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症状缓解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雾松;刘薇;余文;刘仍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住院治疗的 97 例脑出血患者,检测其 L/A比值,按照其比值大小分为高比值组(n=31)、中比值组(n=32)和低比值组(n=34),在 3个月以后运用 MoCA、MMSE、CDR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 低比值组 L/A比值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MMSE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低比值组患者 MoC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 );低比值组患者 CDR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越低,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越高.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可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作者:刘美霞;周龙;朱祖欣;刘群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烟雾病合并甲亢伴认知功能障碍1例报告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MD)又称烟雾病,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起始部(MCA)、颈内动脉(ICA)虹吸部重度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侧枝循环开放,穿通动脉及软脑膜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颅内血管影像学检查形似烟雾,并以反复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合成过多,进入血液而导致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兴奋性增高,以代谢亢进为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 1 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明;张金菊;刘海军;张霞;徐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对胃肠道功能与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及对胃肠道功能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FC患儿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次数、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与排便疼痛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 1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 MLT、GAS、SP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MLT及 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 SS含量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 1 );两组患儿模拟排便时肛管压、肛管大缩榨压及直肠大容量感觉阈值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 1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 FC可显著改善患儿便秘症状,有效调节其胃肠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王立;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别嘌呤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对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别嘌呤醇对其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0 例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别嘌呤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血脂代谢、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别嘌呤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情况,促进其肝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勾威;申丽盈;王钒;栾夏青;王健美;庄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骨代谢的作用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 8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 D3口服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接受 1 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Ward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腰椎 L2~4的BMD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为显著(P﹤0.05 );且实验组患者的BALP、TRACP-5b、BGP、CTx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提供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有助于骨密度的增加,缓解骨痛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作者:李国华;杨晓秋;晋利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40 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按照患儿直立后血压变化数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20 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收缩压变量、舒张压变变量、POTS症状评分和无症状患儿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收缩压变量为0(-5,0)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9(5,10)mmHg(P﹤0.01);治疗组的舒张压变量为0(0,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9,15)mmHg(P﹤0.01);治疗组的症状评分为(1.2±0.8)分与对照组的(4.6±0.9)分相比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无症状患儿比例为 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 (P﹤0.05).结论 直立后血压改变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冉建瑜;李仲霞;梁飞雁;李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三间隙引流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经三间隙引流术方法治疗患者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4 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引流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脓肿三间隙引流术(A组)患者 28 例,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B组)患者27 例,切开挂线引流术(C 组)患者 29 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术后 1 周VAS、伤口愈合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肛瘘、便失禁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患者 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 A组评分低,C组评分高;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肛瘘形成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肛门功能障碍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患者肛周脓肿方面较其它术式具有患者疼痛度降低、伤口愈合快、肛瘘形成率低的明显优势,可以起到保护肛门功能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勇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因素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诊断价值

    泌尿系畸形在所有先天性畸形中占 20%,致死畸形中占 10%[1],其中肾积水为常见.目前临床定义胎儿肾积水的方法主要为肾盂前后径(PAPD)及胎儿泌尿协会(SFU)分级,依照肾积水的特征可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及病理性肾积水,前者基本不会造成损伤,后者则对可持续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致死,因此产前检查筛查中明确其性质,并准确评估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竹君;刘峰;金晓倩;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曲美他嗪对心功能及 B 型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30 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均采取慢性心力衰竭西医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贝那普利+螺内酯片+呋塞米片,观察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活血汤+曲美他嗪,比较两组心功能、BNP.结果 治疗前,两组 BNP、心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 LVEF水平低于观察组,LVED及 BNP 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补肾活血汤与曲美他嗪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 BNP 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竺彦兵;石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癖消片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HPLC测定及不同厂家间样品含量比较分析

    乳癖消片由 15 味中药材制成,其中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功效,为处方中重要组分.哈巴俄苷和肉桂酸是玄参中含量较高的两种物质,为了更全面地控制乳癖消片中玄参药材的质量,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乳癖消片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规格乳癖消片(糖衣片,0.32 g)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及比较.

    作者:伍曦;方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anis3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手段[1].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和医疗设备的改进,镍钛器械被广泛地应用于根管治疗中.sanis3 镍钛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切割力好、效率高的优点,能使根管维持良好的形态,达到理想的预备效果.选取我院2017 年 1 月至2018 年4 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共 140 颗牙髓炎患牙采取了常规不锈钢K 型锉根管预备和 SANIS3 镍钛根管预备,观察对比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岚;谢伟;杨智强;张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结合TOMATIS音频训练在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结合 TOMATIS音频训练对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化疗后存在认知障碍患者 100 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护理结合 TOMATIS 音频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记忆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 BADS各子测验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记忆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结合TOMATIS音频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向华;孙萍萍;于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2017年我市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目的 探讨分析我市 2017 年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市 2017 年 1 082 例方法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 1 082 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比例为 1:1.05,女性略高于男性,儿童和老年人占据极大比例.引起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以头孢类为主,多种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结论 严密监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凌;梁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南京城镇人群2009—2015年间血脂四项变化趋势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城镇居民 2009—2015 年间的血脂四项变化趋势.方法 纳入 2009—2015 年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 236 954 名成人(年龄≥20 岁),通过标准方法检测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 TC、TG、HDL-C 和 LDL-C 的平均值,并采用 2010 年中国人口分布普查数据来计算年龄标化血脂.不同研究年份的血脂水平趋势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 年男性和女性的 LDL-C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由 2.46 mmol/L(2009 年)上升为 2.56 mmol/L (2015 年),女性由2.36 mmol/L(2009 年)上升为2.48 mmol/L(2015 年)(二者P 值均﹤ 0.001).进一步按年龄分组,男性在 20~39 岁及40~59 岁 LDL-C上升趋势明显,而非 60 岁以上;女性各年龄段的 LDL-C 均呈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0 岁以上的血脂异常患者中,分别有 34.4%的男性和 30.9%的女性合并血糖异常,62.9%的男性和 68.5%的女性合并血压异常.结论 南京城镇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血清 LDL-C水平升高趋势明显.不同年龄组患者间的血脂变化趋势提示,中年男性应该作为控制血脂异常和早期预防心血管病的首要目标.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应加强对于高龄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常规筛查与监测.

    作者:顾子良;顾天伟;周卫红;孙洁;毕艳;朱大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抑郁症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应对方式、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多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 HADM、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利于降低抑郁程度.

    作者:赵红梅;徐月勤;房金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间的相关性及根除 Hp 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227 例,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根除 Hp组(A组,n=92)及未根除 Hp组(B组,n=135).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 Hp 感染率,另分析 Hp 感染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的关系;采用SF-36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理及心理生活状况.结果 Hp感染阳性131 例,感染阴性96 例,Hp感染率为 57.71%;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加重,其 Hp感染率逐渐降低(χ2=15.231,P=0.002);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增加,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升高,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降低(P﹤0.0 1 );Hp感染程度为+者及++者比例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患者 Hp 感染程度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为B、C、D级者比例均逐渐降低(P﹤0.0 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 SF-36 评分均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内镜分级严重程度均呈反比关系,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根除 Hp 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熊德山;王用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 80 例患者临床资料,将 2016 年 3 月至 2016 年 9 月收治的 4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3 月收治的4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心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高希;王爽;屠恩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TBI后大鼠肺β2受体转录水平与肺损伤相关因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 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β2 受体转录水平对肺损伤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 24只清洁型雄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6)和 STBI组(n=18);制作 STBI大鼠模型.STBI组在伤后第 1 ,2 ,7 天各处死 6 只动物进行观察.用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PCR 定量检测肺组织β2 受体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损伤相关炎性因子TNF-α和 IL-6 的水平.结果 光镜下大鼠STBI组各时相均可见肺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渗出及肺间质增厚等病理改变,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性加重;各组间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520,P﹤0.01),对各时间点两两比较,肺组织病理评分进行性增高,于 STBI第 7 天达高(P﹤0.05).大鼠肺β2 受体转录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 ),第 1 天时达低值(P﹤0.05),大鼠肺BALF中 TNF-α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第 1 天时达到峰值(P﹤0.05);IL-6 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第二天时达到峰值(P﹤0.05 ).相关分析显示,肺组织β2 受体转录水平与TNF-α、IL-6 含量第 1 ,2 ,7 天三个时间点均呈负相关.结论 大鼠 STBI后有急性肺损伤的表现,损伤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加重,炎性因子TNF-α、IL-6 参与其过程.炎性级联反应的爆发导致肺β2 受体转录水平下降、肺保护功能减低可能是加重肺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董泽亨;张谦;张一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