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患儿呼吸障碍,是导致患儿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的病死率高。有效的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佳;刘玲;陈姝姝;陈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均占第二位。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胸水,为晚期表现,多数已失去外科根治的机会,治疗效果较差[1]。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收治合并胸腔积液的中晚期肺癌32例,行胸腔镜下胸膜固定并采集胸膜组织或肺病变组织进行相关检测,为化疗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连奎;梅宏;许川;张庆斌;孙勇攀;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胸外伤后发生迟发性血胸系指外伤后48 h后发现的胸腔积血。因其发生隐匿,容易被忽视,发现时已有严重后果,出现凝固性血胸、胸腔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探讨迟发性血胸的诊治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76例胸部损伤的患者,其中发生迟发性血胸20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震宇;张磊斌;常亮;陈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传统理论认为冠心病是脂质沉淀造成阻塞而引起的,但一半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于血脂水平正常的患者,因此寻找可用于预测心血管危险的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 A PN 与BNP的检测,以探讨其水平在 ACS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翼;芦源;马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4.1消化道重建吻合技术的共同原则各消化道虽然形态各异,但其管壁的基本结构极为相似,均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在消化道重建中,吻合部位的愈合,黏膜下层起着主导性作用,对该层的严密对合、缝合至关重要[7]。目前尚无一种对所有病人完全满意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外科医生应根据个人经验、病人情况和各术式的特点选择重建方法,国际公认的消化道重建基本原则为:重建后具备正常消化道生理功能,维持病人营养状态和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19]。在重建手术过程中注意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吻合口径适中、操作简便—缝合时注意针距不能过密,打结不能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和组织切割,影响愈合,导致吻合口漏(瘘)。
作者:曾庆良;文坤明;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气管内导管细菌生物被膜形成(ETT‐B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5种,铜绿假单胞菌9例,鲍曼不动杆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流感嗜血杆菌3例,真菌5例,未感染组有1例感染流感嗜血杆菌,2例感染真菌;结晶紫染色显示感染组26例的气管插管呈现紫色,分泌物经细菌培养,7例为铜绿假单胞菌,9例为鲍曼不动杆菌,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流感嗜血杆菌,4例真菌感染。结论 ETT‐BF与VAP病原菌关系密切,是VAP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病原菌来源地。
作者:孙传菊;陈蓉芳;张彩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机械通气常被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病人的辅助治疗,但此类患者机体存在强烈的应激反应,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发生人机对抗现象,对机械通气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1]。有效的镇静可消除患者各种负面情绪,减少过度氧耗,防止人机对抗的发生。本文通过比较8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观察右美托咪啶在镇静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轶;施贤清;王迪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针对肛肠疾病,目前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肛门水肿、疼痛是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中药的独特疗效在治疗肛肠手术术后并发症,尤其在消炎、止痛、减少渗出、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1]。
作者:王勇;聂静涛;韦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107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检测。结果 Hp阳性青年组及中年组BMI、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男性 Hp阳性者BMI、TG、TC水平均高于阴性者,而HDL‐C水平低于 Hp阴性者(P<0.05)。正常体质量 Hp阳性者的 TC、LDL‐C水平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性别、年龄、体质量影响,Hp阳性者 TG、TC异常比例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影响血脂代谢,表现为TC水平升高为主。
作者:宋珏;冉利梅;刘玉屏;华玉淑;莫澜;吴春维;曹煜;詹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多态性分布。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135例需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91075A>C和VKORC11639G>A基因型。结果患者CYP2C91075AA基因型94.07%,AC基因型为5.19%,CC基因型为0.74%;VKORC11639基因 AA 型83.71%,GA 型14.81%,GG 型1.48%。CYP2C91075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96.67%,C等位基因频率为3.33%;VKORC11639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91.11%和8.89%。CYP2C91075AA/VKORC11639AA基因组合分布频率为78.52%。结论皖南地区汉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基因存在多态性分布,可为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张国强;刘俊;徐文科;袁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气管重建术的术中呼吸管理是麻醉的难题,如还要同时在单肺通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麻醉管理将更加棘手。现将1例气管狭窄切除重建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骆弟欢;张亦南;王海英;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产后3~4周的哺乳期,乳腺脓肿则是改型乳腺炎的后期临床表现,其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引起的急性乳腺炎亦比较罕见。乳腺炎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脓肿可向外破溃,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脓肿还可渗透至乳房和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易发生脓毒症[1],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对46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伴脓肿形成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对口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礼波;刘道生;洪伟;陈宗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腹腔镜引流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术野暴露清晰,便于探查合并的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蔡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能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具有良好肾保护作用。
作者:高燕;袁鲁亮;张丽敏;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63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总突变率为31.56%(83/263),其中63例(23.95%)检测到外显子2第12密码子突变,包含 G12C 点突变3例(0.55%),G12D点突变28例(10.65%),G12V点突变23例(8.75%),G12S点突变4例(1.52%),G12A点突变3例(1.14%)和G12R点突变1例(0.38%);其中17例(6.46%)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2第13密码子突变,为G13D点突变,未检测到G13C点突变;其中3例(1.14%)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3第61密码子点突变,包含Q61H点突变1例(0.38%),Q61L点突变1例(0.38%)和Q61R点突变1例(0.38%);BRAF基因V600E点突变4例(1.5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中 KRAS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G12D、G12V 和 G13D ,KRAS 和BRA F基因检测能指导利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靶向治疗。
作者:王海艳;许春伟;吴永芳;张博;邵云;满秋红;邰艳红;李晓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埋伏阻生牙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病,除第三磨牙外,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常见,诊断常无困难,但埋伏牙能否保留,是否需手术矫正,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疗效,则需要密切结合影像资料来判断。以往,对于一些倒置、水平阻生的尖牙,往往直接拔除。自体牙移植术的出现使得这类埋伏阻生牙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牙根吸收及骨性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是导致移植牙存活率低的重要影响因数[1]。锥形束CT (CBCT )可以从三维方向观察牙根吸收情况,避免因倾斜角度和放大率而产生测量误差研究指出[2],传统X片对炎症性牙根吸收的检出率为68.8%,而通过CBC T 的检出率为100%。本研究采用CBC T 对埋伏牙移植后牙根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半定量诊断,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娄珊;郑之峻;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直肠癌治传统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为主。随着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的日趋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研究[1]证明,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肠蠕动恢复快、疼痛较轻、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且远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杨庆龙;张忠民;颜登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对2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学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230例患者发现1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意识障碍患者的心电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意识清醒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并且与患者的病情、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鄂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AEG‐1、β‐catenin、C‐myc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组,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中AEG‐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癌组织中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AEG‐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0),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AEG‐1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5。结论 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EG‐1可能通过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下游的β‐catenin和C‐myc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程云娟;罗新华;程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近1/3的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900万,每年死亡人数约300万,而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性肺结核(XDR‐TB)的出现和传播,全球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500000起,其中,中国112000例,仅次于印度,并有58个国家报告发现关于广泛耐药性肺结核的病例[1],除此之外,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全球范围的移民和流动人口增加等现况使结核病的传播更为广泛,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孙荣(综述);陈峥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