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红;罗倩;张莉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AEG‐1、β‐catenin、C‐myc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组,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中AEG‐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癌组织中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AEG‐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0),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AEG‐1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5。结论 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EG‐1可能通过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下游的β‐catenin和C‐myc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程云娟;罗新华;程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多排螺旋 CT 的普及,CT 血管成像(CTA)[1]已被广泛应用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中,但由于其采用螺旋薄层采集,扫描范围大,而导致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低管电压CTA 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对于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的价值。
作者:朱向会;陈唐兵;张义平;阮守宇;李群武;曾琼;阮馨筑;赵小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4.1消化道重建吻合技术的共同原则各消化道虽然形态各异,但其管壁的基本结构极为相似,均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在消化道重建中,吻合部位的愈合,黏膜下层起着主导性作用,对该层的严密对合、缝合至关重要[7]。目前尚无一种对所有病人完全满意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外科医生应根据个人经验、病人情况和各术式的特点选择重建方法,国际公认的消化道重建基本原则为:重建后具备正常消化道生理功能,维持病人营养状态和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19]。在重建手术过程中注意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吻合口径适中、操作简便—缝合时注意针距不能过密,打结不能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和组织切割,影响愈合,导致吻合口漏(瘘)。
作者:曾庆良;文坤明;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5例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面罩持续给氧进行辅助通气,研究组予BIPAP进行辅助通气。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及动脉血气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28例显效(65.12%),13例有效(30.23%),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P<0.05)。两组治疗前呼吸、心率及血气指标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H值、PaO2、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2、PaCO2水平与对照组相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应用BIPAP ,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通气功能,效果显著,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推广。
作者:邹荣;张天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及早发现大血管病变并控制其危险因素,对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应用经颅多普勒(T CD )评估非脑动脉狭窄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的功能改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作者:方俐;李晓裔;刘姝;李想;吴云;李玉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前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近1/3的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900万,每年死亡人数约300万,而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性肺结核(XDR‐TB)的出现和传播,全球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500000起,其中,中国112000例,仅次于印度,并有58个国家报告发现关于广泛耐药性肺结核的病例[1],除此之外,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全球范围的移民和流动人口增加等现况使结核病的传播更为广泛,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孙荣(综述);陈峥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科2014年8月收治心脏黏液肉瘤1例,经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薛武超;刘达兴;夏宇;梁贵友;张建;王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107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检测。结果 Hp阳性青年组及中年组BMI、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男性 Hp阳性者BMI、TG、TC水平均高于阴性者,而HDL‐C水平低于 Hp阴性者(P<0.05)。正常体质量 Hp阳性者的 TC、LDL‐C水平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性别、年龄、体质量影响,Hp阳性者 TG、TC异常比例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影响血脂代谢,表现为TC水平升高为主。
作者:宋珏;冉利梅;刘玉屏;华玉淑;莫澜;吴春维;曹煜;詹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均占第二位。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胸水,为晚期表现,多数已失去外科根治的机会,治疗效果较差[1]。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收治合并胸腔积液的中晚期肺癌32例,行胸腔镜下胸膜固定并采集胸膜组织或肺病变组织进行相关检测,为化疗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连奎;梅宏;许川;张庆斌;孙勇攀;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波前像差技术主要应用在屈光手术中,其对眼科临床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及其他角膜手术术后视觉质量亦有重要评估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球差、慧差及总体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宋宗艳;闫爱民;陈凤华;陈欢;李畅;刘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传统理论认为冠心病是脂质沉淀造成阻塞而引起的,但一半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于血脂水平正常的患者,因此寻找可用于预测心血管危险的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 A PN 与BNP的检测,以探讨其水平在 ACS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翼;芦源;马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8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及分析总结。结果疾病年龄段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胸片多有肺部实变阴影,治疗上以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为主。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临床症状容易和病毒性、细菌性肺炎混淆,但是典型患者相对具有其自身特点,故仔细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孙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63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总突变率为31.56%(83/263),其中63例(23.95%)检测到外显子2第12密码子突变,包含 G12C 点突变3例(0.55%),G12D点突变28例(10.65%),G12V点突变23例(8.75%),G12S点突变4例(1.52%),G12A点突变3例(1.14%)和G12R点突变1例(0.38%);其中17例(6.46%)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2第13密码子突变,为G13D点突变,未检测到G13C点突变;其中3例(1.14%)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3第61密码子点突变,包含Q61H点突变1例(0.38%),Q61L点突变1例(0.38%)和Q61R点突变1例(0.38%);BRAF基因V600E点突变4例(1.5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中 KRAS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G12D、G12V 和 G13D ,KRAS 和BRA F基因检测能指导利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靶向治疗。
作者:王海艳;许春伟;吴永芳;张博;邵云;满秋红;邰艳红;李晓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动脉炎(T A )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炎症,亦可累及肺动脉以及更远的外周动脉如腋动脉、肱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等[1]。病变血管壁全层受累,以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表现为节段性炎性肉芽肿,导致内膜、外膜纤维化以及中膜变性。其中头臂型大动脉炎(BCTA )是 TA 患者常见的类型,我国文献报道[2]头臂型 T A所占为比例在48.4%~54.5%间,病变累及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重症者出现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太峰;彭忠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腰椎是脊柱滑脱中常见的部位,一般将腰椎滑脱分成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常见部位在 L4/L5及L5/S1,腰椎融合术是目前重建腰椎稳定性的主要手段[1],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后路桥接式提拉法复位、脊柱内固定系统(USS)内固定、椎管减压、后外侧(PLF)或椎间植骨融合(PLIF )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远;刘德见;余义涛;吴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开展在C T引导下经皮纵隔占位穿刺活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江荣;周裕祥;蒲德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抵抗力低下,医院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常导致医院感染发生,成为导致早产儿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分析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有助于合理的指导治疗,降低其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住院的62例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丹;岑康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对2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学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230例患者发现1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意识障碍患者的心电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意识清醒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并且与患者的病情、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鄂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埋伏阻生牙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病,除第三磨牙外,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常见,诊断常无困难,但埋伏牙能否保留,是否需手术矫正,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疗效,则需要密切结合影像资料来判断。以往,对于一些倒置、水平阻生的尖牙,往往直接拔除。自体牙移植术的出现使得这类埋伏阻生牙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牙根吸收及骨性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是导致移植牙存活率低的重要影响因数[1]。锥形束CT (CBCT )可以从三维方向观察牙根吸收情况,避免因倾斜角度和放大率而产生测量误差研究指出[2],传统X片对炎症性牙根吸收的检出率为68.8%,而通过CBC T 的检出率为100%。本研究采用CBC T 对埋伏牙移植后牙根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半定量诊断,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娄珊;郑之峻;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能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具有良好肾保护作用。
作者:高燕;袁鲁亮;张丽敏;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