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24h内首次空腹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樊霞;王福荣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空腹血糖检测,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血糖增高, 血糖水平, 生命体征, 合理治疗, 发病早期, 急性期, 病死率, 疾病
摘要:急性脑出血常表现为意识障碍,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其发病早期常伴有血糖增高,此可能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和病死率.通过观察脑出血急性期(<24h)的血糖水平变化,了解其与脑出血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为脑出血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牙科恐惧症患儿150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普知识的普及,家长对孩子们的口腔疾病越来越重视,就诊率越来越高.但大多数患儿在就诊时存在恐惧心理,怕钻牙、怕疼痛,甚至拒绝医师的检查和治疗.笔者自2000~2004年间对150例有恐惧症的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亚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18例疗效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有1/3的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有关.目前治疗以局部为主,微波治疗较常用,但术后伤口渗液和脱痂时有少许出血,因此术后创面涂龙胆紫或采用微波治疗前后加阿希米,具有去腐生肌收敛的作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促进宫颈糜烂面的愈合,加快物理治疗后渗出液的吸收,收到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鲁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MGMT基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意义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高的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氯乙基亚硝脲类烷化剂(CNUs),以其高脂溶性和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长期以来被看为治疗脑胶质的有效的化疗药物.但抗药性的产生使其临床有效率不足30%,而成为脑胶质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修复亚硝类药物所造成的DNA损伤,是肿瘤细胞对亚硝类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1].有研究表明,73%的脑肿瘤有MGMT的表达[2];且MGMT活性与抗药性呈正相关,降低细胞中MGMT的活性将会逆转细胞的耐药表型,增强亚硝类药物的抗肿瘤效果[3].因此,探索抑制细胞内的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脑胶质瘤的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金炳;刘健;杨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和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限于满足医治疾病,同时也是在接受服务的过程.有资料显示,造成医疗过错、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意识不强,侵犯病人权利;服务质量欠缺,包括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和行为、言语不当;技术质量不过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1].而医疗纠纷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2].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的急、危、重病患者,家属、病人一般都比较急躁不安,有时急重病人在被送到医院时并无家人陪护,而我们个别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又不强,行为、言语不当或是医疗技术不过硬等都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我科全面实行零缺陷风险管理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并组织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下降为零,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38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心脏外科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妊娠的患者明显增多.现分析我院138例妊娠合并先心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先心病对母儿的影响和围生期处理原则.

    作者:徐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O2激光宫颈锥形切除术在预防宫颈癌中的作用(附5000例报告)

    我院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对宫颈糜烂的患者采用CO2激光宫颈锥形切除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经过对5000余例患者的门诊及住院治疗以及5~10年的临床观察、门诊随访,对预防宫颈癌及妇科疾患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正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9例诊治体会

    十二指肠因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其损伤后术前确诊较为困难,我院自1994年3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附41例报告)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认为内皮细胞是EH损害的重要靶器官[1],厄贝沙坦(irbesaran)作为新一代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ntagonist AT1RA),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抑制RAS活性可逆转内皮功能不良,现将厄贝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姜黔峰;熊海燕;商黔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消肿止痛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30例

    消肿止痛软膏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外治经验方,旨在活血行瘀、消肿止痛,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2001年以来,我们将该方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疗效更为可靠.现将消肿止痛软膏治疗13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陆曙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乙肝核心抗体IgM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相关作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IgM)及其它伴随因素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取21例癫痫持续状态与32例非持续状态癫痫病人的血液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及电解质检测,同时头颅CT、脑电图辅助定位、定性检查,并行病史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组病人乙肝两对半检测HBcIgM大于5 U者较癫痫非持续状态组显著增高(P<0.05),血清钾增高,年龄偏小也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BcIgM的大量复制及高血钾与低龄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可能有关.

    作者:田亚莉;潘剑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与卵泡发育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检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探讨其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甾体激素水平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1例IVF-ET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IF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卵泡液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并记录每份卵泡液中的卵母细胞成熟度.结果(1)卵泡液中的LIF水平为(403.45±128.15)pg/ml,显著高于血清中LIF水平[(3.52±1.54)pg/ml)](P<0.001).(2)成熟卵细胞卵泡液中LIF水平为(529.5±218.17)pg/ml,显著高于不成熟组[(194.70±92.65)pg/ml](P<0.001)及过熟组[(321.42±131.35)pg/ml](P<0.05).(3)卵泡液中LIF水平与P成正相关(γ=0.343,P=0.007),与E2、T无相关性.结论卵泡液中高水平的LIF可能为卵巢源性,其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并且与卵泡液中的甾体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吕俊;周从容;李荣荣;赵淑云;罗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612例指征分析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剖宫产率,既可以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期新生儿的病死率,又可以避免和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本文从我院近4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例等因素分析,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的可行办法.

    作者:朱莉君;邓婕;卢琼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我们开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元林;杨秀书;孙兆林;刘军;石华;王延东;申奇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不同疾病血沉动态观察结果分析

    血细胞自由沉降率(下称血沉)的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临床对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常用的非特异性的检测项日之一,以往对血沉检测的报告方式是以1小时血细胞自由沉降的毫米数(mm/h)报告[1,2,3],未曾见有对各种不同疾病的血沉测定结果的动态变化的报道,为此,笔者特对健康人、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胶原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及贫血等多种常见病的血沉测定结果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树星;曾宇娟;张亮明;邱洁英;卢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佳剂量及并发症探讨(附300例报告)

    硬膜外注射阿片类药物,可抑制伤害性感受器系统的变突触反射,包括心理上的影响,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不仅在脑部而且也在脊髓,药物穿过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阿片受体,可防止疼痛和伤害性刺激上传,达到镇痛的目的[1].作者近年来观察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吗啡的术后镇痛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PVA颗粒在部分性脾栓塞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因其创伤性小、并发症低,同时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而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目前常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本文对18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通讨PVA颗粒栓塞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放;顾福嘉;唐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在22例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多存在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严重影响了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近年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使用肝素作为辅助治疗可使尿蛋白排泄率减少,肾功能改善.普通肝素的应用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用药期间易引起出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且须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故使用不便.低分子肝素(LMWH)以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少,逐渐被国外采用替代肝素抗凝治疗.本文对22例原发性NS患者在激素等药物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与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观察LMWH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梅;任明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35例的显微外科治疗

    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是一种脑血管性肿瘤,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为成人后颅窝常见的原发性髓质内肿瘤之一,占后颅窝肿瘤的7%~12%[1].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35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陈益民;董明昊;宋世宾;杨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鼠吗啡精神依赖动物模型的建立

    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是研究阿片类药物依赖机制,评价药物脱毒和药物成瘾型治疗的必要手段.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是评价药物精神依赖、建立大鼠吗啡精神依赖的常用方法[1].但目前许多研究多采用剂量递增的方法诱导大鼠CPP,建立模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我们采用连续6天等剂量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吗啡精神依赖模型,并对不同给药剂量进行了位置偏爱效应的比较,获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作者:黄静;方琴;李淑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渗糖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中的应用(附49例报告)

    增殖性糖尿病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由于其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异常,术中极易发生角膜水肿而影响手术操作.为此我们以50%高渗糖应用于角膜表面,于术中大为减少了这一病理改变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术后的晶体混浊过程.

    作者:潘涵英;李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