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职应;刘吉刚
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成功率高.我院自1997年12月至2003年10月对102例PSVT患者进行RFCA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中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西平;赵静;郝星;陈剑玲;罗为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浓度NO对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兔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ALP)细胞化学染色和I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通过测定ALP含量判定NO浓度的改变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的I型胶原检测,了解NO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获得的成骨细胞阳性率达95%;(2)经AMP法检测上清液中ALP含量,不同浓度组Sin-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1)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纯化的成骨细胞.(2)NO浓度的增加对成骨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刘炯;吴承龙;陈艺新;尹培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为寻找一种既合乎鼻腔生理要求,又具有较好灭菌能力的鼻粘膜消毒剂,以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选用2%红汞,0.5%络合碘,观察其对大白鼠鼻粘膜可能的组织形态学损害及其程度.结果一次性向大白鼠鼻腔滴入红汞0.2~0.5ml,24h后光镜下可见粘膜上皮及固有膜有明显损害,72h后开始修复,7d后基本恢复正常;透射电镜下24h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72h后恢复正常.同法滴入络合碘,24h后光镜下仅有轻微损害,72h已恢复正常;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无变化.结论2%红汞对鼻粘膜有一过性损害,0.5%络合碘对鼻粘膜则无明显损害.作为消毒剂,络合碘更符合鼻腔生理要求.
作者:汪晓媛;蒲亨萍;谢琪云;黄信萍;肖竹;杨林;池泽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本文对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吴敏;邓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吸烟可导致气管一支气管损伤及引起气道阻塞,其损害程度随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在门诊健康体检中的60例无症状吸烟者和32例非吸烟健康者作常规肺功能指标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奇;寿志南;曹天凤;彭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慢性肝炎14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72例加用WLGY-801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北京伟力技贸公司研制生产).明显缩短疗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影影;国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性砷化氢中毒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急诊科于2004年元月11日共收治4例砷化氢中毒患者,其中2例合并严重肾衰,1例病人长达25天无一滴尿液,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对于如此严重病人,我科采取了一系列监护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成功地抢救了这两例病人,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祝银凤;胡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培养PV是全球消灭脊灰进行病毒学监测的金指标.按WHO和卫生部要求全省各级AFP监测网络必须及时采集所有<15岁儿童AFP病例麻痹14天内间隔24~48小时双份粪便标本,并冷藏送至省脊灰室.我们应用3种细胞对2003年全省送检的所有AFP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铭;任刚;张大勇;朱青;苏飞;杜雯;喻浩;于传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型冠心病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冠心病.由于它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猝死,并明显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故临床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杏丁注射液系由银杏叶提取物(包括银杏黄酮,银杏萜内酯)和双嘧达莫组成,具有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功效.笔者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了杏丁治疗SMI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林;曾安宁;余吉西;石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小儿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及心脏复杂畸型矫正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体外循环法完成小儿心脏直视手术36例,现将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蔡回均;苟大明;余志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为了控制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根据贵州省卫生厅黔疾控发[2000]159号文件,根据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有关流行病学、免疫学效果资料,表明了甲肝减毒活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流行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结合我县的甲型肝炎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4~5月份对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甲肝流行的重点乡镇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并进行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申修贵;陈安昀;王权霞;张绍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们采用回顾性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近5年来本院大内科人住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CAP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尹代江;黄丽兰;汤雪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我院心内科共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30台,更换1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廷筑;李羚;毛华;文美;杨永慕;须伍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因此,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了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2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73例临床资料,并就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莉;熊美勤;杨兰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由于该部位血供差等原因,其骨折后的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且骨折后并发症也较高.人工关节置换有效地加快了关节功能的恢复,明显减少了病人的卧床时间,为该类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邓江;韩小松;徐林;王世强;韩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科于1998年1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27例后颅凹肿瘤患儿均行手术治疗.现就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隋建美;陈益民;董明昊;金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占颅内血肿的10%左右.由于大多数病人头部外伤比较轻微,未引起患者注意或被遗忘.有部分病人没有明确的外伤史,加之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发病较缓慢,容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了2001年11月至2004年2月经手术、病理及CT诊断资料完整的22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总结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何职应;刘吉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每日1次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与每日2次服用格列齐特(达美康)是否有相同的降糖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秦苏治疗,乙组用达美康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肝、肾功能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甲、乙两组的FPG、2HPG、HbA1C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两组的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对于无合并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1次服用秦苏与每日2次服用达美康有相同的降糖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莫晓虹;于瑞萍;王亚林;王东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Dieulafoy病是由于胃肠道粘膜下曲张的小动脉瘤破裂所致,可见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随着对Dieulafoy病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ieulafoy病并非罕见,我院自1997年2月至2003年11月共收治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聂军;卢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典型结脑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结脑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患者无明显的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结脑症状体征,在临床工作中常易混淆而易引起误诊或延误诊断.本文结合我院2000年至2004年收集成人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30例,谈谈个人体会,以供大家探讨.
作者:查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