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关联规则的老年皮肤瘙痒症用药规律分析

梁坚强;伍冠一;陈东杰;邱艳;谢雪丽;韦林玉

关键词: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老年皮肤瘙痒
摘要: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当代方剂治疗老年瘙痒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及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老年与瘙痒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6.6),收集有效方剂,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造出置信度高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老年皮肤瘙痒方共252首,内服221首,外用31首.涉及275味中药,药物频次2712次.老年皮肤瘙痒方支持度≥50%、 置信度≥0.6的核心药对共19组,3味核心药组共3组.结论:核心药对补虚药清热药为主、 以祛风止痒的药物为辅配伍,由此可知清热、补虚、 祛风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基本治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中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中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建立了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中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制剂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井佳楠;明明;武爽;高晓艳;杨立国;代那音台;苏都那布其;扎拉嘎白乙拉;王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VB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研究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活血补气祛痰汤,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及左右侧椎动脉(VA)血流速度]、 生活质量(SF-36)分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前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左侧VA、 右侧VA及BA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的现状与作用

    傣医药传承发展已有2500余年历史.傣医药是傣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傣族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西双版纳州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医疗卫生资源、 优秀的文化资源、 重要的生态资源,为边疆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凭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西双版纳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州基层傣医药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民族文化、 资源优势,分析了傣医药在西双版纳州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

    作者:刀华丽;董宏;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郑卫琴教授治疗胃癌经验

    介绍郑卫琴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郑老认为脾胃功能受损、 阴阳燥湿胶结、 气机升降失调、 水谷纳运失常是胃癌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治疗上重视培本扶正,调补脾胃阴阳,只有脾胃阴阳调和,才能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运相得,从根本上治疗胃癌.

    作者:文清;程俊;郑卫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 万方、 维普数据库,查找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检索筛选文献、 提取相关资料、 评价纳入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68-4.68),P<0.00001].将治疗方法分为只应用小针刀及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两个亚组进行分析显示:只应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df=1,p=0.78].结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临床总有效率高,单一使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受本研究纳入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 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陈志伟;李斌杰;李国福;王绍敏;郭子坤;王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汪培国主任辨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汪培国主任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水湿、湿热、 瘀血是重要致病因素,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根据多年用药经验,运用标本兼治治则,改善水肿症状,减少尿蛋白,增加血浆白蛋白,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汪培国;余顺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中药性状鉴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材鉴定的方法包括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而性状鉴定是用感官(如眼看、手摸、 鼻闻、 口尝等)观察中药材性状特征的方法,具有简便、 快速、 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特点,是中药鉴定中常用的鉴别手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鉴别中药材,性状鉴定尤为重要,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如何进行性状鉴定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值得探讨.

    作者:向云亚;徐晶晶;鲍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葫芦夜交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葫芦夜交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 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和使用葫芦夜交汤,治疗前、 治疗2周、4周后,使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检测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时,两组血清中NE、5-HT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S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葫芦夜交汤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肯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血清中相关神经递质含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冬丽;徐宏;安红伟;周哲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肠复康方对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serum pharmacology)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原理探讨肠复康方对大肠多药耐药逆转机理.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的实验方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P-gp、LRP、MRP1及COX-2的表达.结果:肠复康方能够使相关蛋白P-gp、LRP、MRP1及COX-2的表达发生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复康在相当程度上会促使P-gp、LRP、MRP1、COX-2的表达呈下调的趋势,考虑可能与大肠癌多药耐药的逆转机理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陈铭;钱海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壮瑶药小槐花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研究壮瑶药小槐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槐花的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槐花中鉴定出4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50%,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成分有薄荷脑(12.06%)、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15%)、 己酸丁酯(5.66%)、 棕榈酸(24.40%)、 亚油酸(5.17%).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小槐花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甘洋萦;卢森华;梁爽;卢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现正相关性;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脑梗塞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其水平监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刘健芳;陈达宏;李发茂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老年皮肤瘙痒症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当代方剂治疗老年瘙痒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及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老年与瘙痒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6.6),收集有效方剂,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造出置信度高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老年皮肤瘙痒方共252首,内服221首,外用31首.涉及275味中药,药物频次2712次.老年皮肤瘙痒方支持度≥50%、 置信度≥0.6的核心药对共19组,3味核心药组共3组.结论:核心药对补虚药清热药为主、 以祛风止痒的药物为辅配伍,由此可知清热、补虚、 祛风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基本治法.

    作者:梁坚强;伍冠一;陈东杰;邱艳;谢雪丽;韦林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标准病例62例,实验组31例用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对照组31例用碘甘油局部涂擦,根据试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五味麝香丸治疗轻型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迅速消肿止痛.

    作者:李冠磊;孙立荣;曹振刚;殷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玉屏风散联合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味温里散贴脐联合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营卫不和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玉屏风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3月内患儿复诊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优于对照组的76.6%(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G、IgM、IgA、C4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四味温里散贴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不和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龙飞;张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 地塞米松组(0.150 mg/kg)、 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11.80 g/L)、 中剂量组(5.90 g/L)、 低剂量组(2.95 g/L),药浴组40℃药水浴30 min/d,模型组和正常组40℃温水浴30 min/d.给药四周,采用致炎后足容积测量、 测定大鼠胸腺、 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法观察致炎侧足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评价藏药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对AA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五味甘露药浴颗粒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AA大鼠原发性足肿胀度均有减轻,滑膜细胞增生、 炎细胞浸润、 关节软骨破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藏药浴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后,原发性足肿胀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踝关节病理形态有所改善,大鼠的胸腺、 脾脏系数有升高的趋势,提示该药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炎症程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类风湿关节具有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静;张艺;杨花;央嘎;王天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养阴降浊汤并耳穴贴压,对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及HDL-C变化不明显,而观察组患者FBG、HBAlC、LDL-C、TG、TC水平明显降低,且明显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较好,能较好调节患者糖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权胜;张智明;缪京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刘寄奴在中药材地方标准中的来源比对研究

    目的:以刘寄奴的来源标准为例,研究中药材地方标准的差异性,为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药材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研究文献、 查阅书籍等方式,汇总国内28个中药材地方标准,经过数据采集和整理,找出了含有刘寄奴的8个中药材地方标准,对比并分析刘寄奴的来源.结果:在8个含有刘寄奴的中药材地方标准中,有3种药材名,5种原植物名,3种原植物科名,5种拉丁学名和3种药用部位.结论:刘寄奴的来源标准存在差异性,地方中药材标准亟待完善.

    作者:王祯;谢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49例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髓汤对恶性血液病化疗49例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性血液病(白血病)化疗患者98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予对照组化疗后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中药益髓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水平、 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 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明显上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骨髓恢复增生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西药联合中药益髓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造血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五种常用中药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优化5种常用中药的总黄酮提取方法.方法:对比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不同超声提取时间下对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银杏叶和葛根适的乙醇提取浓度为50%,黄芩和陈皮适乙醇提取浓度为60%,与加热提取法相比,超声提取槐花和葛根的总黄酮提取量有所下降.结论:5种中药总黄酮提取适乙醇浓度不同,槐花和葛根总黄酮不建议长时间超声提取.

    作者:张冬梅;陈慧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困脾证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 餐后2 h血糖(2h 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体质量指数(BMI)、 腰围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70.21%(33/47)(P<0.05);两组治疗前FPG、2h PG、HbA1c、BMI、 腰围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FPG、2h PG、HbA1c、BMI、 腰围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7/47)与对照组17.02%(8/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患者BMI及腰围,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显超;陈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