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网上流传的中药方子真能降血糖吗

关键词:药方, 中医院, 医院中药房, 降血糖, 地骨皮, 桑叶, 调节血糖, 保健门诊, 浙江省, 委陵菜, 肺阴虚, 翻白草, 保健科, 专家, 药理, 养生, 润肺, 清肺, 患者, 功效
摘要:“翻白草和委陵菜能降血糖,搭配地骨皮或桑叶效果会更好.”据说这几种中药每日当茶饮,可降血糖.这网上的草药方子到底靠不靠谱?钱报记者请教了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主任钱松洋和省中医院保健科长、养生保健门诊专家汤军.他们表示,从药理上来说,这四味中药确实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比如地骨皮能清虚热,对肺阴虚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桑叶有润肺、清肺、止渴的功效.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出汗过多容易导致体虚按摩3个穴位可缓解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出汗可以帮助身体排毒,调节体温,春季已经过半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有时候穿得多了就会出汗,但是如果出汗过度,就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出汗过多往往是一些内科病的外在表现,如甲亢、糖尿病神经病变、风湿热、结核病等,患者常出现自汗、盗汗等异常现象.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辅助按摩下面3个穴位,有助于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过度出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父母注意!孩子食欲大增、多尿、贪睡小心糖尿病

    福州7岁女童娴娴,半个多月来突然食欲大增,不仅没长肉反而瘦了两三斤.半个多月前,有次娴娴嗜睡一天不醒,并突然尖叫抽筋,被紧急送医,才知道她已经“酮症酸中毒”昏迷.福州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夏桂枝介绍,娴娴被确诊为患有1型糖尿病,其昏迷症状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如果再迟点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经过住院治疗,娴娴血糖已经稳定,精神也恢复不少,但体重瘦了两三斤,需要终身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年轻人警惕被糖尿病夺去视力——访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程朝晖副主任

    大家对于糖尿病已经不陌生了,许多人身边同事、朋友乃至亲人中就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导致的失明、截肢等深深困扰着很多家庭.但是,糖尿病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的糖尿病眼病往往来的更加突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据天津医大眼科医院程朝晖副主任介绍,该院近日接诊了一名年轻的患者小芳,二十多岁的她曾因为右眼突然视力下降查出患有糖尿病,双眼患有增殖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了右眼眼底手术,左眼激光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维生素D补充剂有助于超重/肥胖患者减轻体重

    2015年欧洲肥胖大会(EC02015)上的一项研究报告,对于超重或肥胖且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成人,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结合健康饮食可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指标.意大利米兰大学预防医学系Luisella Vigna博士及其同事分析2011-2013年间400名超重或肥胖成人,所有参与者被分为三组治疗6个月:不服用补充剂,服用维生素D3 25000IU/月和服用维生素D3 100000IU/月,同时接受均衡、中低强度的卡路里饮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防治中的中医视角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充分,方药多效,但治疗为何退于二线?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中药剂型单一,服用不便,初期患者尚可接受,若延日久,病情反复不一,难以控制,就改服西药;二是本病一旦失治,成为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取用中药更难接受,故当前临床中多以西药为主,尽管长期服用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完全有力量做好防治,降低发病率.从其发病的机因来看,中医在防治中要改变定位,在“防”字上下功夫,找出突破口和切入点,做出成绩,带动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徐经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为什么不爱吃甜食也可能得糖尿病呢?

    “是不是搞错了啊?平时我很少吃甜食,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怎么会有糖尿病呢?”义诊现场,李先生听到自己的血糖检测结果后,表示不可思议.对此内分泌医生解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值超过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内血糖值超过11.1毫摩尔/升.由于尚未出现并发症,身体没有不适,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患病.这时候如果提早治疗的话,效果会更好.早发现、早治疗,这就是我们进行筛查的意义所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总尿不净,查查血糖

    68岁的秦老伯近一年来尿急、尿频,刚上完厕所过一会儿又想去,让他苦恼的是排尿时总感觉尿不干净.开始,他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服药后却不见明显缓解.近医生检查发现,秦老伯其实是息上了糖尿病性膀胱病变.“像秦先生这样因糖尿病引起排尿障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不净,男性患者容易被误认为是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女性患者容易被误以为是尿路感染,往往忽略了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6岁女孩打激素助长高 结果查出了糖尿病

    网络词汇“高富帅”近几年蛮流行的,其中“高”排第一,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追求挺拔高挑身姿的审美喜好.但是盲目的“拔苗助长”却可能害了孩子.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教授上周接诊了从宁波转诊来的6岁女孩萌萌,她在当地被误诊为“特发性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后血糖上升,在浙一,这个女孩被确诊为“青少年期的成人糖尿病”.因此,梁黎教授提醒:“现在家长都很关注孩子长个的问题,但促进长高一定要讲科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须纠正的16个误区

    我们在门诊发现许多患者朋友对于糖尿病有许多错误认识,特作汇总,并从专业的角度作以科学解释,希望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1“空腹血糖不高,便可排除糖尿病.”错!有些糖尿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超标.2“糖尿病不过是血糖高点,没什么大不了的.”错!糖尿病早期仅有高血糖而无症状,若不及早治疗,其严重的并发症将悄悄地发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久用消渴丸警惕副作用

    降糖老药消渴丸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的功能,主治初发糖尿病及轻中型和稳定型糖尿病.消渴丸并非纯中药制剂,久用有多种副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消渴丸所含的优降糖,其降糖作用在所有磺脲类降糖药中是强的,但有严重的副作用;其代谢产物仍有很强的活性和降糖作用,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消渴丸.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欧洲在未来15年内面临严重肥胖危机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2015年欧洲肥胖大会(EC02015)”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一份欧洲肥胖报告指出,欧洲国家将在2030年面临严重的肥胖危机,超过一半的欧洲居民体重过重.WHO与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一项新研究计划显示,欧洲国家将在未来15年内面临肥.胖危机.根据WHO公布的报告,到2030年时,89%的爱尔兰男性、77%的希腊男性,身体体重指数(BMI)超过25千克/米2,达到肥胖程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便秘莫掉以轻心教你如何缓解便秘

    不少人都曾有过便秘的经历,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为一周内少于2~3次,且大便费力,粪质地坚硬干燥,排便困难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便秘的情况更是尤为常见,其中以老年糖友为甚.据统计,约2/3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便秘史,糖尿病性便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便秘不仅可引起患者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甚至引起烦躁、焦虑等,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便秘时用力太大,往往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骤然升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西医让血糖达标,中药将体质变好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问两种截然相反的问题,一是“中医对糖尿病无能为力吧”,二是“是不是可以只吃中药,不吃西药啊”.对以上两个问题,回答都是否定的.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所长,谁也不能替代谁.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中药无论是单方还是复方制剂,其降糖作用都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根治糖尿病.因此,目前治疗糖尿病还是以西药为主.西药疗效快,能尽快让血糖降低,减少高血糖对身体内环境造成的损害.可见,西药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国“神医”治死澳洲7岁儿童:治糖尿病靠拍打拉筋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中国“拍打拉筋自愈法”始创人萧宏慈,卷入澳大利亚一宗小孩丧命案中.悉尼7岁男童艾丹参加萧宏慈为期一周的拍打拉筋班后,于当地时间周一晚上9时被发现在酒店房间昏迷,送院途中不治身亡.当地警方正调查此事,已向萧宏慈问话.目前萧宏慈已离开澳大利亚.当地传媒报道,艾丹在父亲芬顿及母亲莉莉陪同下,于悉尼好市围市参加为期一周、收费约8800元人民币的拍打拉筋班.据悉萧宏慈要求参加者禁食3日,以接受拍打拉筋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空腹血糖值超5.6拉响糖尿病警报——访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冉颖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在体检中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已超过正常水平,但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这类患者即我们所称的糖尿病前期.就这类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糖尿病防治要避免的误区,我们专访了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冉颖卓.警惕,一半市民的血糖异常冉颖卓告诉记者,正常人空腹血糖应≤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空腹≥7.0毫摩尔/升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小时≥11.1毫摩尔/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场关于糖尿病“侦查军”信息对错之战

    有一天,我正准备给一位病友检测餐后两小时的手指血糖,他却拉开床头柜的抽屉,拿出两台血糖仪对我说:“这是我爱人刚从家里拿过来的两个血糖仪,与你们医院的血糖仪一起给我测测看,我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只是举手之劳,所以我欣然答应.于是,扎好手指后,我分别用三台血糖仪进行了测量,很快的,三个值出来了:12.6毫摩尔/升、11.2毫摩尔/升、9.1毫摩尔/升.这下,这位病友的脸色可不好看了,夹杂着无比的疑惑和震惊,大声地问我:“怎么一滴血三个血糖仪能测出三个完全不同的值,到底哪一个是准的呢?”其实,这个疑惑不只是这位病友遇到了,很多其他的“老糖友”也曾经在其抗糖路上面临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国人老问:“我为什么得糖尿病”洋人觉得好奇怪——访美国糖尿病协会董事会Davison教授

    近几日,去浙江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看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多.原来,美国糖尿病领域专家Davison教授在坐诊.他是美国糖尿病协会董事会成员和德州分中心的主席,也是美国临床内分泌专家协会的创办人.30年前,他曾来过中国,那时中国还没有这么多糖尿病患者.而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多的国家.这几天,与中国的糖友交流下来,他感触颇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网上流传的中药方子真能降血糖吗

    “翻白草和委陵菜能降血糖,搭配地骨皮或桑叶效果会更好.”据说这几种中药每日当茶饮,可降血糖.这网上的草药方子到底靠不靠谱?钱报记者请教了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主任钱松洋和省中医院保健科长、养生保健门诊专家汤军.他们表示,从药理上来说,这四味中药确实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比如地骨皮能清虚热,对肺阴虚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桑叶有润肺、清肺、止渴的功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不要害怕降糖药,要正确对待

    “是药三分毒,所以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这种理念对于一些药物来说是正确的,例如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抗药性的产生、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甚至导致环境污染.但有的药,却必须坚持吃,例如降压药和降糖药.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近感觉不错”,“这周吃得不多”,“我不吃药也能控制血糖”而擅自停药或者减少剂量,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糖尿病患者必须按照医嘱持续服药,从而避免血糖的波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人不宜用长效强效降糖药

    是药三分毒,降糖药同样如此,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因为有些药物用药不当,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疗效,反而会产生相当危险的不良反应.老人不宜用长效、强效降糖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效降糖药.在各种口服降糖药物中,有些降糖药降血糖作用快而强,适合于轻中度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