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什么时候监测血糖合适?

关键词:监测, 空腹血糖, 时间测定, 晚餐后, 糖尿病患者, 血糖值, 早餐, 采血
摘要:许多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监测空腹、餐前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糖尿病别忘防“火”——访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中医师 张永文

    提起糖尿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这个病跟吃有关,比如高糖高脂饮食等,但是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个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就提到“消渴者,无火不生.”这里的消渴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介绍说,中医认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为特征,这与西医的认识很相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补钙是门学问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容易缺钙呢?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尿多,钙会通过尿流失,而且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易紊乱,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钙摄取不足,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会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钙的缺失.我们平时说的缺钙,既和肠胃有关系,也和骨头有关系.比如年龄大了,又有糖尿病,缺钙易使骨质疏松,但是缺钙并不等于骨质疏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出现这些症状或是患上2型糖尿病

    我们通常说的糖尿病一般都是指2型糖尿病,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的95%左右,不少人对2型糖尿病的症状并不了解,错过了佳的治疗时间!那么,2型糖尿病的症状都有哪些:1.三多一少:食量明显增加,而体重下降.伴多饮多尿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胰岛素的全身及局部反应

    使用胰岛素后的全身反应1低血糖反应:常见.很多人服用降糖药、使用胰岛素都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不少是因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过大使血糖下降得过多引起.症状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出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时可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哪些糖尿病患者忌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现已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它适用于多数糖尿病患者,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糖尿病患者.专家指出,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一、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但二甲双胍和拜糖平等可与胰岛素联合运用.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遭到免疫攻击而破坏,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而所有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都是建立在胰岛β细胞尚有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不能使血糖有效下降,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台湾成功大学医院研究:肥胖可能影响免疫力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成功大学医院研究发现,肥胖不仅会导致代谢症候群、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还可能造成后天性免疫功能不全,容易被感染.成大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谢奇璋2日指出,肥胖已是世界上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台湾也因饮食习惯改变,肥胖问题愈来愈严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前期需要吃药吗?

    前期并非没有危害正常人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糖仪监测不准确

    快速血糖仪作为糖尿病监测不可缺少的仪器,已在我市的糖尿病人群中普及开来,凭借监测血糖来调整治疗方案,是使治疗达标,防止心、脑、肾、神经系统慢性并发症的有力举措,能使慢性并发症减少60%之多.但在广大患者甚至在一些缺少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中,也存在着检测不准确,使血糖达不到理想控制水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下面我们谈谈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炎夏控血糖应多吃蔬菜 苦瓜洋葱有利控制糖尿病

    酷夏人们容易食欲不振,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不注意合理饮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吃一些应季蔬菜,可帮助糖友稳住血糖.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且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生吃苦瓜,凉拌苦瓜,打鲜汁吃,达到药食同疗,体寒的人宜短期或间断食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饭=肠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晚餐吃错了,小心疾病上身哦.一、晚餐与肥胖90%的胖子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少,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好少穿高跟鞋

    作为女性,大多都做过水晶鞋的梦,希望穿上一双自己喜欢的高跟鞋.然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跟鞋控”来说,那种“步步生莲”的感觉会与疼痛并存,在选择时要非常慎重.糖尿病患者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随意穿高跟鞋,主要是为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做家务有助控糖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部分患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坚持运动,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哪怕多做做家务事也能让血糖值保持在良好状态下.日本专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经常做家务事等体育锻炼活动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较低,这其中,女性患者的腰围也保持在良好数值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肥胖宠物要减肥美国宠物减肥夏令营兴起

    据外媒报道,由于宠物猫和狗的肥胖率不断上升,宠物减肥夏令营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兴起.据统计,美国超过一半的猫狗都超重或者肥胖,导致它们倍受类人类疾病的困扰.但是它们这些胖宠物有希望了,一只名叫赛利的金毛,就在上个月参加了宠物减肥夏令营,努力控制住自己的体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吸入式胰岛素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近批准吸入式胰岛素—Afrezza(MannKind公司生产)进入临床,这种胰岛素起效快,可于餐前或者进食不久后使用,不需注射,但不能取代长效胰岛素注射剂型.在糖尿病领域激起了千层浪,就吸入式胰岛素Afrezza我们向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咨询了一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心梗一般不疼的原因揭秘

    刘爷爷今年61岁,10年前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前不久,他清晨出门锻炼,路上突然感到胸闷,很快昏迷不醒.旁人送他到医院,被诊断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刘爷爷很纳闷,为什么发病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呢?糖尿病伤“心”于无声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相伴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34.2%,脑血管病为12.6%,其他心血管病为17.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哪种比较好?

    如今,医学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必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综合措施来改善糖尿病的症状.为了能够控制病情,有的患者都会服用一些口服降糖药.可是,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哪种比较好?这就是比较困扰众多糖尿病患者朋友的问题.下面请来一一了解下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糖药万不可与这七类药同服

    大多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靠口服降糖药治疗.临床上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膳食调节剂五类,目前仍以西药为主.但是专家提醒,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不能与降糖药同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如下七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摸黑玩手机 亮“瞎”你的眼

    笔者从合肥市一院了解到,因电脑、手机的大量使用,干眼症成为年轻人高发的一种眼部疾病,占到门诊的三四成以上.此外,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现状]年轻人眼睛患上老年病“角结膜干燥症也就是干眼症,多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痒、视物模糊、有异物感、眼睛易疲劳等,以前是一种老年性眼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要注意选择心理医生

    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可以快速地帮助糖尿病患者脱离心理阴影,可以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因此,对于一些刚被确诊的患者,在选择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正规的医生才可以帮助患者走出阴影.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但是选择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则是更重要的,一个好的医生可以迅速抓住患者心理脆弱的点,并且引导您,让您有一种想要倾诉自己想法的欲望,因此,好的心理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检仅查空腹血糖近半数糖尿病患者易被漏诊

    “空腹血糖正常≠安然无忧”.“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仅不足20%.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郭启煜教授称.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