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祥志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组)和全静脉营养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营养指标(PA、ALB和TP)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的差异.结果 EEN组和TP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治疗前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P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EE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技术性、感染性、代谢性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显著优于全静脉营养.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和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就接收的60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数字抽取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几率是3.33%,有1例并发症病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是16.67%,有5例并发症病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血糖水平要比对照组低,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苏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野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5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的例数分别为33例、32例;实验组给予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于临床治疗后的眼压、视野平均缺损、视野平均光敏感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可获取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月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按照肾脏损伤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另选取同期60名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各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计算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予以反映,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蒋荷萍;蒋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分析2型糖尿病受捡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DKD)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该研究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该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受捡者152例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实验室检测,并以此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将受捡者分成两组:正常蛋白尿组(N组,UAER<30 mg/24 h)(n=80);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UAER≥30 mg/24 h)(n=72).分析及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的差别,并探索可能的机制.结果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组(DKD组)的年龄、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尿酸均显著较正常白蛋白尿组(N组)增高(P<0.05),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 ,UAER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这5个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46,0.432,0346,0.576,0.66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血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尿酸都能影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尿酸水平、抑制炎症,能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保护肾脏.
作者:刘捷;黄帆;林新海;郑翔;林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照组行门冬胰岛素30降糖,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空腹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bA1c、2 hPG、FPG均呈现出下降趋势,空腹C肽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糖指标下降更为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者,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血糖波动,安全性强,低血糖风险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n=45)与研究组(n=45),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5.55%VS 82.22%),组间结果 经过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其顺从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对比两组顺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顺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升,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而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云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阐述团队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团队管理模式;针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等进行考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好,虽然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 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加深患者对糖尿病发生、治疗知识的了解,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管理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临床价值高,但是目前在临床上大范围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作者:洪明芬;谭嬿;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蛋白尿水平.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肾结石合并糖尿病用经皮肾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剖析该院从2014年9月—2017年2月接诊的75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试验组(n=38)采取经皮肾取石术治疗方案,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耗时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耗时为(98.57±21.42)min、术中出血量为(364.21±53.29)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8.96±41.38)min、(538.64±65.1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经皮肾取石术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其手术耗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
作者:时适;赵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CV、MCV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黎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之前和之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45例.常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加强型手术前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满意度水平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加强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菲莉;郑耕云;王一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 的差异,评价两种血糖测定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622例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血糖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血糖浓度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5组,所有患者血糖检查时均接受快速血糖仪以及生化仪两种血糖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式对不同血糖浓度患者检测结果 的差异.结果 当血糖浓度在14 mmol/L以下时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 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浓度高于14 mmol/L时,两种血糖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浓度高于22 mmol/L时,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 的准确度良好,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普查以及家访、床边诊断、门急诊等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依据,但对于血糖水平高于14 mmol/L,尤其是高于22 mmol/L的极端浓度患者的临床确诊必须采用生化仪准确检测.
作者:蔡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常规组(n=47),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丹参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93.61%;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高达78.72%;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黏度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肾取石术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卫生院接收的101例肾结石患者资料,均行经皮肾取石术医治;临床依据是否合并DM分为实验组(53例)(合并糖尿病)与对照组(48例)(非糖尿病),对比并分析2组结成清除率、结石成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75.00%相比,实验组结石清除成功概率94.33%更高(P<0.05);与对照组混合结石、尿酸发生率(2.08%、10.42%)相比,实验组18.87%、28.30%更高(P<0.05);与对照组16.67%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32.08%更高(P<0.05).结论 肾结石合并DM患者行PCNL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福凯;卢立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其血糖及血压控制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n=70例)与对照组(n=70例),对照组不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91.43%)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干预方法 .
作者:罗宜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该科自2009年12月—2016年12月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为观察组(36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为对照组(32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8、72周观察组组餐后2 h血糖、OGTT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血糖,OGTT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取抗病毒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
作者:田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切感染发生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是25.00%;观察组术后感染合并发症发生率是5.36%,对照组是23.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9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作者:赵加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并观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到长春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102例,首先对10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其次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其中5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1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心悸、多汗、甲状腺肿大、皮肤湿热、突眼等临床症状,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减患者会出现乏力、下肢膝盖以下水肿等临床症状.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88.24%;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药物治疗结合饮食、运动、情绪调节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王丽娜;刘宝丽;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