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果;秦萌;孔艳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病患120例,病患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2015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病患治疗前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有1例病患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有9例病患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1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使用剂量更少,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对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诊后,50例患者立即停用降糖药和胰岛素,给予注射葡萄糖进行对症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经对症治疗后,50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中,42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6 h内恢复正常,8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6~24 h内恢复正常水平,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反复低血糖发生。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症可依据患者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史、发作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神经低血糖症状且伴饥饿感、软弱以及血糖测定结果,来进行诊断。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都能快速恢复正常且不反复。
作者:曹刚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清C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2015年1-12月来该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A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B组,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A组、研究B组与正常健康组研究对象HbAlc、血清C肽以及空腹血糖(FBG)与对照组研究对象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尿病患者与健康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HbAlc与空腹血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C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lc含量较健康人高,血清C肽含量较健康人低,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3月-2013年5月该院的60例1型糖尿病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对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为(5.25±0.51)mmol/L、餐后2 h血糖为(7.16±0.77)mmol/L、抑郁得分为(13.2±3.8)分、焦虑得分为(7.2±1.8)分、糖化血红蛋白为(7.59±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引入护理干预,除了能够让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稳定降低之外,对病情的恶化具有控制效果,而且对患儿的心理状态具有调整作用,患儿的心理状态稳定,能够正常和同龄儿童进行交流,融入群体生活,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帮助非常大,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范玉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妇科手术患者接受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联合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治疗可以显著控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能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率,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继续使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该院普外科2010-2015年11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给予常规治疗,后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法,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愈合类型和平均治愈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均未发现切口裂开或感染。结论应根据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引起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控制在低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早康复。
作者:毕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的状况。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治疗的5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信息,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OGTT实验的测定,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异常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收缩压的水平。结果有325例(65.00%)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其中空腹血糖异常患者30例(6.00%),糖耐量减低患者90例(18.00%),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5例(41.00%)。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的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年龄多在60~70岁的年龄段。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年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受损组患者仅年龄高于正常血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在预防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冉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98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验者98例作为对照,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C、γ-GT、尿素氮(BUN)、肌酐(Cr),对两组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比较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与常规肾功检测早期肾损伤阳性率,并对患者的血清CysC、γ-GT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定结果显示两组血清CysC、γ-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发现早期肾损伤呈阳性32例,阳性率为32.7%(32/98),常规肾功检测未发现阳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与γ-GT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血清CysC、γ-GT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可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常朝晖;邢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孕妇150例,包括50例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50例GDM孕妇;将这三组孕妇分别记为IGT组、NGT组、GDM组;通过采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其进行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从而对其多态性展开研究;结果在NcoI酶切后,GA型出现,具体由3个片断构成,分别为107bp、87bp、20bp;AA型出现,则表现为1个片断,即107bp。GDM组A等位基因频率(62%)显著高于NGT组(28%),GA+AA型基因频率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GA+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表现方面,IGT组明显高于NGT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DM组与NGT组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0.29±2.48)ug/L、(5.21±1.03)ug/L,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与NGT组IR分别为(2.74±1.06)、(1.35±0.69),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DM的发病后,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机制方面看,A等位基因在孕妇中会导致其体质偏向肥胖,且提升其指数,该次研究发现,在这各情况下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并且因其中的糖耐量遭到损害而引发GDM。
作者:王光慧;陈书英;肖卫芬;韩秋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给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贝那普利的方法进行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实验组患者以及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是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24小时尿微白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量都有显著的改善效果,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作者:孙树果;秦萌;孔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T2DM,据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结果分成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及单纯T2DM组(B组),对两组病例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SBP、CRP、LDL-c、SUA是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及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海燕;韦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4-2015年来该社区就诊的120例糖尿病病例。以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观察组还从饮食、运动、心理、合理用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经过为期12个月的持续教育和引导,比较前后两组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HbAlc变化和治疗依从性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姜春梅;任广欣;赵艳丽;初春梅;于秀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1月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的P-选择素、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P-选择素表达率与血小板聚集率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相比较,研究组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萍;丛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评价。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内,随机抽取55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为观察组。另外抽取该阶段内使用常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血糖达标,且低血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胰岛素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得到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较之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方式存在更加显著的优越性,因而极具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
作者:莫剑峰;莫建勋;唐盛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儿静脉滴注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儿童福利院进行静脉滴注的108例患儿进行护理,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静脉滴注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4%)、一次静脉滴注成功率(90.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7.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作者:魏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脂、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出院后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持续社区护理干预,采用随访方式对两组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在持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脂、血糖控制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进而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脂、血糖,延迟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丽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糖尿病学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工程中应用糖尿病学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及技能均有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使用糖尿病学组可促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岳晓燕;岳小鹏;苗乐杰;初迎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其的效果影响。方法该试验对象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就诊的75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评价:(1)护理满意水平;(2)护理后生命质量、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差异;(3)8周内低血糖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观察组护理后生命质量的差异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3)观察组8周内低血糖复发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负面情绪状态,控制低血糖复发,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牟志忻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片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该院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进行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研究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更好的解决患者的痛苦,确保患者的安全,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青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