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艳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该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降高血压及降血糖治疗,而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添加中药肾病方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显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上添加中药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可以改善患者病情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界推广运用.
作者:李晓强;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蛋白尿判定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蛋白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挑选我院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53 例,女性患者41 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 年3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了尿常规检查、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价值. 结果 住院期间,9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一次性蛋白尿,占41.49%,24例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蛋白尿,占25.53%,对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有明显升高,其他9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均正常.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次数与患者的自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呈正比关系. 结论 尿常规定性检查操作简单,能有效判断糖尿病肾病,也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有慢性微血管病变的指征,大力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该院产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分娩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与65例低危孕妇(对照组)的围生期结局. 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围生儿并发症. 结果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占妊娠期糖尿病的10.0%,比较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以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顺产和剖宫产,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黄疸等症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转儿科率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新诊断标准,主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瑗;杨琳芬;吴晓霞;陈春玲;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社区护士要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在应用抗痨药物过程中,要开展抗痨药物不良反应、抗痨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抗痨药物坚持服用的重要性和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在应用胰岛素过程中,要正确选择胰岛素制剂和注射部位,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学会用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和低血糖防治,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建立患者对疾病积极应对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明;尹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必须明确妊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与妊娠糖尿病有关的种族和民族、年龄、体质量、文化程度和居住环境等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糖尿病筛检、健康教育、心理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等内容的孕期管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发病后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合理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做好产程处理,使孕妇顺利渡过妊娠期,保证母胎(婴)身心健康.
作者:代淑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坏死性外耳道炎是在临床中一种罕见的、潜在危及生命的外耳道皮肤和骨质进行性坏死性炎症疾病,也是并发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与普通外耳道炎难以区别,因此通常容易引起误诊而加快病情进展. 该文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4例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有关资料,对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坏死性外耳道炎早期采取根治性手术及术后对患处清洁换药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利于患处愈合,并与抗生素相结合进行治疗,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结果 有21例患者的25耳在1.5~2个月后病情得到治愈,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愈率达87.5%. 3例患者的4耳因受到乳突的影响,实施乳突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病变部位得到彻底清除,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逐渐好转. 结论 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中病情比较复杂,易威胁患者生命.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乳突根治术,并对患者血糖指标采取措施进行合理控制. 提高观察患者神经精神状况及疼痛等病情,并对患者血糖指标做好动态监测管理,加强患者营养摄入,对患者及其家人加强必要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黄成彬;赵丽丹;杨家富;张会利;李丽;任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和出院时的血糖水平,掌握胰岛素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时,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为(6.82± 1.93)mmol/L和餐后2 h血糖为(8.53±1.37)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42±1.63)mmol/L和餐后2 h血糖为(10.94±1.7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明显提高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秀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并采取干预措施对母婴围产期所带来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前来该院就诊的孕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观察组35例孕妇在孕早期即接受系统性检查,被确诊为GDM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将另外35例孕妇设置为对照组,均为接受任何系统性的产前检查,直至孕晚期才被确诊为GDM,未给予任何治疗. 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4例,占11.43%;胎儿窘迫1例,占 2.86%;羊水过多4例,占11.43%;产后出血2例,占5.71%)明显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占31.43%;胎儿窘迫5例,占14.29%;羊水过多8例,占22.86%;产后出血7例,占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并发症(早产2例,占5.71%;巨大儿3例,占8.57%;窒息2例,占5.71%;低血糖2例,占5.71%)的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7例,占20.00%;巨大儿8例,占22.86%;窒息6例,占17.14%;低血糖7例,占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筛查并进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GDM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明显作用,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可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黄丽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0.3%显著高于对照组41.2%,而顺产率为39.7%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11.8%、14.7%、17.6%及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5%、4.4%、4.4%及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结局影响显著,其可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影响母儿围生期的健康,早期诊断、干预可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谷秀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检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来自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糖尿病肾病患者196例,以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和β2-MG含量.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和β2-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CysC和β2-MG联检阳性率为72.8%,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指(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CysC和β2-MG联合检验来诊断是否出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陶鹏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西医方案进行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结合中医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且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明显差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光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接受血糖监测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并用相应的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10.24±3.0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0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上述方法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应出患者对血糖值的控制情况,提升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敏杰;王兰恩;于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124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3±7.7)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6.4±6.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77%,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6%,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4.1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救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救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并总结对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早期液体复苏、肾功能的监护、血糖的控制、预防和控制感染、出血的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式,统计30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合并两个器官衰竭患者15例中治愈9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60.0%;合并3个器官衰竭患者8例中治愈3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37.5%;合并4个及以上器官衰竭患者7例中治愈1例,死亡6例,治愈率为14.3%,30例患者总治愈率为43.3%. 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综合性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糖尿病胃肠病变50例,依照治疗方式差异进行分组.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共25例. 余25例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疗效,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显著(P<0.05),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大(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效果佳,有效率高,可推广.
作者:李国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传统经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经腹手术,且腹腔镜微创手术伤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运用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忠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6例,一组为对照组共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9.73±23.14) cm/s、(57.95±24.61) 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4.66± 24.11) cm/s、(51.16±23.22)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慕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以及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予以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再加入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该院收治9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予以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按检查时是否伴糖尿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为未伴糖尿病患者,研究组50例为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不同类型的梗死发生情况及脑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 对照组多灶性、大面积及再发性的梗死发生几率低于研究组,且中度及重度狭窄的发生几率低于研究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大面积、再发性及多灶性的梗死为主,且存在严重颅内血管性狭窄,其中以中重度狭窄较为多见.
作者:代碧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该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且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较性.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进行FPG和HbA1c检测,后比较两组入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以及两组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相关性. 结果 两组FPG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2.31%;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5.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6,P<0.01). 两组HbA1c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4.87%;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10.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8,P<0.01). 两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对比,对照组中FPG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HbA1c阳性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8,P<0.05). 结论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稳定性、准确率、特异性比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尽早诊断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后续治疗与病情监察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殿友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