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李宏;秦绍杰

关键词:高血压, 糖尿病, 社区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总结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北京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各500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等。结果①有64.46%(629/976)的患者知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服务,但只有35.53%(347/976)的患者得到了建档管理;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2.95±0.41)分;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4.80%(268/489),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为51.54%(251/487),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未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进一步扩大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管理的覆盖面,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改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麻醉的处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及效果,提高糖尿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急诊进行手术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及时控制血糖,在术中及时监测血糖,按照糖尿病的类型、血糖的高低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手术开始以5%葡萄糖+RI静脉滴注,在手术过程中测定血糖。手术后根据尿糖测定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患者在急诊手术中的麻醉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97.22%。采用全麻处理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3,P<0.05)。耐乐平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药物持续时间分别为(4.5±1.2)min、(66.2±2.4)min、(173.4±11.2)min,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3.2±1.2)min、(72.3±2.4)min、(182.3±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耐乐平麻醉药物,手术前有效调整血糖,术后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这样的麻醉处理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海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胰岛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后的治疗方案,胰岛素的启用被理解为是病情严重恶化或其他药物治疗方案失败后的不得已之选,而新的指南推荐胰岛素尤其是基础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早期的治疗方案,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其它降糖药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多数患者对启用胰岛素有诸多顾虑,那么研发符合患者个体化需求的胰岛素将大大提高患者对该类药物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作者:孙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总结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北京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各500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等。结果①有64.46%(629/976)的患者知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服务,但只有35.53%(347/976)的患者得到了建档管理;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2.95±0.41)分;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4.80%(268/489),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为51.54%(251/487),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未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进一步扩大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管理的覆盖面,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改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宏;秦绍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安替胰抗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安替胰抗不同样品对四氧嘧啶造模高血糖小鼠的影响,观察其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2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造模高血糖小鼠,安替胰抗各样品连续灌胃给药14、28 d,测定空腹血糖,给药期间观察小鼠活动,毛色、体重等情况,对安替胰抗降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安替胰抗1、2号样对模型动物血糖值影响不大,3号样在给药14、28 d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糖值(P<0.05),改善动物体重减轻程度,毛色光滑。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安替胰抗3号样具有对抗四氧嘧啶造模动物高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钧;张艺芳;何爱武;李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临床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MBI指数、空腹血糖值、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抑郁以及焦虑评分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MBI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MBI指数,降低空腹血糖值,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优质护理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41例观察组产妇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产前产后2组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我院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在2组产后的血糖和HbAlc水平的对比方面,经不同护理方面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而在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对比方面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相比于护理前,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和HbAlc水平更优(P<0.05)。结论经该院研究得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而言,优质护理可使其血糖和HbAlc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且利于患者妊娠结局,护理效果良好,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肖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赋能教育模式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赋能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在经过完整、充分的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依从式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教育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赋能得分(CM-DES得分)、生存质量得分(DSQL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教育干预前,其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CM-DES得分、DSQL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趋势,表现出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DSQL得分降低,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CM-DES得分、自我效能得分升高的情况,而相同时间点下各项指标的比较,则有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采用赋能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依从性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萍;李蔚;梁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西药联合益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血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结论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减少糖尿病肾病带给患者的损伤。

    作者: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并神经性耳聋27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糖尿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提升,糖尿病并听力障碍也逐渐成为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临床中分析研究糖尿病并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27例糖尿病并神经性耳聋患者有关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基于对患者血糖指标的合理控制,采用血管扩张等神经营养药及实施高压氧治疗方法治疗。结果27例糖尿病并神经性耳聋患者经上述治疗方法后,痊愈患者有8例,有效患者有11例,显效患者有3例,无效患者有5例,总有效率为81.5%。结论糖尿病引发的患者降低听力,可导致患者缓慢发病,也容易造成突发性发病。现代医学观点表明患者体内凝血,循环系统障碍影响患者内耳道的微循环功能,降低耳蜗血液灌注量,使患者组织细胞逐渐产生肿胀,损害患者内耳血管内皮细胞,也是引起患者内耳形成微血栓而产生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中的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神经性耳聋的缓解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黄成彬;杨家富;赵丽丹;张会利;李丽;任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工作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用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92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成,一组4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46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简称FBG)、餐后2 h血糖(简称2 hPG)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约为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护理价值较高。

    作者:范璐璐;钱佳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糖尿病对紫杉醇神经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紫杉醇神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94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患有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予以紫杉醇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各指标。结果化疗后,实验组出现神经损伤患者数以及操作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较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明显加重紫杉醇对患者的神经损害,在临床中应予以密切关注。

    作者:丁学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和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2014年大安市市级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80例上呼吸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同时服用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研究组患儿中,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儿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与双黄连颗粒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颗粒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GAD-Ab、IA2-Ab和ICA联合检测对正确判定糖尿病类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和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病例128例,其中1型糖尿病48例病例1组,2型糖尿病组80例为病例2组,同时另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士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AD-Ab、IA2-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CA,观察比较三组间GAD-Ab、IA2-Ab和ICA阳性率。结果病例1组GAD-Ab、IA2-Ab、ICA阳性率分别为62.50%、12.50%、22.92%,明显高于病例2组5.00%、1.25%、3.75%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D-Ab对1型糖尿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A2-Ab和I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7.92%又明显高于GAD-Ab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D-Ab对1型糖尿病具有较高敏感度,而GAD-Ab、IA2-Ab和IAC联合检测结果判定更为准确,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早期准确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慧丽;焦晓宁;韩玉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急性肾衰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急性肾衰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诊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急性肾衰患者,回顾性探析临床治疗的资料。结果该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急性肾衰患者中,62例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已经转归,肾功能获得显著改善,有效率约为93.94%;4例患者由于病情急重未获得改善而死于肾功能衰竭,死亡率约为6.06%。结论临床应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病理症状、临床并发症等情况,及早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所致的急性肾衰,及时进行控制血糖、抗感染、补液、纠正代谢紊乱等有效治疗,是预防肾功能衰弱、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胜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影响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过程采用优质服务方案,观察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72例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内镜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6人。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组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比较观察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试验组对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在对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疗效及安全性比常规护理方案较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护理

    目的:探析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死亡、复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死亡、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死亡及复发情况,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留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该院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者120例纳入试验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1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FPG和HbALc检测,比较两组FPG和HbALc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FPG、HbALc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FPG≥7.0 mmol/L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46.67%,以HbALc≥6.5%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88.33%,以FPG≥7.0 mmol/L、HbALc≥6.5%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98.33%,三种标准糖尿病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准确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选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66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Qmax、PRV、FB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Qmax、PRV 改善幅度更显著,且IPSS(10.12±1.41)分、QOL(2.31±0.27)分低于对照组(14.96±1.47)分及(3.39±0.45)分(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1%(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膀胱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磊;景治安;刘彦军;李纪华;高江涛;毕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外科病人在创伤后常伴应激性高血糖,这种急性高血糖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效应。该文在研究不同的血糖水平对疾病并发症及病人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外科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理,建立急性创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择选该院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高血糖患者40例,对40例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直至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疾病痊愈出院。结果将血糖控制在6.1 mmol/L(110mg/dL)以下能有效地减少高血糖所引起的并发症,促进外科疾病的恢复,改善外科病人的预后。但由于将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症和低血糖反应,研究中发现外科创伤患者,将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范围较为合适。40例患者经过术前血糖的控制及护理干预,顺利进行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2周拆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对外科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从而达到顺利进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我们的研究经验证对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医疗和护理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任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低视力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123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按照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61眼)为无明显DR患者,观察组49例(62眼)为非增生性DR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均行1~2年的随访,总结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视力低下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低视力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病程、DR病变程度、年龄等,术前及术后积极进行相应治疗,对于预防低视力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佃科;王洪芬;刘建亮;吴善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