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丰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300例,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便秘症状进行问卷调查和标准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便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改善(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临床推广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月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院前急救医生应明确糖尿病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在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预防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的发生。一旦出现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轻者患者引用含糖饮料或食物即可缓解,重症者应经静脉补充合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积极对症治疗其他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以及氨氯地平单药、联合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变化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2月后观察组的心绞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91%(28/5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7.894,P<0.05,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对空腹血糖值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凡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外科病人在创伤后常伴应激性高血糖,这种急性高血糖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效应。该文在研究不同的血糖水平对疾病并发症及病人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外科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理,建立急性创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择选该院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高血糖患者40例,对40例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直至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疾病痊愈出院。结果将血糖控制在6.1 mmol/L(110mg/dL)以下能有效地减少高血糖所引起的并发症,促进外科疾病的恢复,改善外科病人的预后。但由于将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症和低血糖反应,研究中发现外科创伤患者,将血糖控制在6.1~8.9 mmol/L范围较为合适。40例患者经过术前血糖的控制及护理干预,顺利进行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2周拆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对外科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从而达到顺利进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我们的研究经验证对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急性创伤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医疗和护理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任慧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双下肢肌脓肿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5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肌脓肿,将引流液送检实验室,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55例糖尿病患者中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合并双下肢肌脓肿患者8例,约占2.25%;引流液体送检实验室后,检出细菌感染9例,约占2.54%,比较超声检出率及实验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检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确诊合并双下肢肌脓肿中,具有无创、安全性较好,操作便捷等优点,临床诊断价值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璘;赵正莲;宋宏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西药联合益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血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结论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减少糖尿病肾病带给患者的损伤。
作者: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过程采用优质服务方案,观察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72例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内镜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6人。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组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比较观察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试验组对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在对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疗效及安全性比常规护理方案较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中采用曲美他嗪及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在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为显著,且血液及血脂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频率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所有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中采用曲美他嗪及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具有明显的效果,不但提升了治疗效果,而且有较少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心绞痛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经品管圈活动以后,糖尿病护理有了很好的改善,病房胰岛素保管合格率也提高了10%左右。该研究将从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糖尿病护理奉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其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
作者:马建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的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变化。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虽然比对照组的餐前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数值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胰岛素每天的使用剂量和血糖达标时间上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患者在妊高症、尿路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采取剖宫产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低血糖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安全性高(P<0.05)。结论糖尿病妊娠患者选择门冬胰岛素治疗,能够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正常控制,而且基本没有低血糖这种并发症的出现,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许先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MBI指数、空腹血糖值、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抑郁以及焦虑评分都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MBI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MBI指数,降低空腹血糖值,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赋能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在经过完整、充分的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依从式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赋能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教育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赋能得分(CM-DES得分)、生存质量得分(DSQL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教育干预前,其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CM-DES得分、DSQL得分、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趋势,表现出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DSQL得分降低,平均每日自测血糖次数、CM-DES得分、自我效能得分升高的情况,而相同时间点下各项指标的比较,则有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采用赋能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依从性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萍;李蔚;梁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总结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北京市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各500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等。结果①有64.46%(629/976)的患者知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服务,但只有35.53%(347/976)的患者得到了建档管理;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2.95±0.41)分;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4.80%(268/489),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为51.54%(251/487),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的慢性病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未接受建档管理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进一步扩大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建档管理的覆盖面,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改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宏;秦绍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合并有糖尿病或应激性高血糖的骨折患者较普通骨折患者更易引发切口感染。如治疗不当,将使感染迁延不愈,导致严重的病废。要预防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必须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要通过严格监控血糖和饮食治疗,手术治疗,定期规范换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和适当镇静止痛等措施,促使患者及早痊愈。其中,控制血糖,规范换药是治疗糖尿病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左心衰合并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来该科诊治的2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合并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适量的葡萄糖静脉注射,给予利尿、强心药物进行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入院后经有效治疗1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血糖水平升高,神志清醒恢复正常,心衰症状得以缓解。另有1例患者因发病至就诊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5.00%。结论低血糖可诱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应采取积极的控制血糖、及时处理并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危险因子和心力衰竭,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曹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及效果,提高糖尿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急诊进行手术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及时控制血糖,在术中及时监测血糖,按照糖尿病的类型、血糖的高低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手术开始以5%葡萄糖+RI静脉滴注,在手术过程中测定血糖。手术后根据尿糖测定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患者在急诊手术中的麻醉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97.22%。采用全麻处理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3,P<0.05)。耐乐平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药物持续时间分别为(4.5±1.2)min、(66.2±2.4)min、(173.4±11.2)min,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3.2±1.2)min、(72.3±2.4)min、(182.3±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耐乐平麻醉药物,手术前有效调整血糖,术后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这样的麻醉处理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海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门冬胰岛素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母婴围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及HbA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母婴围术期并发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减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有较高的降糖效果,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66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Qmax、PRV、FB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Qmax、PRV 改善幅度更显著,且IPSS(10.12±1.41)分、QOL(2.31±0.27)分低于对照组(14.96±1.47)分及(3.39±0.45)分(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1%(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膀胱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磊;景治安;刘彦军;李纪华;高江涛;毕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采用皮下胰岛素泵注射治疗;常规治疗组24例,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血酮体消失快,低血糖人均次数少,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胰岛素泵的应用充分实现胰岛素的个体化,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方法对150例该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对其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次150例观察对象中有74例患者依从性较好,依从率良好率为49.33%,根据临床分析可知,用药种类少、剂型少、对自身收入满意、接受过相关用药健康教育的患者,以及家庭关系和睦、对医师信任的患者整体用药依从性较高。结论临床可根据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影响因素以适当调整患者用药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