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举;赵兰风;邱俊杰
目的 分析宫颈病变利用阴道镜联合普刀治疗时的可行性,并分析期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共9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8月.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阴道镜联合利普刀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26).结论 阴道镜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作者:宁伶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于心肌微循环变化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8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4例.单一组采取单一的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单一组和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结果 .结果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均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
作者:周丕模;贾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介绍张家维教授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经验.张家维教授从临床中总结出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穴,结合穴位埋线疗法使临床难治症顽固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愈顽固性面瘫提供了思路.
作者:马洪举;赵兰风;邱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中应用效果及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我市区基层医院收治的患者共计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院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实践技能和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积极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升护理综合职业技能,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玉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亚型和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医体质检查,并进行分型.分析亚型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亚型I型、III型比例较高,分别为40.00%、31.67%,占比较高的中医体质属血瘀质(21.67%)、气虚质(21.67%),特禀质、痰湿质两种体质在四个亚型中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亚型和中医体质存在一定关联,尤其是特禀质、痰湿质两种,临床需要结合亚型分布、体质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思宁;彭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3例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诊断方式对不同分期慢性胰腺炎的检出率.结果对1期慢性胰腺炎,超声内镜检出率(80.0%)>腹部CT(55.0%)>腹部B超(45.0%),超声内镜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CT与腹部B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3期慢性胰腺炎,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超声内镜对早期慢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较高,因此,早期对辨识不清的影像可考虑采用超声内镜检查.
作者:崔伟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 本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组阳性改变发生率(82.00%vs 40.00%)、心电图诊断阳性率(68.00%vs 38.00%)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阳性改变情况显示T波的改变高于Q波和ST段(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效果显著,越早入院治疗,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更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诊断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X线在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将44例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X线诊断组(n=23)和CT诊断组(n=21),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的结果 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X线诊断组经过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95.65%明显高于CT诊断组经过诊断后的诊断准确率66.67%(P<0.05).结论 为了帮助患者在进行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工作之中诊断质量的提升,进而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促进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身体健康状况的更快改善,检测人员需要将X线诊断措施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之中.
作者:王少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评价中采用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评价中采用CT和病理学进行检查,分析CT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在术前诊断中,60例患者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均为阳性,CT检查结果中为58例阳性,CT阳性诊出率与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的复发评估中,病理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8/60)30.0%,CT为(17/60)28.33%,两种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可较为准确诊断结肠癌位置、大小等情况,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有效提示结肠癌病灶的性状,诊断和评估效果与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和治疗预后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刘窗;龙安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腹外科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2017年1月-2018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及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其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 h、12 h、24 h、48 h,观察组的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杨和验;黄进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诊断金标准为冠脉造影.结果 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敏感度88.46%,特异度62.50%;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92.31%(χ2=0.41),特异度75.00%(χ2=1.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保障诊断效果,可联合使用.
作者:俞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护理运用到早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对于患者的意识情况与生活质量所予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早期STBI患者84例,并凭借不同护理方式施行分组,组1的42例患者辅以常规的护理,组2的42例患者予以高压氧综合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总分、生活质量总分.结果 组2患者的GCS总分、生活质量总分都好于组1(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护理运用到对早期STBI患者施行护理后,能够减小患者的颅内压,促使患者的意识与生活质量都得以好转.
作者:孙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14 d后,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因而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间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6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伴有焦虑情绪的33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34例不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心电图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方面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患者心电图有着较大的影响,患者焦虑情绪与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应该加强心理干预,防止对治疗结果造成影响.
作者:梁嘉麟;黄东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报道1例难治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中年男性患者,确诊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n Arbor分期IIIa期,传统化疗4个疗程效果不佳,病情进展,换用口服西达本胺及沙利度胺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西达本胺联合沙利度胺口服对于部分难治复发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效果显著,对于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及难治复发性患者可作为备选方案,因病例较少,其有效率尚需更多临床资料病例来进一步明确.
作者:李举亨;田发青;唐玫琴;成小慧;蒋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的层流手术室患者120例(对照组)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质量强化管理和护理干预的层流手术室患者120例(研究组)纳入到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切口感染状况、菌落指数等.结果 研究组手菌落数、术中空气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率0.83%(1/120)低于对照组10.83%(13/120)(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83%(P<0.05).结论 强化管理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问题,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保持整体洁净度,加强监测与格力手术器械消毒,严格落实无菌操作,为降低层流手术室感染的关键之一.
作者:谢慧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设为观察组(n=50),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设为对照组(n=48),对两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探讨.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76.00%)高于对照组的(29.17%)(P<0.05).且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或低平、ST段下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发生率比较高,其中以ST-T段振幅异常、窦性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符合率为98.09%,其中持续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73%,阵发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83%,永久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5.65%;本次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的确诊符合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纤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心房纤颤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盛;马艳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联合多切面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周在21周-33周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实施联合多切面超声检查,产前需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分娩者需实施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00例孕妇中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具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25例,总检出率为25.00%,以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部分病例随访上级医院产后检查结果,主动脉弓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法洛四联症被误诊为右室双出口有1例.结论 联合多切面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乾潮;陈晓生;黄丽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烯磷酯酰胆碱+甘草酸二铵治疗甲亢肝损害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90例甲亢肝损害的患者资料,按治疗用药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两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加甘草酸二铵实施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多烯磷酯酰胆碱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AST为(42.20±10.24)U/L低于对照组(124.29±26.57)U/L(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是68.89%(31/45)低于研究组97.78%(44/45)(P<0.05).结论 多烯磷酯酰胆碱与甘草酸二铵联合对甲亢肝损害实施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