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李温斌;陈宝田;张健群;周其文

关键词: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1984年4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35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35例CTGA患者中,SLL型30例,占85.7%,IDD型5例,占14.3%.合并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ventricle septum defect, VSD),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 PS);右室流出道狭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acle, RVOTO),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um defect; ASD),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MI)等.其中以VSD多,占83.3%,PS次之,占51.4%.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各种心内畸形.结果:手术成功率94.3%,死亡率5.71%,主要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肺部感染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发生率11.4%.结论:我们认为:1.选择合适的心脏切口对VSD,PS及RVOTO的处理非常重要,术中应避免损伤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房室传导束.2.修补VSD时于其前上方应缝在解剖右室面,以免损伤传导束.3.应彻底解除PS及RVOTS,预防术后右心衰的发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AMI的患者162例,分别于入院即刻和发病后第1、3、7 d测定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于发病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记录入院期间心脏事件情况.结果:1.白细胞增高者LVEF明显低于白细胞正常者.2.单核细胞增高者CK、CK-MB峰值、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均与临床预后有关,而单核细胞增高是判断AMI近期预后的更好指标.

    作者:贾士杰;王昭琴;吴学思;马临安;吕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增高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对33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tHcy水平,并设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3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第90个百分点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的t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tHcy水平的升高,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逐渐增大.血浆tHcy浓度>20 μmol/L时,OR(比值比)=21.6.高tHcy血症使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明显增大.OR=9.5, 95%CI(可信区间)为2.65~13.75.女性高tHcy血症较男性危险更大.结论:高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高莹;吕敏;周宪梁;张春玲;王曼;牟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酸性复灌液对家兔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pH值HEPES-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n=8),仅灌注pH 7.4 HEPES-KH液90 min;缺血/再灌(I/R,n=8),灌流20 min后缺血60 min,用pH 7.4 HEPES-KH液恢复灌注30 min;酸性灌注组(E,n=8),缺血60 min后,先用pH 6.8 HEPES-KH液灌注5 min,然后换成pH 7.1 灌注5 min,后恢复pH 7.4 灌注20 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CK) 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R组(P<0.05),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R组(P<0.05).结论:pH 反常是I/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作者:孙忠东;池一凡;杨辰垣;杜心灵;董念国;杨铁南;侯文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静脉瘘自发闭合1例

    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穿刺局部的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有所增加,由20世纪60年代的积极外科手术,90年代的内科压迫术及近年来对部分患者的临床观察,等待其自行闭合,人们对这些并发症的认识不断提高.现将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股动静脉瘘自发闭合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迎新;周玉杰;朱丹;郭永和;刘宇杨;成万钧;龚新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单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肺栓塞4例

    肺栓塞(P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者不多,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因为临床上对其认识不足,而导致较多的误诊和漏诊.本文报告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以单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肺栓塞4例.

    作者:代松魁;魏丽娜;殷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造血和血管发育

    血细胞的产生和血管的发育必须同步,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胚胎时期还是出生后,造血系统和血管的发育都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祖先细胞,而且胚胎期和出生后的血管发育机制也很相似[1].本文就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卫东;陈正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利钠肽(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探讨其用于CHF诊断的价值.方法:48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心功能按HYHA标准分级:Ⅱ级15例,Ⅲ级24例,Ⅳ级9例,基本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对照组10例,为健康体检者.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但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血浆ANP、BNP、C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其中LVEF<45%的患者41例,其血浆BNP水平和LVEF负相关(r=-0.37,P<0.05),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r均为0.36,P均<0.05),血浆ANP、B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P<0.05或P<0.01).血浆CNP水平在CHF患者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CHF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

    作者:沈冰;宋建平;程绪杰;蒋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耐受剂量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干预作用及其抗氧化效应

    目的:观察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大耐受剂量,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CHF患者40例(扩张型心肌病28例,缺血性心肌病1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18例,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等扩血管药物)与卡维地洛治疗组(CA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以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进行检测,用药期间记录所有的药物副作用.结果:CA组卡维地洛的大耐受剂量为(28.75±7.23) mg/d(10~40 mg/d).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有显著改善,但CA组的临床疗效好于C组.CA组SOD、GSH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01),GSH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MDA则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本组HCF患者卡维地洛治疗的平均大耐受剂量为(28.75±7.23) mg/d.卡维地洛治疗有利于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国人CHF患者长期服用卡维地洛有良好的耐受性.卡维地洛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地与抗氧化效应有关.

    作者:于金秋;李隆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我院1984年4月至2000年7月收治的35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35例CTGA患者中,SLL型30例,占85.7%,IDD型5例,占14.3%.合并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ventricle septum defect, VSD),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 PS);右室流出道狭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acle, RVOTO),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um defect; ASD),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MI)等.其中以VSD多,占83.3%,PS次之,占51.4%.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各种心内畸形.结果:手术成功率94.3%,死亡率5.71%,主要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肺部感染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发生率11.4%.结论:我们认为:1.选择合适的心脏切口对VSD,PS及RVOTO的处理非常重要,术中应避免损伤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房室传导束.2.修补VSD时于其前上方应缝在解剖右室面,以免损伤传导束.3.应彻底解除PS及RVOTS,预防术后右心衰的发生.

    作者:李温斌;陈宝田;张健群;周其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APTT指导普通肝素抗凝的疗效影响因素

    临床上常用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监测来指导肝素抗凝,抗凝疗效(一般以再栓率、出血率衡量)与肝素及APTT都有关联.肝素制剂、APTT反应盒组成、检测方法、抗凝方法及个体差异和所患疾病的不同,且合并使用其它抗凝药如华法令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肝素抗凝效果.临床上还通过统计学方法来估测肝素水平与APTT的线性关系及评估以上因素影响抗凝的程度.

    作者:罗华;梁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夹层及冠状动脉支架脱位成功处置1例报告

    冠状动脉(冠脉)夹层和支架脱落是冠脉介入操作中较为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操作成败和患者安危.现报告同时发生两并发症的病例,经处置获得成功.

    作者:张维东;张崟;李志忠;吕强;吴学思;张英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老年性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除心、脑、肾、血管、神经、眼底血管外,还有高血糖昏迷、低血糖、酸中毒、低血钾、感染、脱水和循环衰竭.这些并发症是否可以逆转,很大程度取决于及时诊断与治疗对路.

    作者:周端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种国产降压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国产降压药比索洛尔、依那普利、缓释硝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部队检出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142例,分别用比索洛尔(n=47)、依那普利(n=49)和缓释硝苯地平(n=46)治疗4周.比较3种药物的降压疗效和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并对治疗中的60例随访6个月.结果: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至4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3种药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77.6%和76.1%(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60例随访6个月者血压仍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国产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石湘芸;吴旭辉;张宁坤;王丽华;辛苏宁;罗显田;尹世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脏淀粉样变性1例

    患者,男性,57岁.既往体健.因间断双下肢浮肿、胸闷、气促、咳嗽3个月,2002年1月31日入院.患者2001年10月中旬开始反复间断出现上述症状,伴肌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畏寒,自诉血压由原120/90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80~90/40~60 mmHg,自觉症状进行性加重.查体:卧位血压100/70 mmHg,直立位血压65/45 mmHg,精神差,贫血貌,舌稍厚,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减低,左肺底少许湿NFDA1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尖部闻及Ⅱ/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作者:李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剂量茶碱调节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的活性

    目的:观察茶碱对哮喘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活性影响.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每d给予茶碱控释片400 mg治疗6周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和IgE水平变化.结果:哮喘患者经茶碱治疗6周后其血清sIL-2R浓度显著下降,从治疗前(0.31±0.10)U/L,降低到治疗后(0.25±0.06)U/L,P<0.05.茶碱能显著提高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CD8 T淋巴细胞数(从治疗前的18.9%±4.4%提高到治疗后的25.8%±5.9%,P<0.05),同时CD4/CD8%相应地显著降低(P<0.05).茶碱并有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gE水平的趋势.结论:小剂量茶碱能抑制哮喘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活性,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还有免疫调节作用,为评价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辛晓峰;施毅;齐名;夏锡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残留起搏电极硅胶封闭治疗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不拔除永久起搏电极而又相对简易的控制永久起搏器残留电极及囊腔感染的新途径.方法:选择19例因囊袋感染而改为对侧埋置起搏器的原感染电极,或电极接近寿命而废弃的继发性感染电极,经抗感染及换药治疗不能治愈的患者,应用秦明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硅胶封闭电极残端.结果:所有感染性电极病例于硅胶封闭后随访6~34个月,均未继续发生感染.结论:硅胶封闭治疗感染性残留起搏电极是治疗其引起感染简易且有效的途径.

    作者:王聪霞;董新;段宗明;党寅虎;朱参战;孙济川;丁抗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对阿霉素中毒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长激素(GH)对阿霉素中毒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阿霉素损伤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率.以2,3-二苯基溴化四唑(MTT)比色法绘制心肌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阿霉素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细胞坏死和凋亡发生率增高;GH能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并降低其凋亡率,在10 μg*ml-1 至 500 μg*ml-1范围内,其抗凋亡和促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GH对阿霉素中毒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旭辉;黎檀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诊治中的一些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自2002年11月广东佛山发现1例SARS患者以来,目前国内已累计发病5000多例.笔者自2003年4月9日至2003年6月3日,先后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胸科医院SARS定点医院从事一线临床诊治工作,收治病人99例,现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元明;商鸣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典型房扑致右冠状动脉分支闭塞1例

    射频消融治疗典型心房扑动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报告1例以射频消融治疗房扑过程中发生急性右冠状动脉(RCA)分支闭塞病例.

    作者:柳弘;吕树铮;张金荣;任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第22卷)索引

    作者:张虹;董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