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宫内绝育器的整体护理

孟赵鄂;李会玲

关键词:绝经后, 老年妇女, 取宫内节育器,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宫内绝育器( IUD)取出术中整体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IUD一次性取出率:对照组79%,观察组9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82%,观察组9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整体护理措施的落实,消除了绝经后老年妇女的心理恐惧,减轻了她们的痛苦,提高了我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绝经后老年妇女IUD取出术的成功率,扩大了我院知名度。测评结果充分说明,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的整体护理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1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地西他滨20mg/(m2· d)静脉点滴d1~5,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4~17);其余20例仅给予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1~21,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0例应用地西他滨患者中7例完成5个周期治疗,1例完成4个周期治疗,2例完成3个周期;5例患者获完全缓解,3例获部分缓解,2例无效,终死于严重感染。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恶心等胃肠道反应;20例仅用阿糖胞苷患者,只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其余无效。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而且不良反应少可耐受。

    作者:马树沛;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卧床患者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ESS)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3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20例,其中卧床患者共64例,非卧床患者56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ESS组和非ESS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进食方式、每日摄入热量、血色素、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卧床患者ESS诊断率达79.7%,老年卧床患者中ESS组在贫血发生率、贫血程度、白蛋白水平、鼻饲进食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卧床患者ESS发生率更高,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是ESS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佳宁;蔡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6月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试验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可行,对于预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专家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士是第一接诊人,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在门诊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专家门诊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疑难杂症多,家属陪同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值高。我院专家门诊护理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对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了优质、便捷、具有专家门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曹君衍;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引起严重皮肤过敏反应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也应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神经毒性、脱发、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大部分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继续应用此药进行治疗,该药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很少见。现报告我科出现的1例应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引起的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的案例。

    作者:杨德艳;王春英;丛斌斌;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细胃镜经鼻插镜105例操作体会

    目的:探讨增加超细胃镜经鼻腔插镜成功率的方法,进一步增加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我院接受超细胃镜经鼻腔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操作技巧,寻腔进镜,并分析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结果第一次即经鼻腔成功进镜率为94.3%。结论严格筛选病例及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提高经鼻胃镜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患者耐受性。

    作者:王玉琼;张文臣;王蔚莎;刘立侠;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46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法莫替丁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对照组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克拉霉素胶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根治幽门螺杆菌有效率高,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登合;孙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老年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分析

    目的:介绍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开展工作的经验。方法对1例老年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及用药指导,能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药师参与临床,对用药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药物的合理使用能起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吴中华;董芊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支持治疗进展回顾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饮食可能是病理启动因素,并常伴有营养不良。 IBD营养支持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还能够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 CD)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自然病程,并对炎症性肠病所导致的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具有治疗和改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营养膳食干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均有其利弊,必要时联合肠内、肠外营养以及免疫肠内营养、生态肠内营养等治疗形式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要进行治疗适应症的判断、危险因素分析和效果评估,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要进行专业指导随访,并推荐进行家庭营养支持。

    作者:王龙;辛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银屑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银屑病( 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 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例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护理工作重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引流管护理、引流液的观察、拔管、颅内压监测等。本研究20例行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患者,14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例病情好转,2例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风险预警评分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版DVT危险因素预判及预警评分对老年肿瘤科患者进行即时风险评估,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形成。方法将108例老年肿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即时风险预警评估理念为导向的针对性DVT预判与预防,对照组予常规DVT预防与健康宣教,评定患者入院后7天及10天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天及10天观察组DVT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即时风险预警评分,对患者DVT危险因素进行预判及危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作者:何华英;王容;邹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呼吸科预防胸腔引流管脱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呼吸科胸腔引流管脱出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主题选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确认、成果评价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胸腔引流管脱出的改善情况。结果科室留置胸腔引流管脱管不良事件由活动前的6例减低为活动后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将QCC活动应用到预防胸腔引流管意外脱出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导管脱出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

    作者:冯海葵;李娜;同国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98例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有效降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51例,好转42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94.89%。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能达到协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

    作者:张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研究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作者:陈宏;张金柱;王磊;杨博;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红兵;白忠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方法以本科室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当天的健康教育需求是高的,其中分数高的是用药,其次是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长以及检查和化验。结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尽可能多的为其提供与其疾病相关的服务以及相关人员的介绍,不仅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的需求,也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赵燕;石改绍;刘静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7例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行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中5例出现再出血,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4例发生再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直接搭桥及直接和间接联合搭桥手术的血运重建效果优于单纯间接搭桥手术。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时间间隔长于保守治疗患者。结论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可能均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广宁;李芳芳;范巧菊;隋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ARB类药物降压减少尿蛋白治疗(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红花注射液,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功能衰竭。

    作者:孙毅;高常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糖尿病住院患者中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7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运用美敦力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糖,并针对性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结果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5.8~10.7mmol/L;住院7~10天,平均8.1±1.1天;无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结论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使得医护工作者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监测和控制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毛群华;殷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