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辛毅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肾盂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肾盂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肾盂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平均血量为12.56±6.32 ml、住院时间为13.51±3.52天,对照组术中出平均血量为53.12±31.57ml,住院时间为18.13±4.96天,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26±0.82天,下床活动时间1.35±0.52天,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61±0.76天,下床活动时间2.96±1.06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尿瘘与感染,观察组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且并发症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因此为患者的早期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患者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月开始入住我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保肝药物(如甘草酸二铵等),治疗组服用茵栀黄颗粒6g/次,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监测治疗前、4周、8周肝功能变化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病确有较好疗效。
作者:邹士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8.2±2.4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2.5±5.8天,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贾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确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imethyl arginine dimethylamine hydrolase 2,DDAH2)基因-449G/C的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DDAH2基因PC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适变性温度为95℃,适退火温度为58℃,适引物浓度为0.25μmol/L,适2X Power Taq PCR Master Mix浓度为12.5μl,酶切体系为15.5μl体系中加5.0μl产物用5 U的限制性内切酶Sma I消化。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建立的DDAH2基因-449 G/C位点多态位点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
作者:杨晶晶;石柔;宋滇平;陈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饮食可能是病理启动因素,并常伴有营养不良。 IBD营养支持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还能够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 CD)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自然病程,并对炎症性肠病所导致的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具有治疗和改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营养膳食干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均有其利弊,必要时联合肠内、肠外营养以及免疫肠内营养、生态肠内营养等治疗形式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要进行治疗适应症的判断、危险因素分析和效果评估,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要进行专业指导随访,并推荐进行家庭营养支持。
作者:王龙;辛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呼吸科胸腔引流管脱出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主题选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确认、成果评价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胸腔引流管脱出的改善情况。结果科室留置胸腔引流管脱管不良事件由活动前的6例减低为活动后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将QCC活动应用到预防胸腔引流管意外脱出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导管脱出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
作者:冯海葵;李娜;同国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细胞纤维化瘢痕形成,使心脏局部向外瘤样突出并反向运动形成室壁瘤[1]。室壁瘤术前常见致死因素有心绞痛、进行性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破裂。因此,在室壁瘤诊断明确后,预防心绞痛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纠正心律失常,减低心脏破裂概率,尽早为患者实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目标[2]。我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2014年4月14日收治1例巨大室壁瘤患者并成功为其进行左室室壁瘤切除及左室重建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得到改善,预后良好。该室壁瘤患者术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心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ARB类药物降压减少尿蛋白治疗(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红花注射液,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功能衰竭。
作者:孙毅;高常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士是第一接诊人,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在门诊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专家门诊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疑难杂症多,家属陪同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值高。我院专家门诊护理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对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了优质、便捷、具有专家门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曹君衍;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宫内绝育器( IUD)取出术中整体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IUD一次性取出率:对照组79%,观察组9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82%,观察组9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整体护理措施的落实,消除了绝经后老年妇女的心理恐惧,减轻了她们的痛苦,提高了我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绝经后老年妇女IUD取出术的成功率,扩大了我院知名度。测评结果充分说明,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的整体护理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赵鄂;李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吸烟、糖耐量受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对肥胖相关性疾病的研究重点已从单纯脂肪量的改变和肥胖程度转移到脂肪组织分布上。脂质分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脂质分布于人体血浆、内脏、皮下、血管外周及心外膜等全身各部位,各部位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脂质分布情况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更好地认识心血管疾病风险、防治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各部位脂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金泽宇(综述);李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联合安体舒通应用于老年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强心、扩血管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替米沙坦40mg,每天1次以及安体舒通40mg,每天1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安体舒通40mg,每天1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YHA、BNP、LVEDD、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体舒通与替米沙坦合用于治疗老年心衰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栗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持续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家庭氧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家庭氧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 P<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家庭氧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重复住院率。
作者:白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效果及血尿酸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组与依那普利组各35例,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均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那普利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氯沙坦钾既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又能降低血尿酸,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楠楠;王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心理情绪量表评估数据特点。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来我部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年龄≥60岁)患者61例,心理情绪量表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照组为同期参加门诊体检结论健康的同龄老人65例,对照比较两组对象心理情绪量表评估数据特点。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的心理量表评估数据中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数、阴性项数和阳性项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大多存在着明确的心理情绪异常,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有针对性的干预不容忽视。
作者:张霄蓉;张宁宁;许宝军;刘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增加超细胃镜经鼻腔插镜成功率的方法,进一步增加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我院接受超细胃镜经鼻腔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操作技巧,寻腔进镜,并分析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结果第一次即经鼻腔成功进镜率为94.3%。结论严格筛选病例及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提高经鼻胃镜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患者耐受性。
作者:王玉琼;张文臣;王蔚莎;刘立侠;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天麻素注射液、B族维生素加能量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天麻素注射液、B族维生素加能量合剂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经治疗15天后29例患者中治疗后显效患者11例;治疗后有效患者11例;治疗后无效患者7例;治疗后无恶化病例;29例患者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6%。结论天麻注射液、B族维生素加能量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临床效果。
作者:史衍杰;盖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版DVT危险因素预判及预警评分对老年肿瘤科患者进行即时风险评估,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形成。方法将108例老年肿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即时风险预警评估理念为导向的针对性DVT预判与预防,对照组予常规DVT预防与健康宣教,评定患者入院后7天及10天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天及10天观察组DVT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即时风险预警评分,对患者DVT危险因素进行预判及危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作者:何华英;王容;邹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探讨其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87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磨牙,随访观察1~2年。结果观察1~2年后,本组病例有2例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7.7%。结论铸造分裂桩核冠使磨牙桩核冠抗力性,固位性均有提高。
作者:庞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作者:陈宏;张金柱;王磊;杨博;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