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士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联合检测作为胃癌标志物用于临床普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细胞学诊断入选的病例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0例,胃癌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组20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PGⅡ)的水平,计算出PGR( PGⅠ/PGⅡ),采用尿素酶抗体胶体金法定性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胃癌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PGⅠ、P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的抗HP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胃癌组与CA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两者联合检测同时阴性可以85%排除胃癌的诊断,作为大规模人群中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指标是可行的。
作者:官娜;李金花;刘冬;马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重组人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NT-proBNP、心率、呼吸频率和肺动脉压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分别为96.77%,12.21±3.21天,306.25±33.26米,3.23%和74.19%,17.98±4.62天,162.24±40.15米,2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利钠肽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丽萍;步鹤飞;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使用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对减少留置导尿与引流袋衔接处内外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外科的住院留置导尿患者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第一次导尿时及每次更换引流袋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先用无菌纱布在导尿管与引流袋衔接处进行包裹,然后再用无菌透明敷料对纱布外进行密闭式封闭,注明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及签名,保留新更换的引流袋外包装勿丢弃。对照组按照常规标准方法进行引流袋的更换。两组均在留置导尿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更换引流袋,在每次更换引流袋时均以无菌操作技术于导尿管与引流尿袋衔接口内、外侧管壁分别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可有效减少留置导尿管周围管壁的菌落数,从而降低留置导尿患者逆行尿路感染率。
作者:廖春红;兰玉娟;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ARB类药物降压减少尿蛋白治疗(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红花注射液,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功能衰竭。
作者:孙毅;高常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M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45例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对照组)80例,检测两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及血清总IgE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OR=3.93,95% CI:1.69~9.20);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平均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杨永清;隋小芳;费秀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老年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艳慧;周大明;石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护理工作重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引流管护理、引流液的观察、拔管、颅内压监测等。本研究20例行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患者,14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例病情好转,2例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宫内绝育器( IUD)取出术中整体护理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IUD一次性取出率:对照组79%,观察组9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82%,观察组9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整体护理措施的落实,消除了绝经后老年妇女的心理恐惧,减轻了她们的痛苦,提高了我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和绝经后老年妇女IUD取出术的成功率,扩大了我院知名度。测评结果充分说明,农村绝经后老年妇女取IUD的整体护理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赵鄂;李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从而有效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对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评估并进行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生活方式、血脂水平等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自身情况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 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是一种较理想的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高龄(≥70岁) BPH患者45例,他们均接受了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0.2 mg/次,1次/每晚,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估各类疗效指标,后者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 QOL)评分、大尿流率( MFR)和剩余尿量( RU)。结果高龄BPH患者治疗后各类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P<0.05)。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对高龄BPH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冯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月开始入住我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保肝药物(如甘草酸二铵等),治疗组服用茵栀黄颗粒6g/次,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监测治疗前、4周、8周肝功能变化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病确有较好疗效。
作者:邹士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士是第一接诊人,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在门诊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专家门诊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疑难杂症多,家属陪同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值高。我院专家门诊护理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对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了优质、便捷、具有专家门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曹君衍;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作者:陈宏;张金柱;王磊;杨博;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6月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试验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可行,对于预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方法以本科室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当天的健康教育需求是高的,其中分数高的是用药,其次是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长以及检查和化验。结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尽可能多的为其提供与其疾病相关的服务以及相关人员的介绍,不仅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的需求,也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赵燕;石改绍;刘静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原发乳腺癌老年患者,采集乳腺癌组织标本,选用MaxVision快捷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法对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64.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和乳腺癌组织中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 P>0.05),淋巴转移阳性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高于阴性者,Ⅲ期、Ⅴ期患者阳性表达率高于0期、Ⅰ期、Ⅱ期患者。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作者:刘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增加超细胃镜经鼻腔插镜成功率的方法,进一步增加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我院接受超细胃镜经鼻腔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操作技巧,寻腔进镜,并分析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结果第一次即经鼻腔成功进镜率为94.3%。结论严格筛选病例及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提高经鼻胃镜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患者耐受性。
作者:王玉琼;张文臣;王蔚莎;刘立侠;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测试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PACG患者59例,他们接受了STAI问卷评估,并与61例同期参加体检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PACG组STAI问卷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等维度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PACG患者均存在着明确的焦虑情绪状态及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作者:孙艳;赵波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独立核算报表管理,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方法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数据统计模块,在具体规范物品耗材价值基础上完成每个单项成本统计表,通过追溯系统查询表导出Excel表格,完成财务上报,同时完善科内业务数据的绘制图表展示。结果规范的报表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核算管理的效率,符合财务管理需要;科内业务数据图表展示全面反映业务动态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分析,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作者:王小华;张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拜糖平(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9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拜糖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肝肾功能情况,同时观察低血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拜糖平治疗老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武娜杰;孟昱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