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步鹤飞;张莹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红兵;白忠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M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45例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对照组)80例,检测两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及血清总IgE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OR=3.93,95% CI:1.69~9.20);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平均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杨永清;隋小芳;费秀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士是第一接诊人,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在门诊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专家门诊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疑难杂症多,家属陪同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值高。我院专家门诊护理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对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了优质、便捷、具有专家门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曹君衍;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版DVT危险因素预判及预警评分对老年肿瘤科患者进行即时风险评估,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形成。方法将108例老年肿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即时风险预警评估理念为导向的针对性DVT预判与预防,对照组予常规DVT预防与健康宣教,评定患者入院后7天及10天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天及10天观察组DVT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即时风险预警评分,对患者DVT危险因素进行预判及危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作者:何华英;王容;邹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有效降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51例,好转42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94.89%。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能达到协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
作者:张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子汤配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慢性胃炎患者1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8例,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治疗组98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基本一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6%,对照组总有效率70.41%。两组比较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复发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配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可有效治疗老年慢性胃炎。
作者:赵明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4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示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老年帕金森抑郁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统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医学临床中推广。
作者:史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是否能够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鼻咽癌患者122例,简单随机抽样后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张口困难、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5.778,P<0.001;χ2=5.002,P=0.025,P<0.05;χ2=14.817,P<0.001)。结论通过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饮食可能是病理启动因素,并常伴有营养不良。 IBD营养支持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还能够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 CD)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自然病程,并对炎症性肠病所导致的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具有治疗和改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营养膳食干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均有其利弊,必要时联合肠内、肠外营养以及免疫肠内营养、生态肠内营养等治疗形式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要进行治疗适应症的判断、危险因素分析和效果评估,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要进行专业指导随访,并推荐进行家庭营养支持。
作者:王龙;辛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 (空腹血糖)、2 hPG (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BMI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许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1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地西他滨20mg/(m2· d)静脉点滴d1~5,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4~17);其余20例仅给予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1~21,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0例应用地西他滨患者中7例完成5个周期治疗,1例完成4个周期治疗,2例完成3个周期;5例患者获完全缓解,3例获部分缓解,2例无效,终死于严重感染。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恶心等胃肠道反应;20例仅用阿糖胞苷患者,只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其余无效。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而且不良反应少可耐受。
作者:马树沛;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297例老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发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97例,均于术前评估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心理护理,监测血压、血糖等化验指标,术后采用水化疗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297例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5例发生CIN,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5例CIN患者中4例治愈,1例缓解。结论危险因素分析、化验指标检测、病情变化观察、水化疗法应用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IN的重要预防措施,对降低CIN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46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法莫替丁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对照组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克拉霉素胶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根治幽门螺杆菌有效率高,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登合;孙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ARB类药物降压减少尿蛋白治疗(缬沙坦8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红花注射液,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结果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总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红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减少尿蛋白,防止肾功能衰竭。
作者:孙毅;高常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呼吸科胸腔引流管脱出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主题选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确认、成果评价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胸腔引流管脱出的改善情况。结果科室留置胸腔引流管脱管不良事件由活动前的6例减低为活动后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将QCC活动应用到预防胸腔引流管意外脱出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导管脱出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
作者:冯海葵;李娜;同国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联合检测作为胃癌标志物用于临床普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细胞学诊断入选的病例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0例,胃癌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组20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PGⅡ)的水平,计算出PGR( PGⅠ/PGⅡ),采用尿素酶抗体胶体金法定性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胃癌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PGⅠ、P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的抗HP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胃癌组与CA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两者联合检测同时阴性可以85%排除胃癌的诊断,作为大规模人群中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指标是可行的。
作者:官娜;李金花;刘冬;马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方法以本科室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入院当天的健康教育需求是高的,其中分数高的是用药,其次是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长以及检查和化验。结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尽可能多的为其提供与其疾病相关的服务以及相关人员的介绍,不仅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的需求,也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赵燕;石改绍;刘静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7例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行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中5例出现再出血,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4例发生再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直接搭桥及直接和间接联合搭桥手术的血运重建效果优于单纯间接搭桥手术。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时间间隔长于保守治疗患者。结论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可能均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广宁;李芳芳;范巧菊;隋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银屑病( 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 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心理情绪量表评估数据特点。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来我部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年龄≥60岁)患者61例,心理情绪量表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照组为同期参加门诊体检结论健康的同龄老人65例,对照比较两组对象心理情绪量表评估数据特点。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的心理量表评估数据中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数、阴性项数和阳性项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大多存在着明确的心理情绪异常,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时,有针对性的干预不容忽视。
作者:张霄蓉;张宁宁;许宝军;刘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