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阳
目的: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探讨其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87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磨牙,随访观察1~2年。结果观察1~2年后,本组病例有2例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7.7%。结论铸造分裂桩核冠使磨牙桩核冠抗力性,固位性均有提高。
作者:庞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也应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神经毒性、脱发、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大部分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继续应用此药进行治疗,该药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很少见。现报告我科出现的1例应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引起的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的案例。
作者:杨德艳;王春英;丛斌斌;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门诊就诊的65例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65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经过诺和锐30治疗2周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诺和锐30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快速降低血糖,有应用方便、作用平和、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对远期血糖控制并发症的减少有帮助。
作者:柯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120例,均于6~12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复查,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2例和无ISR组88例,观察两组一般资料、靶血管病变和支架特征、支架置入前左室射血分数及临床血清学指标,分析IS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有吸烟史、糖尿病患者比例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无ISR组(P<0.05或P<0.01);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术前狭窄程度、支架长度大于无ISR组(P<0.05或P<0.01),支架直径小于无IS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术前狭窄程度及支架长度较大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较大是ISR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术前狭窄程度、支架长度和直径与ISR的发生相关。
作者:张若青;陈浩;杨春燕;郑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8.2±2.4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2.5±5.8天,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贾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测试数据。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PACG患者59例,他们接受了STAI问卷评估,并与61例同期参加体检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PACG组STAI问卷状态焦虑、非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等维度评分及STA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PACG患者均存在着明确的焦虑情绪状态及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
作者:孙艳;赵波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联合检测作为胃癌标志物用于临床普查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纤维胃镜和病理组织细胞学诊断入选的病例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0例,胃癌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组20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PGⅡ)的水平,计算出PGR( PGⅠ/PGⅡ),采用尿素酶抗体胶体金法定性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胃癌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PGⅠ与PG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GⅡ的含量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PGⅠ、P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与CAG组的抗HP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胃癌组与CA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G和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HpAb)两者联合检测同时阴性可以85%排除胃癌的诊断,作为大规模人群中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指标是可行的。
作者:官娜;李金花;刘冬;马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护理工作重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引流管护理、引流液的观察、拔管、颅内压监测等。本研究20例行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患者,14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例病情好转,2例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重组人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NT-proBNP、心率、呼吸频率和肺动脉压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分别为96.77%,12.21±3.21天,306.25±33.26米,3.23%和74.19%,17.98±4.62天,162.24±40.15米,2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利钠肽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丽萍;步鹤飞;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红兵;白忠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在老年性痴呆的治疗过程中,以美金刚代替卡巴拉汀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了本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住院1年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以随机对照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 A组患者继续给予卡巴拉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美金刚替代治疗,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 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总体衰退量表( 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观察记录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现象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B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总体衰退量表( GDS)在替代治疗后第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和12个月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现象少且轻微,安全性高。结论美金刚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远期疗效良好,安全性有保证,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佳方案。
作者:高振波;王百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口腔3D打印模型与传统石膏模型的精确性。方法选择常规正畸治疗后的石膏模型40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个,两组模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3Shape D810激光扫描仪扫描生成数字化模型,再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原石膏模型经过适当地修整制作成标准石膏模型,用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结果 A,B两组的精确性测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3D打印模型的精确性高于传统石膏模型。
作者:冯全胜;马笮;徐文秀;杨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使用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对减少留置导尿与引流袋衔接处内外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外科的住院留置导尿患者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于第一次导尿时及每次更换引流袋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先用无菌纱布在导尿管与引流袋衔接处进行包裹,然后再用无菌透明敷料对纱布外进行密闭式封闭,注明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及签名,保留新更换的引流袋外包装勿丢弃。对照组按照常规标准方法进行引流袋的更换。两组均在留置导尿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更换引流袋,在每次更换引流袋时均以无菌操作技术于导尿管与引流尿袋衔接口内、外侧管壁分别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菌落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透明敷料和无菌纱布可有效减少留置导尿管周围管壁的菌落数,从而降低留置导尿患者逆行尿路感染率。
作者:廖春红;兰玉娟;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诊治范围涉及内科的各个领域;运用整合医学的多元性整体论思维,形成多学科、多理论、多思路的整合医学模式,对疾病形成全面整体性的认识,与老年疾病多环节、多脏器的病因病理相吻合,是一种佳老年病诊疗模式。
作者:常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作者:陈宏;张金柱;王磊;杨博;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增加超细胃镜经鼻腔插镜成功率的方法,进一步增加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我院接受超细胃镜经鼻腔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操作技巧,寻腔进镜,并分析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结果第一次即经鼻腔成功进镜率为94.3%。结论严格筛选病例及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提高经鼻胃镜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患者耐受性。
作者:王玉琼;张文臣;王蔚莎;刘立侠;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是否能够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鼻咽癌患者122例,简单随机抽样后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张口困难、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5.778,P<0.001;χ2=5.002,P=0.025,P<0.05;χ2=14.817,P<0.001)。结论通过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银屑病( 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 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年龄、吸烟、糖耐量受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对肥胖相关性疾病的研究重点已从单纯脂肪量的改变和肥胖程度转移到脂肪组织分布上。脂质分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脂质分布于人体血浆、内脏、皮下、血管外周及心外膜等全身各部位,各部位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脂质分布情况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更好地认识心血管疾病风险、防治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各部位脂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金泽宇(综述);李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效果及血尿酸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组与依那普利组各35例,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均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那普利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氯沙坦钾既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又能降低血尿酸,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楠楠;王翀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