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王功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真一气汤, 肺胀, 肺肾两虚
摘要: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胀肺肾两虚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全真一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能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柱的胸腰段是脊柱中活动度大的节段之一,因此也是骨折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该段脊柱骨折占全部脊柱骨折的30%~60%[1]。随着脊柱矫形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以及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脊柱的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是当今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首选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采取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28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世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方法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留置胃管的技巧处理。方法16例患者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后采用传统的气囊放气不前倾头部,去枕仰卧位,经口或鼻腔留置胃管。结果15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1例烦躁剧烈患者,经用镇静药物后,二次置管成。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传统的气囊放气和去枕仰卧位留置胃管,成功率较高,安全可靠,准确性高,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胃管置入方法。

    作者:刘汉娥;赵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泌尿造口患者有效夜间有效收集尿液,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经济成本低,设计制作一套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患者日常居家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认为该集尿器能有效收集尿液,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张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血管外科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中医和西医疗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治疗方法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从中医的辨证论证、传统的抗凝和溶栓治疗以及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介入治疗等方面来阐述针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对各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和对比,总结出介入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介入技术的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杜鹏;王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胀肺肾两虚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全真一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能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功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同时性三重癌超声诊断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右上腹及下腹部不适1月余伴肉眼无痛性血尿半月余”为主诉入院。门诊行胃肠超声检查及泌尿系超声检查,胃肠超声检查示:胃服助显剂充盈后扫查:于胃底部黏膜下可见一大小约2.5×2.3×2.7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向胃腔内突起,内回声均匀;其肿块表面见大小约1.0×0.9×0.7cm溃疡凹陷形成,CDFI示实质部分可见散在点条状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此处胃壁蠕动中断,周围胃壁层次清晰,蠕动良好。余胃和十二指肠无殊。下腹部左结肠旁沟处可见一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椭圆形,大小约为4.8×2.3×3.5cm,内回声较均匀,CDFI示内可见散在点条状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膀胱后壁可见一低回声团附着,向膀胱腔内呈乳头样突起,基底较宽,表面不光滑,大小约为2.2×2.0×1.2cm,内回声欠均匀,CDFI示内血流信号不明显。印象诊断:①胃底部黏膜下实质性肿块,考虑胃间质瘤或黏液腺癌可能性大,②结肠占位,性质待定,③膀胱肿物,性质待定,超声综上考虑为同时性三重癌可能。入院后行直肠指检:距肛门约5 cm可触及一环形肿物,质脆,无压痛,退指套染血。尿常规:尿蛋白3+,尿隐血3+,红细胞152.2/μL。行肠镜检查:进镜至直肠距肛门约4cm见溃疡型病变,被污秽苔,病变堵塞肠腔,内镜无法通过。病理回报:腺癌。行膀胱镜检:膀胱后壁可见浸润性菜花样肿物,大小2×2×1cm,表面有坏死出血、广基底。肿瘤标志物CA19-9阳性。心电图、肝功、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于2014年3月28日全麻下行胃大切、结肠癌根治术( Dixon )、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术后石蜡病理(胃、大网膜及胃周脂肪)低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侵及胃壁外层,(距远切端3cm,溃疡型肿物大小约5.8×4.2×0.6cm)癌组织伴灶状坏死及钙化,间质纤维化明显,散在淋巴细胞侵入,局部脉管癌栓,可见神经受累,两侧切端未见癌,大网膜未见癌,淋巴结转移癌(23/33),其中小弯(18/21),大弯(5/12),大转移灶直径1.2cm;PTNM:T3N3Mx;免疫组化:CK(+),Vimen-tin(-),EGFR(-),VEGF(-),HER-2(-),K-ras(-), Ki67(20%+),P53(80%+)。左半结肠病理回报:中-低分化术腺癌,伴有大部分黏液腺癌,侵及浆膜面,癌组织表面溃疡,脉管内未见癌栓,神经未见癌侵及,两侧切端及分送“两切环”均未见癌,系膜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1);PTNM:T3N0Mx;免疫组化:EGFR(-),VEGF(-),Ki67(70%+), P53(5%+),HER-2(-),K-ras(+)。膀胱肿物电切组织病理回报: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后予奥沙利铂+口服希罗化化疗方案,术后规律化疗,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状态良好。

    作者:王学民;穆婷婷;于飞;张钰颖;杨新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大型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大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汇总分析4183名医务人员2013年2月查体资料,其中男性1096人,女性3087人。结果①与饮食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是男女都高发的疾病,且男女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②妇科疾患的检出率在女性医务人员中占有相当比例,前三位为乳腺增生40.69%,宫颈炎31.29%,子宫肌瘤9.33%。结论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例如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定期体检,以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水平。

    作者:韩葆华;王玫;夏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认知功能不同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其中痴呆组36例,非痴呆组44例。对受试者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Hcy水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血Hcy水平增高可以加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EG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PCI术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来指导患者长期抗凝药物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周后采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大于70%的患者纳入A组,再将小于30%的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和C组,B组给予大剂量抗凝药物长期治疗,A组和C组维持常规用量,随访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访后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528,P=0.017),且B和C两组差异显著(χ2=4.157,P=0.036);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χ2检验显示三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032,P=0.041),并且B和C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31)。结论 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指标,对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的应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减少MAC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翠翠;王蕾;王丹阳;孙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管置入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及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及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复尔凯胃管置入,妥善固定,胃管口不封堵,持续减压,并给予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及96小时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的百分率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8小时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0,P<0.05);而观察组96小时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8,P>0.05)。结论早期的胃管置入能够明显的降低腹胀及误吸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并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明显降低无创呼吸机使用后48小时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

    作者:吴晓琴;袁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北方地区115例中老年髋部骨折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119例中老年髋部骨折常见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5年(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9例,设计“髋部骨折易患因素调查表”,分析和统计他们各种易患因素,并与125例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的未发生髋部骨折中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髋部骨折组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坐位工作例数、腰部症状例数、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受教育时间、经常锻炼例数、嗜饮牛奶例数均明显少于后者(P<0.01,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偏瘦、吸烟、缺乏锻炼、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是我国北方地区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易患因素。

    作者:俞越;刘畅;刘士嘉;高国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3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87.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香油加如意金黄散外敷可有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

    作者:宋丽娜;张秋梅;时健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护士对静脉输液途径新进展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熟知程度、掌握程度,以制定对新护士静脉输液新技术、新知识的指导与培训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6名在某三甲医院工龄一年以内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了解缺乏,在临床实习期间有关知识讲解少、临床应用少、实际操作少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新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指导与培训。

    作者:张茵;张红英;何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反复头痛头晕数月,加重数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嘴角右偏,伸舌左偏。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MRI平扫及增强:右侧额颞叶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增强后上述病灶呈环形及结节状强化,囊变区及周围水肿无强化(图①、②、③)。术前诊断:胶质瘤?术后病检:间变性室管膜瘤( WHOⅢ级),免疫组化:GFAP (+), S-100(+),EMA(-)(图④)。

    作者:兰姗;童成文;罗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治疗化疗相关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治疗化疗相关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92例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含漱口腔,对照组用甲硝唑漱口液,观察口腔溃疡的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液能有效地治疗化疗相关口腔溃疡,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修复,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贺红;杜以萍;高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84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后各时间段血气指标变化,同时记录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通气后24小时、72小时P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干预组上升与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干预组口腔干燥、胃胀气、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4.76%,2.38%,7.14%,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根据无创呼吸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美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质辨识对离退体干部保健治未病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体质辨识对离退体干部保健治未病的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保健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对基础疾病观察组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针对不同的老年偏颇体质制定适宜的调体方案,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对照组从电视及相关资料中获取知识,进行自我锻炼保健。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后,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改善体质,使之成为平和体质,其临床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辨识可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完善离退体干部保健健康评估方法,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改善体质,为干部保健开辟了一项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作者:张吉玲;解乐业;孔庆辉;于进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率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在急诊内科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功能(LV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79,P=0.282),但接受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改善(t=-9.982,P=0.000;t=-4.958,P=0.000),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5.146,P=0.000)。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及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238,P=0.012)。结论急诊内科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可显著提高老年重症心率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RA与DSA诊断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特点,评价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后,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与DSA相比较,MRA评价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93.7%,准确率为84.1%。尤其是颈内动脉起始部,MRA与DSA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开口处及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其更小的分支方面稍差。结论与MRA相比,DSA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病的首选诊断方法,但其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优于MRA,仍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作者:刘志清;史红娟;梅莉;蒋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倒班护士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倒班护士睡眠质量水平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睡眠质量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和自我评量表,对我院100名倒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倒班护士自我效能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倒班制降低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孙玲玲;倪伟慧;章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