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的制作与应用

张红英;张茵

关键词:泌尿造口, 尿液, 集尿器
摘要:为了泌尿造口患者有效夜间有效收集尿液,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经济成本低,设计制作一套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患者日常居家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认为该集尿器能有效收集尿液,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临床治疗体会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调,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补钾、适量补碱治疗,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在胰岛素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防治并发症方面,A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入胰岛素治疗及小剂量胰岛素静滴,部分患者配合血液净化治疗;B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平均血糖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出现低血糖概率大于B组,但A组发生血糖反复概率较少,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差异显著( P<0.01)。结论在补液、补充电解质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配合血液净化、消除诱因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使其趋于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悦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反复头痛头晕数月,加重数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嘴角右偏,伸舌左偏。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MRI平扫及增强:右侧额颞叶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增强后上述病灶呈环形及结节状强化,囊变区及周围水肿无强化(图①、②、③)。术前诊断:胶质瘤?术后病检:间变性室管膜瘤( WHOⅢ级),免疫组化:GFAP (+), S-100(+),EMA(-)(图④)。

    作者:兰姗;童成文;罗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血管外科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中医和西医疗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治疗方法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从中医的辨证论证、传统的抗凝和溶栓治疗以及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介入治疗等方面来阐述针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对各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和对比,总结出介入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介入技术的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杜鹏;王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住院老年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筛查,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对有营养风险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并观察疗效。结果老年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进行营养支持者预后好。结论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对老年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对临床有积极意义。

    作者:潘美珍;唐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NA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 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周丹青;王静;周洪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接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并且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处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等,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80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同时平稳度过手术期,并且并无感染、切口不愈、出血、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发生。术前80例患者的患眼视力均值为0.13±0.08,术后患眼视力均值达到0.51±0.29,术后患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满意率高达97.50%(78/8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除了要积极给予手术治疗外,还要加强其临床护理,尤其要做好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与做好营养支持等,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眼视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侯华丽;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泌尿造口患者有效夜间有效收集尿液,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经济成本低,设计制作一套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患者日常居家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认为该集尿器能有效收集尿液,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张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株红景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冠心病、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对照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鸿鹍;傅薇;张云坤;王晓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左侧腰腹部疼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外院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占位,遂到我院就诊。门诊双肾CT增强检查见左肾下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突出于肾轮廓外,直径约3.3cm,CT值为30HU,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增强后皮质期肿块影明显强化,CT值约90Hu,髓质期、排泄期强化减退,其CT值分别约为79Hu、57Hu,瘤内见小片状不强化或弱强化区。 CT诊断:左侧肾癌。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 36.6℃,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明显叩痛,双下肢不肿。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大小正常,肾中下极稍粘连并见3.5cm ×3.0cm大小肿瘤突出肾脏,术后解剖见肾中下极约3.5cm ×3.0cm灰白色占位。切除物经家属过目后送上级医院会诊。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示瘤细胞:PCK (+)、EMA (+)、Syn (+)、CD34(血管+)、Vimentin (血管+)、Desmin (-)、HMB45(-)、CK7(-)、CD99(-)。术后随访8月无复发及转移征象。

    作者:吴宏杰;邹文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老年人6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老年AMI组的PD、CAL、SBI、牙齿缺失数目及OHI-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1)。同时,老年AMI组的牙周炎患病例数也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口腔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差,牙周疾病患病率明确增加。

    作者:王绍峰;刘红梅;曹革;郑惜秋;袁尉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人ICU内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探索

    目的:研究老人ICU内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ICU病房于2012年9月~2014年1月期间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17例为对照组,17例为研究组。研究组给予基础护理配合舒适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在给予微创清除术后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配合的护理方案,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于兵月;郑晓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管置入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管置入及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及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复尔凯胃管置入,妥善固定,胃管口不封堵,持续减压,并给予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及96小时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的百分率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8小时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0,P<0.05);而观察组96小时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8,P>0.05)。结论早期的胃管置入能够明显的降低腹胀及误吸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并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明显降低无创呼吸机使用后48小时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

    作者:吴晓琴;袁小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期间生理学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 SF )对老年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各种生理学指数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06月在鞍山市长大医院接受择期腹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55例,入选对象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应用舒芬太尼麻醉组( SF组,33例)和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组( RF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各个时间点[插管前( T0期);插管即刻( T1期);插管后1分钟( T2期);插管后5分钟( T3期)和插管后10分钟( T4期)]的各种生理学指数[①平均动脉压( MAP);②心率( HR);③脑电双频指数( BIS)]。结果 SF组T2期、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T1期,而RF组仅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T1期(均P<0.05)。同时,SF组T2期、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RF组(均P<0.05)。结论 SF减轻老年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作用更为明确。

    作者:景东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而用药安全又是患者安全的核心,因此用药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复杂又导致患者联合用药增加,进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包括药理(如药物拮抗)和物理化学方面。在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尽可能做到单一药物单一溶媒(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但由于浓度高、药物组间输液器冲洗不完全、时间长、温度、光等因素,液体出现颜色改变、混浊等[1],由此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又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临床实践表明,输液在临床的配制环节对输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改善临床药液配制,杜绝安全隐患,对提高临床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敏;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肺栓塞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健康教育不是随意和盲目,而是真正使患者及家属对宣教内容掌握,帮助其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达到自我监护,自我护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现通过对1例肺栓塞患者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杜小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军地合作型社区卫生老年预防保健服务探索与思考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居民对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探讨加强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法探索以干休所卫生所为依托,加强军民合作,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开展人群疾病防治。结果人群健康意识提高,疾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加强社区卫生预防保健服务是促进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的好方式。

    作者:刘加林;吴文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一般老年患者因基础病多,能承受手术的风险能力降低,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粘连发生低,并发症少,恢复性快等优点[1],能降低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性,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我科于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用腹腔镜治愈老年腹股沟疝患者21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小丰;徐佳宝;袁喜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北方地区115例中老年髋部骨折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119例中老年髋部骨折常见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5年(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9例,设计“髋部骨折易患因素调查表”,分析和统计他们各种易患因素,并与125例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的未发生髋部骨折中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髋部骨折组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坐位工作例数、腰部症状例数、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受教育时间、经常锻炼例数、嗜饮牛奶例数均明显少于后者(P<0.01,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偏瘦、吸烟、缺乏锻炼、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是我国北方地区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易患因素。

    作者:俞越;刘畅;刘士嘉;高国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视觉沟通卡在呼吸ICU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使用视觉沟通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需要沟通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选用视觉沟通卡作为与患者沟通的依据。对照组使用普通的人与人对话交流。对照组选用方式不同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医护沟通交流无效大大小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视觉沟通卡在临床护理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孟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的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是我国常见老年神经疾病之一,由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病变引起。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法并不根本有效,但近年来在免疫治疗方面显现出良好前景。目前了解到免疫治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α-突触核蛋白抗体被动免疫治疗;依赖T淋巴细胞的疫苗免疫治疗;核酸疫苗主动免疫治疗。现以帕金森病的免疫治疗为主作以介绍,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作者:尤玥;李子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