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A与DSA诊断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刘志清;史红娟;梅莉;蒋磊

关键词:脑梗死, 脑动脉狭窄,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特点,评价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后,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与DSA相比较,MRA评价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93.7%,准确率为84.1%。尤其是颈内动脉起始部,MRA与DSA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开口处及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其更小的分支方面稍差。结论与MRA相比,DSA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病的首选诊断方法,但其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优于MRA,仍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EG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PCI术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来指导患者长期抗凝药物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周后采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大于70%的患者纳入A组,再将小于30%的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和C组,B组给予大剂量抗凝药物长期治疗,A组和C组维持常规用量,随访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访后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528,P=0.017),且B和C两组差异显著(χ2=4.157,P=0.036);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χ2检验显示三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032,P=0.041),并且B和C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31)。结论 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指标,对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的应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减少MAC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翠翠;王蕾;王丹阳;孙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接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并且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处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等,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80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同时平稳度过手术期,并且并无感染、切口不愈、出血、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发生。术前80例患者的患眼视力均值为0.13±0.08,术后患眼视力均值达到0.51±0.29,术后患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满意率高达97.50%(78/8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除了要积极给予手术治疗外,还要加强其临床护理,尤其要做好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与做好营养支持等,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眼视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侯华丽;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对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性做出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可控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保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方法对从湖北某三甲医院HIS系统收集的2010~2012年医保出院患者和自费出院患者住院数据进行比较,并对两者的各项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医保患者人均费用增长率高于自费患者人均费用增长率;医保患者人均药品费占人均住院费用比高于自费患者人均药品费占比。结论为医院医保管理找出医保费用增长的原因,并提出医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建议。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倒班护士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倒班护士睡眠质量水平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睡眠质量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和自我评量表,对我院100名倒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倒班护士自我效能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倒班制降低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孙玲玲;倪伟慧;章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而用药安全又是患者安全的核心,因此用药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复杂又导致患者联合用药增加,进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包括药理(如药物拮抗)和物理化学方面。在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尽可能做到单一药物单一溶媒(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但由于浓度高、药物组间输液器冲洗不完全、时间长、温度、光等因素,液体出现颜色改变、混浊等[1],由此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又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临床实践表明,输液在临床的配制环节对输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改善临床药液配制,杜绝安全隐患,对提高临床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敏;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一般老年患者因基础病多,能承受手术的风险能力降低,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肠粘连发生低,并发症少,恢复性快等优点[1],能降低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性,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我科于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用腹腔镜治愈老年腹股沟疝患者21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小丰;徐佳宝;袁喜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视觉沟通卡在呼吸ICU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使用视觉沟通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需要沟通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选用视觉沟通卡作为与患者沟通的依据。对照组使用普通的人与人对话交流。对照组选用方式不同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医护沟通交流无效大大小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视觉沟通卡在临床护理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孟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的疗效。方法将35例(35眼) CRV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激光治疗,试验组在进行激光治疗的同时,加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随访1~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末次随访时试验组患者视力提高12例,而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426)。但试验组有3例发生眼压升高,均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CRVO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促进黄斑水肿吸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慧敏;马剑晴;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围术期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24例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患者均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同时在围术期给予心理干预,评价患者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抑郁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围术期给予心理干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抑郁焦虑症状下降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王丽;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沈阳地区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现况评分调查

    目的:调查沈阳地区老年痴呆症( AD)患者生活质量现况评分。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AD患者35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同龄老年人38例,对他们进行了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评估,全部入选对象均在沈阳地区居住5年以上。结果老年AD组躯体健康、精力、情绪、居住条件、记忆、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自我感觉、家务能力、经济情况、乐趣能力及总体感受因子评分及QOL-A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或P<0.05)。结论沈阳地区老年AD患者存在着明确的生活质量评分下降现况。

    作者:王安琪;魏冬云;高国钰;俞越;刘士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起因漏报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一起聚集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预防控制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方法对某医院2014年5月15日~6月2日出现的7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该次事件共持续18天,空间分布有聚集性,感染病例监测显示,病原学鉴定结果在科室交接中被忽视导致漏报,而漏报是导致感染病例聚集性发生的主要因素。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污染的环境和手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结论此次事件是一起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疑似感染暴发事件,其中感染病例漏报是导致爆发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该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沈先军;张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结肠造口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结肠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文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株红景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冠心病、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对照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鸿鹍;傅薇;张云坤;王晓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左侧腰腹部疼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外院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占位,遂到我院就诊。门诊双肾CT增强检查见左肾下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突出于肾轮廓外,直径约3.3cm,CT值为30HU,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增强后皮质期肿块影明显强化,CT值约90Hu,髓质期、排泄期强化减退,其CT值分别约为79Hu、57Hu,瘤内见小片状不强化或弱强化区。 CT诊断:左侧肾癌。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 36.6℃,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明显叩痛,双下肢不肿。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大小正常,肾中下极稍粘连并见3.5cm ×3.0cm大小肿瘤突出肾脏,术后解剖见肾中下极约3.5cm ×3.0cm灰白色占位。切除物经家属过目后送上级医院会诊。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示瘤细胞:PCK (+)、EMA (+)、Syn (+)、CD34(血管+)、Vimentin (血管+)、Desmin (-)、HMB45(-)、CK7(-)、CD99(-)。术后随访8月无复发及转移征象。

    作者:吴宏杰;邹文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现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 , 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1969年schuknecht 提出嵴顶结石理论,1979年Hall提出管石症概念。本病在我国认识不足,大多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源性眩晕”等。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良好,近几年引起业内重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状况如何?笔者通过万方数据网检索1980~2013年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BPPV的情况,现归纳综述如下。

    作者:兰俊;郑剑波;黄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的制作与应用

    为了泌尿造口患者有效夜间有效收集尿液,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经济成本低,设计制作一套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患者日常居家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认为该集尿器能有效收集尿液,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张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胀肺肾两虚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全真一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肺胀肺肾两虚证能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功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G1和试验组G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术后恢复(包括离床时间、进食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近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小贞;蔡敏;邱丽琴;林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门静脉期及动脉期检查。结果患者病灶出现于肝脏左叶12例,肝脏右叶20例,多发8例。病灶呈略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主要为类圆形,3例病灶内部呈现出气体影。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显示出肝脓肿的病理情况,为临床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