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反复头痛头晕数月,加重数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嘴角右偏,伸舌左偏。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MRI平扫及增强:右侧额颞叶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增强后上述病灶呈环形及结节状强化,囊变区及周围水肿无强化(图①、②、③)。术前诊断:胶质瘤?术后病检:间变性室管膜瘤( WHOⅢ级),免疫组化:GFAP (+), S-100(+),EMA(-)(图④)。
作者:兰姗;童成文;罗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而用药安全又是患者安全的核心,因此用药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复杂又导致患者联合用药增加,进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包括药理(如药物拮抗)和物理化学方面。在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尽可能做到单一药物单一溶媒(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但由于浓度高、药物组间输液器冲洗不完全、时间长、温度、光等因素,液体出现颜色改变、混浊等[1],由此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又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临床实践表明,输液在临床的配制环节对输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改善临床药液配制,杜绝安全隐患,对提高临床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敏;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癫痫宁联合单种抗癫痫西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评价中西药联合使用对癫痫的治疗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自2000年至2014年,关于癫痫宁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3个研究,结局指标为服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积分值和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宁联合单种西药治疗组1个月、2个月的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积分值与单种抗癫痫西药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MD(95%CI)值分别为0(-0.23~0.23),-0.07(-0.3~0.16)],而在3个月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95%CI)值-0.42(-0.65~-0.18)];前者在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疗效与后者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值为1.73(1.16~2.56)]。结论癫痫宁联合单种抗癫痫西药能改善癫痫患者的症状,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李昱珑;付宇;戢翰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性做出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可控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保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方法对从湖北某三甲医院HIS系统收集的2010~2012年医保出院患者和自费出院患者住院数据进行比较,并对两者的各项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医保患者人均费用增长率高于自费患者人均费用增长率;医保患者人均药品费占人均住院费用比高于自费患者人均药品费占比。结论为医院医保管理找出医保费用增长的原因,并提出医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建议。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率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在急诊内科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功能(LV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79,P=0.282),但接受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改善(t=-9.982,P=0.000;t=-4.958,P=0.000),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5.146,P=0.000)。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及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238,P=0.012)。结论急诊内科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及卡托普利可显著提高老年重症心率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PCI术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来指导患者长期抗凝药物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周后采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大于70%的患者纳入A组,再将小于30%的样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和C组,B组给予大剂量抗凝药物长期治疗,A组和C组维持常规用量,随访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访后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528,P=0.017),且B和C两组差异显著(χ2=4.157,P=0.036);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χ2检验显示三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032,P=0.041),并且B和C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31)。结论 TEG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指标,对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的应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减少MACE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翠翠;王蕾;王丹阳;孙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方案,实验组10例患者应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过程当中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欣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干休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的措施及其效果,归纳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方法通过给予我所43例冠心病患者合理的健康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5年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脉血流改善程度等指标。结果随访5年间患者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频率较低,未见病情恶化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合理的健康管理可提高患有冠心病的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控制疾病恶化。
作者:侯玉玲;陈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老年人6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老年AMI组的PD、CAL、SBI、牙齿缺失数目及OHI-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1)。同时,老年AMI组的牙周炎患病例数也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口腔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差,牙周疾病患病率明确增加。
作者:王绍峰;刘红梅;曹革;郑惜秋;袁尉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年龄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然而,近的一项关于钙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使得日常补钙的必要性受到质疑。本文就补钙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彭晋湘;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随着血管外科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中医和西医疗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治疗方法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从中医的辨证论证、传统的抗凝和溶栓治疗以及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介入治疗等方面来阐述针对DVT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对各种疗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和对比,总结出介入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介入技术的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杜鹏;王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12月接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取手术治疗,并且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处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等,总结分析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80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同时平稳度过手术期,并且并无感染、切口不愈、出血、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发生。术前80例患者的患眼视力均值为0.13±0.08,术后患眼视力均值达到0.51±0.29,术后患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满意率高达97.50%(78/8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除了要积极给予手术治疗外,还要加强其临床护理,尤其要做好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与做好营养支持等,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眼视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侯华丽;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1例腹部肥胖并糖尿病患者所能达到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腹部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对其不良的膳食和运动习惯给予量化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结果患者的腹部脂肪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并发的糖尿病风险也恢复了正常。结论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控制腰围,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并发的轻度糖尿病风险得到控制。
作者:吴有琴;唐佳佳;杨琼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门静脉期及动脉期检查。结果患者病灶出现于肝脏左叶12例,肝脏右叶20例,多发8例。病灶呈略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主要为类圆形,3例病灶内部呈现出气体影。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显示出肝脓肿的病理情况,为临床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认知功能不同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其中痴呆组36例,非痴呆组44例。对受试者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Hcy水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血Hcy水平增高可以加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北方地区119例中老年髋部骨折常见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5年(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9例,设计“髋部骨折易患因素调查表”,分析和统计他们各种易患因素,并与125例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的未发生髋部骨折中老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髋部骨折组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坐位工作例数、腰部症状例数、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受教育时间、经常锻炼例数、嗜饮牛奶例数均明显少于后者(P<0.01,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偏瘦、吸烟、缺乏锻炼、家族骨折史、糖尿病史是我国北方地区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易患因素。
作者:俞越;刘畅;刘士嘉;高国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 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周丹青;王静;周洪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结肠造口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结肠造口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文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泌尿造口患者有效夜间有效收集尿液,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环保,经济成本低,设计制作一套泌尿造口患者夜间尿液收集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与患者日常居家护理,取得满意效果。认为该集尿器能有效收集尿液,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张茵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