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检查中格拉司琼的应用体会

李辉

关键词:胃镜检查, 格拉司琼, 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80名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40)和综合保温组(Ⅱ组,n=40)。Ⅰ组不进行额外的保温措施,Ⅱ组使用综合保温措施。监测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患者的鼻咽温和记录术后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鼻咽温和术后寒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体温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李兴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弹力丝袜在PICC维护贴膜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弹力丝袜在PICC夏季日常维护中有效减少导管滑脱和保障贴膜使用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维护后,取和患者上臂围合适的弹力丝袜袜套,套在PICC维护贴膜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维护用贴膜和胶带固定,每周更换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贴膜保留时间,贴膜更换频次,导管保留时间及患者主观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贴膜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并无一例导管脱出。结论弹力丝袜在PICC置管后夏季维护中使用,能有效的保护贴膜,减少PICC管的滑脱,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费用,保证了PICC的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小医院应对“药品零差价”的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药品零差价”对中小医院的影响,探求中小医院面对“药品零差价”的措施,以“药品零差价”的实施为契机,使医院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方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结果“药品零差价”对医院造成直接的冲击是减收,政府提出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来解决,但仅仅依靠政策扶持远远不够,中小医院减支和增收还是要靠自己,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抓牢患者和促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来提高医院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结论“药品零差价”的实施对中小医院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对中小医院收入造成减收的同时,也是医院转型提升自己的机遇。

    作者:雷蕾;董芊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镜检查中格拉司琼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4例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4例肝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44例,胆囊结石患者36例,肝囊肿患者24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104例患者分为行腹腔镜手术60例为观察组以及行传统开腹手术44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冯月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连续选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177例,入选对象年龄进行分组,≥60岁,69例(老年组)和<60岁,10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术后ICU停留时间内,老年组的呼吸道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制定护理计划应予重视。

    作者:刘宁;张科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能享受到无缝隙式优质护理干预,使患者生活能力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对手术的焦虑明显下降。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围手术期间分别对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能力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对手术的焦虑明显下降。结论护士提供无缝隙式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小丰;徐佳宝;黄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腹泻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1年5月~2012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90例患者排便情况分析,结合病情分析腹泻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的质量、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禁食时间、供给方式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曹雪雁;陈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癌症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患者入院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出院时重新填写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患者SCL-90总分、焦虑、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患者入院当日测量得分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改善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导诊工作的技巧与体会

    我院导诊工作通过对门诊就诊的患者按不同类型进行合理的分诊,防止交叉感染。在候诊时做好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理论,帮助就诊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并不失时机地宣传医院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特色医疗项目等,提高医院的知名度。通过优良的导诊服务,改善了就诊环境,使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增强了病员就医信心。

    作者:刘辉萍;孙艳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在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

    学者认为难以分类的原发性头痛通过相关检测发现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占77.5%,脑电活动异常者27.5%,并认为难以分类的原发性头痛病例多数可能属于偏头痛类型,通常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和脑电轻度异常为主[1]。偏头痛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病症,也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常见头部疾病。目前对偏头痛的治疗应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着手。众多文献显示氟桂利嗪联合一些中西药物治疗偏头痛临床比较多见,也显示出尼莫地平对偏头痛有一定疗效。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在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查阅一系列文献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使用BD福莱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的使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BD福莱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盐水封管。结果两组在使用效果中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使用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效果良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4例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DCF方案)和实验组34例(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PC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75mg/m2,d1;顺铂20mg/m2,d1~5;5-氟尿嘧啶350mg/m2,d1~5,21天/周期。实验组: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d1;卡培他滨2000mg/(m2· d),口服,2次/天,d1~14,21天/周期。结果对照组:总计化疗122周期,平均化疗4.07周期,其中CR 2例,PR 12例,SD 7例,PD 9例,近期有效率( RR)为46.7%,疾病控制率( DCR)为70%,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 12.5个月。实验组:总计化疗169周期,平均化疗4.97周期,其中PR14例, SD9例, PD11例, RR 为41.2%,DCR为67.6%,中位PFS为6.2个月,中位OS 12个月。两组的RR、DCR、无进展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的差异统计学上无显著性。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6.7%和17.6%,出现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9%。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为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较好的方案,临床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明洁;王建;刘平;束永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探讨

    近年来,中成药新品种的不断开发与广泛使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中成药不良反应( ADR )发生率也随即增加,人们对中成药安全性的认识也逐步提高[1]。中药材是生产中成药所采用的主要原料,属于天然药物,但还是有毒副作用,没有一种中成药无毒副作用[2]。本研究以我院2009~2011年收集的中成药ADR报告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中成药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京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106例老年长期卧床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使用THT815Power-Q6000气压治疗仪治疗双下肢,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疗程均为15天。结果两组护理疗效观察,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8.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且省时节力。

    作者:刘青青;闵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早期预防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早期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12例,对患者及家属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指导,然后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健康指导,患者掌握了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同时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无其他的并发症且视力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老年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尽早的进行预防对此类疾病的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更好的来配合治疗,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对此需要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谢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浓缩生长因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实验组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涂抹溃疡表面,3次/天;对照组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溃疡表面,3次/天;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疼痛消失的时间实验组3.25±0.32天,对照组4.61±0.5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实验组5.15±0.74天,对照组6.81±0.7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缩短疼痛和愈合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龚博林;方圆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已展开多年,至今已建立基本的考核制度,绩效工资改革势在必行,但绩效工资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探讨了推行绩效工资的必要性,其制约因素,并为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大小约0.5~1.8cm,均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钬激光能量为(0.6~1.5J/10~15HZ)。结果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76例一次碎石成功,治疗成功率为82.6%,手术时间20~110分钟,平均42.0分钟,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2天。无输尿管黏膜穿孔,撕脱等并发症。术后当天出现畏寒、高热者3例,给予静脉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术后2个月共86例结石获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93.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高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术后补救性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可以提高清石率。

    作者:陈德强;王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预防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预防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ISR)疗效。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前往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 )治疗的老年患者57例,入选对象按服用瑞舒伐他汀方法分为两组:连续口服瑞舒伐他汀(35例,观察组)及间断口服瑞舒伐他汀(服药总时间≤2个月或者口服其他他汀,22例,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在PCI前及PCI后6~12个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PCI后6~12个月随访中,观察组ISR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和18.18%;χ2=4.552,P<0.05)。冠状动脉造影靶血管数据比较中,观察组PCI后6~12个月的靶血管直径及靶血管再狭窄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5,P<0.01)。结论连续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PCI术后ISR。

    作者:邢继满;李敏;孙昭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