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翔;吴隽松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106例老年长期卧床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使用THT815Power-Q6000气压治疗仪治疗双下肢,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疗程均为15天。结果两组护理疗效观察,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8.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且省时节力。
作者:刘青青;闵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早期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12例,对患者及家属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指导,然后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健康指导,患者掌握了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同时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无其他的并发症且视力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老年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尽早的进行预防对此类疾病的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更好的来配合治疗,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对此需要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谢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病区护理员手卫生状况,为提高护理员执业中手卫生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和现场查看法,对本科护理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本病区调查了30名护理员在协助护理操作和生活护理中手卫生依从率为73.1%。护理员在更换体位及处理排泄物中手卫生执行较好,而在清理床单元及喂饭等操作中手卫生执行较差。结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和管理机制。
作者:张蓉;李菊珍;李嘉佳;王智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3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常规治疗,研究组6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7天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5.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可促进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叶峻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岗位轮换对护士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院轮岗护士长及未轮岗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院护士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常模相比,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轮岗护士长的各因子分均高于未轮岗组,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和焦虑因子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任职≤5年护士长其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高于任职>5年护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岗”作为一项激励与风险并存的管理方式,在关注轮岗带来的成效等积极作用时,不能忽视轮岗对护士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医院应做好轮岗后护士长支持系统的构建,使护士长保持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陈俊春;孙丽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中成药新品种的不断开发与广泛使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中成药不良反应( ADR )发生率也随即增加,人们对中成药安全性的认识也逐步提高[1]。中药材是生产中成药所采用的主要原料,属于天然药物,但还是有毒副作用,没有一种中成药无毒副作用[2]。本研究以我院2009~2011年收集的中成药ADR报告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中成药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京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癌症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患者入院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出院时重新填写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患者SCL-90总分、焦虑、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患者入院当日测量得分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改善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21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合贝爽90mg口服,每日1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合贝爽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蔡莉莉;李德梅;李敬会;徐剑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非典型首发症状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心肌梗死病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非典型首发症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详细深入分析该病非典型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原因及临床对策。结果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牙痛、咽痛、憋喘、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差异性较大,易误诊,临床上应予重视。对于中老年患者有以上不典型表现者应及时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电图不典型者应反复检查,并结合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确诊,防止误诊延误病情。
作者:吴文炎;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青光眼手术患者教育后的效果。方法根据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老年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点,手术前后有计划的给予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知识有了全面了解,情绪稳定,自我保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老年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并能有效预防青光眼复发。
作者:周慧敏;马剑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 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HVHF)在伴有急性肾衰竭( ARF)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E)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HVHF治疗30例伴ARF的MODSE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平均动脉压( MAP)、氧合指数( PaO2/FiO2)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HVHF治疗后患者肾功能、血气分析结果显著改善。 APACHEⅡ评分降低,30例中抢救成功12例(40.0%)。结论HVHF可改善伴有ARF的MODSE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替代肾脏功能并且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
作者:梁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往沈阳市德济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85例,他们分别接受了“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与71例同期就诊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估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各项问题得分及Morisy依从性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较差,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晓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指标。方法连续选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36例,营养护理干预包括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护理(PN)两部分,干预前后检测各类营养状态评估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结果36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后BMI、ALB、TCH、TG和TLC等多数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各项营养状态指标。
作者:王旭;张宇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共58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分析了低血糖患者昏迷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病时间、治疗效果及防治对策,认为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规范医生的治疗行为,以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减轻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性及损伤程度。
作者:陆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饮食对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2HPBG)血糖的影响。方法80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以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干预。实验组患者食用低血糖指数饮食,对照组患者食用高血糖指数饮食,用拜安康血糖仪测量三餐后2小时血糖,连续测7天。结果实验组食用低血糖指数饮食三餐后,2HPG明显低于对照组食用高血糖指数饮食餐后2HPG。结论低血糖指数饮食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作者:王爱玮;赵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电针治疗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nnexinA1与TRPM7共存为探讨TRPM7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电针治疗组、假手术组,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电针穴位选择“水沟”、“承浆”穴。用Morris水迷宫试验验证学习记忆能力和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nnexinA1和TRPM7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共存表达。结果①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6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可出现明显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缺血再灌组与电针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脑缺血前后以电针治疗后可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②在海马CA1、CA3、皮质区,脑缺血再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升高率分别是48.06%,50.19%,30.07%( P<0.05)。电针治疗组与脑缺血再灌组相比,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水平下降率分别是34.88%,47.80%,41.96%( 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且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上调,电针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逆转AnnexinA1和TRPM7表达,且可能通过TRPM7途径来调整AnnexinA1的作用。电针有可能通过抑制TRPM7和AnnexinA1来改变神经元的凋亡命运。
作者:郑永强;叶飞;刘南暖;邓晓玲;汪健;王成谋;上官守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以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患者情况明显好转,5天脱离危重病房。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充分重视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宋水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使用BD福莱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的使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BD福莱喜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盐水封管。结果两组在使用效果中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使用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效果良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学者认为难以分类的原发性头痛通过相关检测发现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占77.5%,脑电活动异常者27.5%,并认为难以分类的原发性头痛病例多数可能属于偏头痛类型,通常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和脑电轻度异常为主[1]。偏头痛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病症,也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常见头部疾病。目前对偏头痛的治疗应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着手。众多文献显示氟桂利嗪联合一些中西药物治疗偏头痛临床比较多见,也显示出尼莫地平对偏头痛有一定疗效。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在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查阅一系列文献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