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3例临床体会

谢珍囡

关键词:艾灸, 老年女性, 尿失禁
摘要:尿失禁系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指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口漏出,是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即在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等腹压突然增加时,症状加重,且往往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运用艾灸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13例,疗效尚佳,兹介绍如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32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的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32例患者31例一次取材成功,占96.8%,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8人、IgAN 7人、微小病变6人、狼疮性肾炎4人、紫癜性肾炎2人、膜性肾病2人、乙肝相关性肾炎1人、肾淀粉样变1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人。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汪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在血管性痴呆治疗应用

    血管性痴呆是引起患者智力障碍的常见临床疾病,其患病率非常高,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老年人脑梗死能引起的脑部缺血缺氧和组织坏死,能够引起智力衰退。很多血管性痴呆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血管性痴呆治疗原则常应用抗凝、促进脑循环代谢和营养神经,甚至降血压的药物。尼莫地平是常见的钙拮抗剂降血压药,临床常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治疗。文献认为尼莫地平比脑复康的抗衰老作用强60倍,老年人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所以抗衰老药物中,脑血管扩张药占有重要地位。血液循环改善有助于脑损伤的恢复,这种改善能否增加智力问题,已开始引起学者们的重视[1],笔者综合文献介绍如下。

    作者:周晓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连续选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177例,入选对象年龄进行分组,≥60岁,69例(老年组)和<60岁,10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术后ICU停留时间内,老年组的呼吸道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制定护理计划应予重视。

    作者:刘宁;张科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已展开多年,至今已建立基本的考核制度,绩效工资改革势在必行,但绩效工资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探讨了推行绩效工资的必要性,其制约因素,并为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80名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40)和综合保温组(Ⅱ组,n=40)。Ⅰ组不进行额外的保温措施,Ⅱ组使用综合保温措施。监测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患者的鼻咽温和记录术后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鼻咽温和术后寒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体温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李兴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理论在健康体检、评估及干预中的研究

    在了解健康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的理论特点和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指出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中医药在健康体检中的特色研究及在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虹;梁晓霞;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21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合贝爽90mg口服,每日1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合贝爽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蔡莉莉;李德梅;李敬会;徐剑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现行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护理收费标准[1]。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级护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医患矛盾、护患矛盾甚至医护矛盾日益升级。

    作者:翁霞;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导诊工作的技巧与体会

    我院导诊工作通过对门诊就诊的患者按不同类型进行合理的分诊,防止交叉感染。在候诊时做好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理论,帮助就诊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并不失时机地宣传医院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特色医疗项目等,提高医院的知名度。通过优良的导诊服务,改善了就诊环境,使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增强了病员就医信心。

    作者:刘辉萍;孙艳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降时间和幅度对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降时间和幅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AMI患者120例进行溶栓治疗,对治疗后1小时、2小时、3小时、1天、3天不同时间段心电图的ST段回降情况进行记录,根据首次ST段回降情况分为A、B、C3组,A组ST段回降≥90%,B组ST段回降≥50%,C组ST段回降<50%,比较3组患者溶栓后预后情况。结果 A、B、C三组CPK峰值、病死率呈显著递增关系,LVEF值呈显著性递减。 A/B2组2小时、3小时、1天和3天心脏性病死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1小时心脏性病死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幅度越大,下降时间越快,则患者的预后越好。而其余患者则应考虑强化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周宇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腹泻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1年5月~2012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90例患者排便情况分析,结合病情分析腹泻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的质量、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禁食时间、供给方式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曹雪雁;陈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老年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癌症患者均于入院当日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患者入院后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出院时重新填写SCL-90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患者SCL-90总分、焦虑、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得分与患者入院当日测量得分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改善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灸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3例临床体会

    尿失禁系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指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口漏出,是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即在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等腹压突然增加时,症状加重,且往往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运用艾灸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13例,疗效尚佳,兹介绍如下。

    作者:谢珍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镜检查中格拉司琼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褪黑素与钙水平昼夜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清褪黑素及钙水平昼夜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同时在昼夜7:00,11:00,15:00,19:00,23:00,3:00,6个时间点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褪黑素及钙。结果 AD组褪黑素夜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D组钙夜晚高于对照组,白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昼夜钙代谢异常及褪黑素水平降低是AD危险因素,临床防治AD应当注意这些因素。

    作者:刘衍宇;梁一波;关俊文;梁继志;邓玉丽;方凌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性手背皮肤无意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皮肤无意撕脱伤的处治。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4年内13例对因牵拉老年人手臂致手背皮肤无意撕脱的处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3例患者经治疗16天后,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准确评估老年患者皮肤特点及创面情况,采用清创后撕脱皮肤原位缝合加压包扎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金良;李磊;蒋永胜;王昌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以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患者情况明显好转,5天脱离危重病房。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充分重视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宋水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术后入住ICU患者与肠内营养有关腹泻易患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与分析老年术后入住ICU患者与肠内营养( EN)有关腹泻易患因素。方法连续选择了2012年1月~2013年9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老年术后患者206例,他们均填写了“与EN有关腹泻易患因素调查表”,并按有无发生与EN有关腹泻进行分组比较调查结果。结果206例老年术后入住ICU患者发生与EN有关腹泻69例,患病率33.50%。老年发生与EN有关腹泻患者的平均年龄、给予EN总量、EN输入速度、发生低蛋白血症和使用广谱抗生素例数均显著多于未发生与EN有关腹泻组,而开始行EN时间明显少于后者( P<0.05,P<0.01)。结论年龄偏大、给予EN总量多、输入速度较快、发生低蛋白血症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术后入住ICU患者更容易患上与EN有关腹泻,设计对应护理方案较为重要。

    作者:马宏飞;牛志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血糖昏迷58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共58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分析了低血糖患者昏迷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病时间、治疗效果及防治对策,认为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规范医生的治疗行为,以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减轻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性及损伤程度。

    作者:陆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早期预防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早期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眼科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12例,对患者及家属在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指导,然后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和健康指导,患者掌握了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方法,同时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无其他的并发症且视力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老年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尽早的进行预防对此类疾病的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以更好的来配合治疗,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对此需要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谢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