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芳;宋洪勇;赵林;周建军;郭成军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局部病变,另一种则认为是全身系统疾病[1]。既往将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系统性疾病理解、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局部靶向治疗。局部靶向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和死亡风险。随着多种观察斑块的侵入或非侵入性影像学方法的兴起,对局部高风险斑块开始重新关注和深入。不仅可在尸检中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兴的影像学方法也可呈现在体斑块的生物学特征,同时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中的重大发现,包括斑块生物学、影像学和新兴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慧;于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主因“突发胸痛3 h”于2015年1月28日急诊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既往右肾外伤性切除术后10年;吸烟20年,约20支/天。入院查体:BP 85/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稍烦躁,四肢肢端稍冰凉、苍白、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肺底吸气末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9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入院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 V1~V3导联呈QS型,V1~V6导联ST上抬0.1~0.5 mv伴T波高尖。心电监护提示频发频发室早。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eGFR)63 ml/(min·1.73m2),血钾3.4 mmol/L,血常规、肝功、血糖正常,血脂:胆固醇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6 mmol/L,三酰甘油1.9 mmol/L。入院诊断: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早搏心功能 Killip IV 级;②右肾切除术后;③低钾血症。GRACE评分203分,院内死亡风险16%。
作者:陈少源;金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 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贾秋蕾;胡元会;宋庆桥;杜柏;李可;李偲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当天均采用焦虑(SAS)、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应激产生的焦虑、抑郁程度。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至PCI术前一天再次采用上述两种量表评估患者对介入治疗产生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前一天血压及睡眠情况。出院前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至PCI术前一天两组患者SAS得分:观察组(43.6±4.5)分,对照组(57.8±4.4)分;SDS得分:观察组(38.7±3.5)分,对照组(49.9±3.2)分;两组患者SAS、SDS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在原有基础上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15~20 mmHg的人数、夜间失眠需要服用镇静药物辅助睡眠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20%、30%,对照组分别为57.5%、7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能力,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王玉兰;冬兰;吴海燕;施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2月煤炭总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540例,其中男性295例,女性245例。按不同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42例、高TC组(103例,TC>5.18 mmol/L),高TG组(100例, TG>1.7 mmol/L)、混合组(100例,TC>5.18 mmol/L和TG>1.7 mmol/L)和低HDL-C组(95例,HDL-C<1.04 mmol/L)。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visfatin、Lp-PLA2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visfatin及Lp-PL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对照组visfatin和Lp-PLA2水平呈负相关(r=-0.42,P<0.01)。高TC组、高TG组、混合组、低HDL组visfatin和Lp-PLA2水平呈负相关(r=-0.23,r=-0.33,r=-0.54,r=-0.58,P均<0.01)。结论血清内脏脂肪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参与脂代谢的调节,可能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作者:刘鹏;刘后光;李娇;郭继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8例为研究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35~78(53.91±7.20)岁。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6例。比较两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医学应对问卷(MC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的得分。结果 EPQ量表中,研究组E评分、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8.12±10.45)分vs.(51.34±10.59)分]、[(63.84±11.03)分vs.(48.51±1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患者医学应对问卷面对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屈服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为[(17.21±3.87)分vs.(20.23±4.51)分]、[(13.87±4.02)分vs.(10.87±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I-90量表中研究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患者GQOLI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2.34±11.77)分vs.(65.89±13.89)分]、[(51.34±12.09)分vs.(66.76±12.87)分]、[(55.09±11.52)分vs.(65.87±1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其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较差,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作者:韩振;闫杰;初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经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2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有3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7.5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效果更为理想,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兵;张薇;武云涛;姚璐;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盐酸阿罗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门诊初诊的1~2级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0.2±10.8)岁。随机分为阿罗洛尔组(n=50)和氨氯地平组(n=50)。阿罗洛尔组每日晨起服用盐酸阿罗洛尔;氨氯地平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连续服药8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记录患者24h动态血压、心率情况,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问卷评估抑郁、焦虑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氨氯地平组比较,阿罗洛尔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下降,(77.8±11.0)次/minvs.(67.5±10.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氨氯地平组比较,阿罗洛尔组焦虑水平下降,(37.9±10.2)分vs.(35.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阿罗洛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水平。
作者:刘春萍;骆利;谈波;衣桂燕;李俊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1月发表的有关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中国冠心病患者的对照研究。分为替格瑞洛组,90 mg 2/日;氯吡格雷组,75 mg 1/日。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符合入选要求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对照研究,共计2091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之间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OR=1.31,95%CI:0.92~1.87,P=0.13),但替格瑞洛组的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OR=2.62,95%CI:1.54~4.46,P=0.00004)。结论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组相当,但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却显著高于氯吡格雷。
作者:谢文剑;谢红光;陈绍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阿利吉仑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全面收集阿利吉仑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献,采用系统评价量表(OQAQ)评价文献质量。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1篇为Cochrane评价,9篇为非Cochrane评价;2篇为安慰剂对照,6篇为活性药物对照,3篇为单纯安全性评价;OQAQ评分1篇为“差”,9篇为“优”。阿利吉仑降压效果优于安慰剂,不劣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和氢氯噻嗪(HCTZ),降低舒张压不如氨氯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BBs);阿利吉仑和ACEIs和ARBs合用时,显著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和氨氯地平合用有降低外周水肿趋势,无其他严重安全问题。结论阿利吉仑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评价阿利吉仑在有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种合并症的“真实世界”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袁志华;丁琪;靳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心内科医疗纠纷调查与分析的研究,目前国内公开发表的较少,本文拟结合国内部分文献报道及某三级医院近10年的心内科纠纷统计数据对纠纷成因及对策综合阐述,供心内科医护人员工作中参考。
作者:王娟;刘晓艳;易蕊;苏太贵;门爱民;郭娟;王敏;杜玉国;杜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强负荷训练者心肌损伤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大学体育系2014年9月入学男性新生136名,年龄17~20(18.2±1.4)岁。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各68例。A组在接受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共两周;B组训练前不实施任何干预。然后按设计要求于晨起后空腹越野跑5 km,时间控制在25~30min。分别抽取静脉血比较两组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次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训练后即刻较训练前两组BNP、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训练后次日较训练前血清CK、CK-MB、cTnI、BNP和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A组训练后次日CK[(226.30±70.10)U/Lvs.(199.40±32.80)U/L]、CK-MB[(31.50±10.90)U/Lvs.(21.20±6.20)U/L]、cTnI [(0.104±0.033)μg/Lvs.(0.076±0.042)μg/L]、BNP[(102.44±42.36)μg/Lvs.(88.15±27.28)μg/L]和CRP[(6.13±2.76)μg/Lvs.(3.33±1.57)μg/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训练前口服麝香保心丸能够减轻强负荷训练的心肌损伤。
作者:陈金良;刘征;于卫国;张晶;罗永起;贾保民;莫新刚;吴云;吴业宾;院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术(CCTA)评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斑块的特点。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以胸痛为症状接受64层冠状动脉CT检查且年龄大于60岁患者48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21例,非糖尿病者2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与类型特点。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存活率的预后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75.1%)及弥漫病变(43.9%)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37.8%、16.1%),且有更多的混合斑块发生率(82.4%vs.39.7%);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及75%发生率(61.5%、31.2%)高于非糖尿病组(36.0%、19.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的患者中经过1年随访,糖尿病组患者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存活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能够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进行早期危险评估。
作者:王秀杰;曾凡本;陈雯;马锦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脂脂肪酶(ATGL)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4年8月在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41~67(56.3±6.2)岁。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无冠心病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入院24h内检测血清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组、UA组、AMI组血清ATGL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较SA组血清AGT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对照组和SA组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各组AGTL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ATGL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Gensini评分、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226,r=-0.324,r=-0.476, r=-0.36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血清ATGL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作者:王彦方;郑晓晖;胡丰朝;王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局灶型和非局灶型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临床结局。方法入选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因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再狭窄(DES-ISR)接受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患者254例,男性201例,女性53例。所有患者根据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造影类型分为局灶型组(87例)和非局灶组(167例)。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等)发生情况,分析术后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局灶型患者B2/C型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局灶型(69.5%vs.41.4%),病变长度和支架长度均高于局灶型患者,为[(25.46±3.38)mmvs.(8.13±2.21) mm]、[(28.59±11.25)mmvs.(19.47±7.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非局灶组MACEs发生率明显高于局灶组(38.3%vs.24.1%),TLR明显高于局灶组(32.3%vs.1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发现,非局灶ISR是TL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34,95%CI:1.173~3.884)。Kap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局灶型患者接受第二代DES治疗术后2年内TLR生存率高于非局灶型患者(P=0.024)。结论第二代DES治疗DES-ISR时,局灶型ISR患者预后优于非局灶型ISR患者。
作者:张惠芳;宋洪勇;赵林;周建军;郭成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脂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40 mg组6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2.10±10.55)岁;20 mg组5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1.09±9.54)岁。分别于PCI治疗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和40 mg,PCI治疗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PCI术后1个月、6个月TC、LDL-C、T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 mg组比较,40 mg组PCI术后6个月TC,术后1个月及6个月LDL-C、T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后6个月内40 mg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20 mg组为1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mg组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20 mg组1例,未出现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但使用40 mg患者较20 mg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减少。
作者:王显利;廉秋芳;王雅宁;李雪杰;李艳;王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资料显示,每年全世界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由于心血管急症发病急、病情危重,如果判断不准确、抢救不及时,发生猝死率极高。国外文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30%~50%的死亡发生于院外,而院外死亡的50%又集中在发病的1小时内[1-3]。因此,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早期救治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有效“时间窗”内完成必要的紧急救治是挽救生命、提高预后的重要保障[4-6]。
作者:汪美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皮质醇(COR)含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检测及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BDNF和COR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血清中BDNF的升高值[(11.67±3.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13±1.10)pg/ml];干预组干预后血清中COR的下降值[(26.05±5.5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8.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积极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清的COR和BDNF的表达。
作者:侯莉;王颖琦;刘伟;赵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预行择期PCI的AMI患者7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例,年龄48~76(60.84±6.89)岁。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 术前30min加服曲美他嗪负荷剂量60 mg,术后持续服用。比较两组患者PCI后ST段下降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ST段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7.48±9.12) mm vs.(3.64±0.8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曲美他嗪组ST段下降超过70%比例增加(42.86%vs.8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LVEF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曲美他嗪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曲美他嗪组CK-MB和cTnI的峰值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为[(125.00±31.5)U/L vs.(166.56±22.13)U/L]、[(1.63±0.44)ng/Lvs.(2.155±0.50)n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心功能和心肌损伤。
作者:王婷;李结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其相关并发症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消融等方法,临床上均有一定疗效。冷冻球囊消融(简称冷冻消融)效果显著,与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相比,其优越性高,并发症少,前景广阔。现就冷冻消融在心房纤颤(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蔡谦谦;胡文滕;宋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