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优质护理水平

郭忠蓉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低年资护士, 规范化培训
摘要: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近几年医疗服务压力增大,许多综合性医院均面临大量新护士进入临床的情况,如何确保在此种情况下能有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2].我院三年以下护龄的低年资护士比例占全院护士的42.65%,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以规范化培训为核心手段,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胜任力和优质护理执行力的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4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抗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变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VAP患者病原菌的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患者发生VAP前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主要为(64.44%)阴性,发生VAP后下呼吸道分泌物均培养出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90.10%(多重耐药菌57.14%),革兰阳性球菌2.97%,真菌6.93%,混合感染者占42.22%;经验抗感染准确组患者预后好于不准确组,迟发组与早发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发生VAP后病原菌以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准确的经验用药可改善预后.

    作者:李耀军;文凌娟;杨艳兵;刘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见效快、疗程短、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37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常规全身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局部冲洗、吸引及注射抗生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纳入与排除标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标准如下[1]:①有慢性、反复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咯血,肺病变部位有湿性罗音或有杵状指(趾)等体征;②胸部正位片显示:肺纹理粗乱,其中有较多形状为不规则环状的透亮阴影或者沿支气管分布的卷发状阴影;③胸部CT显示:以支气管管壁增厚为特征的柱状扩张或者成串状、簇状的囊样改变;④支气管碘油造影显示扩张的囊状、柱状、囊柱状的支气管影.

    作者:王永;张晓梅;邵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技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白光支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刷检结合活检对于中央型气道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有综述报道可达88%,由于观察所用波长的限制,WLB难以发现早期只有几个细胞厚度的中央型黏膜癌性病变,其诊断发现率仅为30% [1-2].而窄带成像支气管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的内镜技术,通过在红绿蓝系列照明系统中使用窄带滤光片而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上皮内的血管网细微形态变化,因此,可能成为中央型气道黏膜早期癌变诊断的新手段之一[3-7].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二科开展NBI检查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应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会芳;吴粹华;陈旭君;黄文侨;舒逸;卢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碘伏胸膜粘连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临床研究

    自发性气胸,肺部破口形成后,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仍然持续漏气的称之为难治性气胸.本病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结核患者及少数特发性气胸[1-8].尤其是COPD患者多高龄、有各类慢性肺部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胸腔镜下治疗等原因,这类患者治疗难度大,甚至迁延不愈,且容易反复复发,并能导致增加气胸相关性死亡风险[9].我院采用胸膜腔内注射碘伏对难治性气胸进行胸膜粘连,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婷;张明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与高分辨率CT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高分辨率CT(HRCT)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特点,及与HR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59例,对终满足标准的72例COPD患者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HRCT影像中肺气肿程度或(和)支气管管壁增厚情况进行分型,并测定PI-950和支气管管壁厚度与相邻肺动脉直径的比值.结果 COPD表型分别为:无肺气肿型32例,肺气肿型40例;无支气管管壁增厚型40例,支气管管壁增厚型32例;A型32例,E型19例,M型21例.COPD患者的HRCT参数EI和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比值与上一年急性加重频率均呈正相关(r =0.28,P=0.017;r=0.416,P=0.000).HRCT表型为肺气肿型的患者平均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为(1.83±0.81)次,高于无肺气肿型[(1.09±0.96)次,P=0.001];支气管管壁增厚型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为(1.81±0.86)次,高于无支气管管壁增厚型[(1.25±0.95)次,P=0.011)];A型急性加重次数为(1.09±0.96)次,低于E型及M型[(1.63±0.761)次,(2.00±0.84)次,P=0.002],E型与M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PI-950及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比值与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HRCT表型多为肺气肿型及支气管管壁增厚型的患者,且COPD急性加重频繁,而A型患者的急性加重频率较低.

    作者:王述红;黄小波;刘翱;何正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DAM3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IL-4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以及白介素4(IL-4)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浓度的IL-4刺激MRC-5,以未刺激组细胞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DAM33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设计并合成ADAM33-siRNA,瞬时转染MRC-5,MTS法检测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当不同浓度的IL-4刺激MRC-5时,ADAM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1 ng/ml组与0 ng/ml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 ng/ml、50ng/ml、100 ng/ml与0 ng/ml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33-siRNA明显抑制了ADAM33在MRC-5中的表达;MTS结果显示,在24、48、72 h,干扰组的增殖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27.3%、36.6%、19.2%;干扰组S期占的比例(31.69±4.14)%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7.19±0.99)%(P<0.05);干扰组的细胞凋亡率(28.49±8.7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8.43±5.11)%(P<0.05).结论 ADAM33可促进入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而细胞因子IL-4可促进其表达,它们可能在气道重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韬;赵麟丰;王彦;廖秀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优质护理水平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近几年医疗服务压力增大,许多综合性医院均面临大量新护士进入临床的情况,如何确保在此种情况下能有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2].我院三年以下护龄的低年资护士比例占全院护士的42.65%,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以规范化培训为核心手段,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胜任力和优质护理执行力的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忠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据相关资料报道,老年肺部感染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居首位,且为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证明,肺部感染与患者的生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密切相关[1-2].因此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预防肺部感染,应该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一、一般资料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总共收治因摔伤,车祸导致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60 ~ 88岁,平均年龄69.8岁.新入院时拍摄胸片未发现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女27例,男23例,年龄60 ~ 86岁,平均年龄68.5岁;其中脑梗塞20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14例,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的36例.对照组:女19例,男31例,年龄66 ~ 80岁,平均年龄70.1岁;其中脑梗塞25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12例,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的28例.

    作者:向姗姗;陈邦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362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PTE组与无PTE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辅助检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卧床史(≥7 d)(32.05%vs.18.31%,P=0.009)、合并糖尿病病史(33.33%vs.20.42%,P=0.017)、双下肢不对称水肿(8.97% vs.3.52%,P=0.044)、晕厥(0.089%vs.3.17%,P=0.027)、静脉血栓(19.85% vs.8.45%,P=0.015)、白细胞(P =0.014)、血红蛋白(P =0.006)、D-二聚体(P <0.001)、PaO2 (P <0.001)、PaCO2 (P <0.001)、FEV1%(P<0.001)等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卧床史(≥7 d)、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低PaO2 FEV1%下降可能是COPD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永红;胡德春;张盼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叶切除术临床护理体会

    肺叶切除术是肺部疾患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多数肺部疾患可以通过肺叶切除治疗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1].为进一步提高肺叶切除手术疗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现将其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科行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年龄32~ 78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22例;其中鳞癌32例,腺癌24例,小细胞肺癌8例,肺结核22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叶切除28例,全肺切除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

    作者:魏雅倩;陈邦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米材料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纳米材料由二维或三维空间上长度在1 ~ 100 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粒子所组成.目前已设计、制造出的纳米材料有2000多种,包括以碳为基础的骨架型结构(如碳纳米管、碳纳米胶囊和富勒烯),以脂质为基础的球形脂质体,以壳聚糖、藻酸盐为基础的纳米颗粒,以及自我组装的纳米管,其可作为载体携带如细胞、组织的特异靶标、治疗药物、用于基因治疗的核酸等有助于疾病诊断或疗效判定的靶向分子.随着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纳米成像、疾病诊断、药物传输、癌症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涉及.现就目前不同纳米材料在各种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陈华萍;王关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T引导下分离式BARD活检枪对支气管镜阴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分离式BARD活检枪对气管镜阴性孤立性肺结节组织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证实的10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病例,所有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术前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且检查结果为阴性;采用分离式BARD活检枪,18G BARD穿刺针,根据螺旋CT扫描选择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结果 本组10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取材成功,诊断结果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95.83%,特异性100%.良性病变敏感性96.97%,特异性95.83%,假阴性4例(3.8%).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检测合格标本58例(90.63%),阳性22例(37.93%).并发气胸11例(10.47%),咯血11例(10.47%).结论 CT引导下分离式BARD活检枪对气管镜阴性的孤立性肺结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为肺癌分子病理诊断分析提供足够的标本.

    作者:肖鑫武;孙文逵;宋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可见于各种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由2014年肺高血压会议新的分类可以看出,CTD仍是PAH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1-7].SSc-PAH常缓慢进展,临床缺乏特异性,不易察觉,无创性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早期PAH.但SSc-PAH临床资料少,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无统一规范,预后差.本研究从SSc-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SSc-PAH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并为今后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孙娟;孙耕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因此研究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已迫在眉睫.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cells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是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感染者体内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来诊断结核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一、T-SOPT.TB方法诊断结核感染的优点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执行摘要》显示:2012年,据估算,全世界共有860万人罹患结核病,13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包括32万艾滋病毒阳性者),因此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人类健康问题的焦点.

    作者:刘丽;刘晓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噻托溴铵粉雾剂对哮喘的疗效,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重度支气管哮喘的56例患者,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其中实验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18 ~ 78岁;对照组28例,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19~7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过敏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绍霞;郑瑞娟;张国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线粒体相关的NLRP3炎性体激活

    炎性体自发现以来,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就备受关注.NRLP3炎性体是目前研究多的炎性体,其激活不仅启动免疫反应防御微生物感染,而且还参与包括急性肺损伤在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代谢、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线粒体DNA释放等都与NRLP3炎性体的调节相关,可见线粒体在NLRP3炎性体的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线粒体相关的NLRP3炎性体激活进行综述.

    作者:曾俊莉;吴冠楠;宋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肺癌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7%,病死率占18.2%,均高居首位[1-3].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比例占87.05%[4],每年全球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此病[5].因该病被确诊时相当一部分(约80%)为晚期阶段.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终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姑息性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年,多种细胞毒性药物的组合化疗也并没有提高疗效[6].随着肿瘤生物学及肿瘤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分子靶向治疗,阻断失调的信号转导途径及代谢过程,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7-8].

    作者:王鹏;申文婕;郭其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群体性急性光气中毒24例诊治分析

    光气(phosgene 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高毒窒息性有害气体,有一种霉变干草和烂苹果味,毒性是氯气的10倍以上,属高毒、刺激性气体[1].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染料、塑料及制药等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意外泄漏、操作不当及防护不力而发生人员中毒,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2012年4月19日18时皖西南某制药厂投料车间不慎发生光气泄漏事故,造成当班员工发生群体性急性光气中毒,现将我院收治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程文星;张健;周传毅;王进;陈英杰;孙静;何晓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由德国科隆大学Hilker等在2003年首先提出,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 ~25%.SAP也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且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2].探讨SAP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特点,对提高SA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SAP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以期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陈钊成;吴海桂;林伟明;吴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挫伤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对策

    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锐器伤、车祸以及爆炸伤等事故造成,病情普遍较重,且伤情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衰竭,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对32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肺挫伤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肺挫伤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24 ~ 56岁,平均年龄为41.3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重物砸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锐器伤2例.全部患者均为相邻3根或以上的肋骨骨折,症状表现为胸廓塌陷、反常呼吸明显、呼吸困难及胸部疼痛.胸部X线或CT检查均提示损伤肺部有大片云雾状阴影或实变.

    作者:王娟;陈邦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