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病的系统分析

曹富丽;蒋鲜;熊鸿雁;熊玮

关键词:红景天, 呼吸频率, 高原病, 急性轻症,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红景天对急性轻症高原病(BFAMS)的疗效,为其预防BFAMS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检索1978年至2014年12月,CBM、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The Cocharen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红景天预防BFAMS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高原专题知识库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人员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Cochrane标准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分,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项符合要求的研究被纳入实验,8篇研究报道红景天对BFAMS症状学评分的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其可以降低BFAMS症状评分(MD:-1.42,95%可信区间[-2.1,-0.74],P<0.00001);11篇报道红景天对心率的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显示红景天可以降低心率(MD:-7.61,95%可信区间[-9.7,-5.52],P<0.00001);10篇报道红景天对氧饱和度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认为红景天能提高氧饱和度(MD:2.98,95%可信区间[0.73,5.23],P=0.009),6项研究报道红景天可以降低呼吸频率(MD:-2.54,95%可信区间[-2.77,-2.33]P <0.00001),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红景天可以改善BFAMS症状,降低心率及呼吸频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重症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2].目前全球约有3亿患者,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亡[3-4].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推广,大部分轻至中度哮喘患者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达到哮喘症状控制的目标.然而部分确诊为哮喘的患者,尽管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甚至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症状仍难以控制,同时还要承受使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这部分患者被称为重症哮喘.这类患者比例约占10%~ 20%,具有很高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发生急性恶性事件风险大,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因此,探究该部分患者的遗传特性、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对这类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管理有很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5].

    作者:冯维;宋旸;李满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黏附受体GPR56与肿瘤

    细胞在持续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接触,这些主要通过细胞粘连完成的联系对细胞的分化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出错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比如癌症[1-2].事实上,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细胞粘连的变化可以在肿瘤发生及转移的每一步被观察到[3].细胞粘连包括细胞间(cell-cell)粘连和细胞-基质(cell-extracellular matrix,cell-ECM)粘连,前者涉及到细胞间直接接触,而后者指的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种类型的细胞粘连都由跨膜受体介导,它们之间的这种串联频繁发生而且对适当的细胞行为调控非常关键.非典型G蛋白耦联受体GPR56近年来被证实为一种新型的黏附受体,可能同时影响细胞间和细胞-基质粘连[4].

    作者:郭芮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气管内环丙沙星灌洗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评价

    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气道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由于气道防御受损以及频繁的细菌定殖,细菌感染成为AECOPD主要的发病原因[1],也是影响COPD病程进展的重要因素.床边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的冲洗和灌洗的治疗意义已受到较广泛的认同[2-5].但关于环丙沙星直接用于相关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辅助灌洗治疗鲜见报道.

    作者:周一平;陈小可;夏利萍;张贵昌;周承惇;李艾芬;刘慧;喻海琼;刘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食管间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多见于胃和小肠,发生于食管少见.胸部SFT合并食管间质瘤(esophageal stromal tumor,EST)更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咳嗽、憋喘2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2月27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咳嗽、憋喘,受凉后或冬季明显,病情反复.1个月前憋喘明显,咳少量白痰,无发热、胸痛及咯血.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不大,右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律齐,无杂音.

    作者:丁雁启;袁雪芹;李合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护理对开胸手术患者早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口腔是微生物容易积聚滋生的场所,此处的细菌可以随着呼吸、气管插管等途径进入下呼吸道,这也是导致早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主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早发型VAP与口咽部定植菌引入下呼吸道有关[1],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开胸术由于手术时间长、肺及胸廓的创伤使肺顺应性下降、黏液分泌增多且清除障碍,这些特殊因素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2].本研究对86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0.2%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减少了早发型VAP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晓骏;赵宝琴;王振华;何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维生素D水平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足以改变COPD的病程[1].维生素D在钙和骨骼代谢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但它在免疫、炎症、感染等中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维生素D与COPD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COPD稳定期患者维生素D的水平与研究报道屡见不鲜.血25-OH维生素D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总体水平[2].本研究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呼吸困难指数(BODE)的关系,探讨维生素D与COPD机制及病情评估的相关性,旨在为COP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学亮;卞明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空气压缩泵吸入联合鼻饲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指患者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的典型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呕吐三大症状,但百日咳病原学检查为阴性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龄内的小婴儿多发,病初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多,尤其是淋巴细胞比例占优势[1-3].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等因素,近年来类百日咳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研究分析总结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6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旨在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继发肺脓肿患者突发大咯血死亡一例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若不能及时控制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但急性肺脓肿少有大咯血窒息致死者,尤其是在肺部感染已得到控制,患者病情较稳定的情况下突发大咯血更属罕见.因此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突发大咯血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本研究对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继发肺脓肿患者突发大咯血死亡的病例进行介绍,着重分析咯血的可能诱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警惕性.

    作者:霍子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及表现

    胸部外伤时,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时做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首选的方法,其简便快捷,能显示较明显的肋骨骨折、液气胸、肺挫裂伤等.CT具有较高的分辨和轴面成像能力,CT有常规X线检查无可比拟的优点[“3],可对轻度肺挫伤以及被大量胸腔积液掩盖的肺挫伤、裂伤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胸椎椎管内有无骨片及脊髓受压的诊断,特别是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有其独到之处.一般平扫即可,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而且可观察多个脏器的损伤情况.

    作者:陈林;向东生;马琼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持续性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后的应用

    机械辅助呼吸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使用呼吸机间歇性正压通气中,存在着功能残气量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顺应性下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副作用.目前,临床上为了减少呼吸机相关获得性肺损伤的发生,一般使用小潮气量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使用小潮气量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增加了肺不张的发生率.肺复张可改善小潮气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所致的肺泡萎陷和换气功能障碍所致的肺损伤,是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内容[1].持续性膨肺(sustained inflation,SI)治疗采用了延长吸气时间,使肺泡扩张并维持在一定的时间,可以有效防治肺不张,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2-5].

    作者:谢黎;张瑜;王莉;向家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病凶险,病死率高.传统的呼吸支持方法主要包括肺保护性通气、呼吸末正压通气、肺复张、俯卧位通气等.维持适当水平的PEEP肺保护性通气是目前有效的呼吸支持方法,采用小潮气量(6 ml/kg)的机械通气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病死率[1-5].难治性ARDS合并严重缺氧或呼吸性酸中毒时,通常采用定位策略、NO吸入、反向吸气、呼气比率通气策略、气道压力通气策略、部分液体通气策略、高频通气技术等支持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敬颖洁;刘畅;李福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病的系统分析

    目的 探讨红景天对急性轻症高原病(BFAMS)的疗效,为其预防BFAMS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检索1978年至2014年12月,CBM、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The Cocharen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红景天预防BFAMS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高原专题知识库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2名研究人员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Cochrane标准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分,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5项符合要求的研究被纳入实验,8篇研究报道红景天对BFAMS症状学评分的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其可以降低BFAMS症状评分(MD:-1.42,95%可信区间[-2.1,-0.74],P<0.00001);11篇报道红景天对心率的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显示红景天可以降低心率(MD:-7.61,95%可信区间[-9.7,-5.52],P<0.00001);10篇报道红景天对氧饱和度影响的文献,经Meta分析认为红景天能提高氧饱和度(MD:2.98,95%可信区间[0.73,5.23],P=0.009),6项研究报道红景天可以降低呼吸频率(MD:-2.54,95%可信区间[-2.77,-2.33]P <0.00001),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红景天可以改善BFAMS症状,降低心率及呼吸频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作者:曹富丽;蒋鲜;熊鸿雁;熊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感染的本质是病原微生物侵袭组织器官引起病理性的异常的炎症反应.感染导致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肌体启动免疫防护和清除微生物的有效方式,但由于机体可能存在天然免疫缺陷或继发免疫力不足,或致病微生物毒力差别,以及机体对外来感染的炎症反应强弱的不同,导致肌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之间出现消长,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肌体通过免疫和炎症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清除了微生物,组织器官功能逐渐恢复自愈;(2)机体免疫反应较弱,微生物生长,产生毒素,导致临床上出现典型感染征象,包括发热,炎症因子释放增加,重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脓毒症(sepsis)等,但由于抗生素的使用,终微生物清除,炎症导致的器官功能损伤逐渐恢复;(3)出现剧烈的炎症反应,清除或未清除微生物,但出现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临床表现为严重脓毒症(sever 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休克(shcck),MODS等[1-2](图1).处于此阶段,即使使用了抗生素,炎症反应导致的损伤性改变仍可是致命的.

    作者:宋元林;陈淑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粘性脚踝泡沫敷料在预防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鼻面部压疮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以下简称为无创通气)是用鼻面罩将呼吸机管路与患者连接的机械通气方式.它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肺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纠正呼吸衰竭.同时,也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相关的并发症,保留上气道的防御功能,保留患者的语言和吞咽功能,具有机械通气的大灵活性、舒适性[1-2].无创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无创通气面罩如佩戴过松则致漏气,会使治疗效果下降;如佩戴过紧或时间过长,则会导致面部压疮的发生[3].

    作者:马秀英;姜纯蓉;杨永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时的自我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埃博拉病毒初于1976年在刚果、苏丹首次发现,目前主要流行于西非、刚果、塞内加尔等国家,我国暂未发现此病毒.随着埃博拉病毒走出西非后,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埃博拉出血热进入全球警戒状态,世界各国也加强了出入境管理,严防埃博拉病毒的侵入.由于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我们应加深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科学认识,提高防护意识,积极应对埃博拉病毒的输入风险.

    作者:张瑜;谢黎;王莉;向家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在呼吸系统中呈渐进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性肺部疾病.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COPD患病率高达8.2%[1],COPD急性期表现为肺功能明显下降,咳嗽、咳痰等症状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气道的炎症反应可使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且痰液脓性转变,阻碍其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雾化吸入是通过气流使药物呈雾状进入呼吸道,使黏性度下降、减轻平滑肌收缩,是呼吸科疾病常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昭;张婷婷;彭瑞敏;王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Fractalki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中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ECOPD的住院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及CAT评分分值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按治疗后第10天病情再分为普通缓解组(17例)、普通未缓解组(3例)、重症缓解组(14例)、重症未缓解组(6例),另选20例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正常对照组及AECOPD患者住院次日、治疗后第10天清早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IL-6和FKN的水平,并检查肺功能、CAT评分.结果 血清FKN及hsCRP、IL-6在两组AECOPD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缓解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两组未缓解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组较普通组治疗前高(P <0.05);FEV1在普通缓解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CAT评分在普通组与重症组,以及两组的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FKN与CAT评分及hsCRP、IL-6水平呈正相关(r=0.397、0.421、0.459,P<0.05),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224,P>0.05).结论 FKN在AECOPD患者血清中呈动态变化,提示FKN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与hsCRP、IL-6一样可作为一项监测COPD急性发作和病情发展的炎性指标.

    作者:向永红;张云;农智新;梁世锋;戴诗敏;张润娟;廖立新;谢少娟;庞宗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核性心包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二例

    结核性心包炎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全身抗结核治疗.为缓解临床症状,皮质类固醇治疗也被广泛应用[1].然而,除乙胺丁醇外,上述抗结核药物均具有肝毒性,长期、联合应用会加重肝脏损害[2].此外,长期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3].因此,结核性心包炎在“抗结核+激素”治疗过程中,有发生肝功能受损终导致DIC的可能性的.我院有2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DIC.为了防止结核性心包炎治疗过程中发生DIC,现将2例患者治疗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张实;余西兰;王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宣教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护行为、情绪管理及症状改善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开展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宣教方案所产生的临床效益,并为这类患者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稳定期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案;另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4例稳定期COPD患者,设为研究组,开展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框架的宣教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2个月末,由专人组织两组患者填写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及主观性自我感觉评分量表,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及自觉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得分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差异(P >0.001);干预后第2个月末,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24分,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干预前M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重度MRC评分所占百分比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健康宣教模式,能帮助患者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其病情预后有积极效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ERS声明:COPD患者的营养评估和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营养和代谢状况,为此,欧洲呼吸协会(ERS)成立了一个多学科工作组,荟萃分析了相关文献.工作组由12名专家组成,包括参与治疗与管理COPD患者的呼吸科临床医师、营养师、流行病学家、卫生经济学家及欧洲临床营养和新陈代谢学会(ESPEN)成员.研究对2006年至2013年Medline、PubMed、EMBASE、CINAHL出版的该领域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讨论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营养干预措施对COPD发生、发展和结果造成的影响,旨在增强COPD患者饮食与营养均衡的意识,协助临床医生对COPD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营养评估和护理.

    作者:仇鑫;赵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