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探究

施艳云

关键词: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GQOLI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体质辨识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社区产妇保健治疗方案,使访视工作具有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产后抑郁症。方法将接受产后随访的234名产妇,随机分为常规访视组113名,体质辨识组121名,体质辨识组在普通访视内容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情况对偏颇体质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常规访视组则按照普通随访内容访视。结果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组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普通访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简便易行、能有效防治产后抑郁症,适合融入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作者:李润杰;张宏艳;张金鑫;朱丽;史炳霞;朱庆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在患者临床抢救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情复发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进行优化急诊急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还能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

    作者:王茹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共124例,检测血糖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及血压等指标,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初诊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并发症前三位为HT、MAU及CHD,患病率分别为38.7%、28.2%及12.1%;经回归分析, FBS、MBP、BMI升高及血脂紊乱是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高,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治疗尿毒症心包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心包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4%高于对照组的75.76%,不良反应率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心包炎的治疗中,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疗效佳,患者预后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萍;李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与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分成两组,平均每组58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33例,痊愈率为56.90%,总有效率91.38%,西药治疗慢性胃炎58例,痊愈18例,痊愈率为31.03%,总有效率79.31%,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并分成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1.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用药联合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37例患者经抢救治愈31例,治愈率83.78%,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2%。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预防性用药的使用,降低了重度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李士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通过外周动脉的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给予股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采血,对比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0.38%,对照组采血成功率为86.53%,两组采取成功率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由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92%,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外周动脉采血,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式比较,两者的成功率差别不大,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采取外周动脉采血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采血中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4例,病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预防微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的微血栓形成率与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TT(凝血酶时间)、D-D(D-二聚体)、BLA(血乳酸)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有1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有8例微血栓形成病例,发生率为17.0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BLA、PLT、D-D、TT、FIB、APTT、PT指标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预防脓毒症患者微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促使脓毒症病患的凝血状态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冯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其心理状况,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老人的心理状态对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为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强迫及精神病性等;护理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人数明显下降,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为抑郁、焦虑、强迫、精神病性及躯体化症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

    作者:乐添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GQOLI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施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加味八珍汤治疗内痔出血致贫血1例报告

    目的:探究加味八珍汤治疗内痔出血所致贫血疗效。方法在予手术止血后,予加味八珍汤口服。结果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加味八珍汤能有效治疗内痔出血所致贫血。

    作者:张晓艳;白克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分析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稳定颗粒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疗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以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均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无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特征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下的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每24h室早搏次数以及每24h短阵室速数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美托洛尔治疗中使用稳心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况,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临床应用较好。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脂水平、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血浆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下降,劲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少并且劲动脉IMT降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博学;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危险分层及易漏诊原因。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本院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趋向于非特异性,诊断常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结论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度进行分层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廖付军;李洁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创临床路径用于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患者采用微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以及护理常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微创临床路径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达到了更高的依从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任翠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氯吡格雷治疗)各5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44例(88.0%),不良事件发生3例(6.0%);对照组治疗有效36例(72.0%),不良事件发生10例(20.0%)。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效果,既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可推广应用。

    作者:保全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时间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血压变异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其中A组于早晨8:00服用,B组睡前2~3h服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服药后,两组各项血压指标、晨峰阳性率、24hSSD和24hDSD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B组下降更明显,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夜间服药对于降低血压变异、缓解晨峰现象、改善血压昼夜节律更具优势。

    作者:蔡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优质护理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110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11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0.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为74.5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积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效果好且利于患者血压的良好控制。

    作者:袁小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常规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74例、70例,观察组TG、TC、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现象,常规血脂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典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