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夏枯草汤辅治高血压病的疗效

卫敬勇

关键词:夏枯草汤, 辅治, 高血压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析夏枯草汤辅治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夏枯草汤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患者组治疗后,其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夏枯草汤辅治高血压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并预防血管内皮的细胞损伤,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吸引治疗方法并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对比,其相关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其中TG、TC等指标两组患者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的各项参数值的改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效果相对有限,患者体验水平较低,且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药物控制不佳或患者身体出现异常排斥反应会引发其它并发症,而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改善患者的体内免疫与气血循环系统,且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从多家度更加细致的照顾病人,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利用。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长期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并高血脂症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并高血脂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血脂检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析随访1年内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治疗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并高血脂症的长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哈斯也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对放化疗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探索针对放化疗鼻咽癌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其身生存率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在放化疗基础之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深入性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其生存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实验组患者3年的生存率为90.7%,对照组患者3年的生存率为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鼻咽喉癌患者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虽然行之有效,但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明显的伤害,并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与疾病的治愈,而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抵消放化疗对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荣兴;贾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VtmC、能量合剂及抗病毒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葡甲酸环腺苷酸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CPK、LDH、CK-MB及AS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葡甲酸环腺苷酸的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其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苗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淡手术室麻醉医生和护士对高血压患者手术时的配合体会

    手术室麻醉医生和护士的良好配合对术中患者疗效的影响。重点是术前、术中、术后的密切配合工作。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护士要懂得麻醉基本知识,适应配合各种麻醉方法,才能在术中配合麻醉医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使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体系,给手术医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氛围。

    作者:杨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经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7%、89.09%;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洪;薛蕾;王付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诊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5岁以上的甲亢患者79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时段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5岁以下的甲亢患者75例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同时分析疗效。结果非老年组T3、T4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总有效率为94.93%,略高于非老年组的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甲亢患者与非老年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为其可靠的诊断方法,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雪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前瞻性双盲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用药,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通过系统全面治疗,两组患者血压得到明显改善控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41%(3/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用药治疗中,缬沙坦疗效确切,可在短期内控制血压稳定,强化机体状态,确保心血管急性期并发症的控制,对病患后期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徐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研究组120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行强化护理,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强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詹洋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进行口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等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TC、TG、HDL、VLDL、SBP及DBP等指标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血脂及血压水平,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庞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对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实施观察预防性护理的干预措施,对其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来本院进行脑血管接入治疗的患者32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以及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要小于对照组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所以,可以将此方法广泛的应用在相似疾病的临床护理当中。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血管成像技术逐渐朝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该项技术的不断研发推动着我国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前行,其中,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技术就是通过在导管的前段安装一个微型超声探头从而获取血管内部管腔的横截面图像,该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说明冠状动脉血管内的情况,因此被看作为现阶段心血管疾病为准确的检验标准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找到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出路与新方向。

    作者:董巧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在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中医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测并比较两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中医组满意度为95.00%,优于参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获得更佳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周玉霞;晁利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时间个体化用药的护理

    目的:研究应用时间个体化用药护理手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实验组实施时间个体化用药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医嘱遵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降压成功率为98.36%,对照组降压成功率为90.16%;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能遵守医嘱进行用药;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时间个体化用药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朱慧;杨义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西药联合消渴汤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方式,依照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应用西药与消渴汤联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轻微腹胀2例,但未对治疗造成明显影响。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西药联合消渴汤治疗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刘甲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两组均在神经生理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K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为(11.05±4.20)分、(79.56±12.38)分,对照组KIHSS评分为(19.02±5.37)分、ADL评分为(60.21±8.02)分,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疾病,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低于观察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癌痛程度及原因给予癌痛护理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并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纬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患者疼痛治疗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缩短压迫器止血时间对桡动脉介入术患者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缩短压迫器止血时间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术应用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止血器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术应用TRBand止血器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压时间,实验组依据文献缩短解压时间,观察患者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皮肤并发症、肿胀及手腕活动能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循证结果有计划的缩短压迫器止血时间,可以规范临床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郭晶;张丽萍;邱果;叶春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