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程一平

关键词:疗效, 不良反应, 预后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胸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变化

    目的:探讨新疆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观察2015年玛纳斯县中医医院经中医辨病为胸痹和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住院患者445例,分析其中中医证型在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的分布特点。结果通过分析,归纳出新疆胸痹患者中医证型以痰阻血瘀证多见。结论新疆的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新疆的地域、气候、饮食习惯相关。

    作者:古丽巴合·穆哈提;李永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有效改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盖永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UA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时间、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脂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和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患者临床应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及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心绞痛发作时间和频率,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焦虑状态专项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平均数据、抑郁平均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马升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护理对照组患者,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再次住院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强化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基础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要少,分娩结局较好,住院时间短。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保证母婴的安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国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与常规护理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给予奥扎格雷钠、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3.9±7.4)天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81.2±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1±8.2)天、(59.6±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效果。

    作者:赖珊;雷存香;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力农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伴有血压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急性心梗发作之后出现心衰的患者行以米力农同无创机械通气相结合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之后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的患者行以常规性的治疗干预,实验组则行以米力农同无创机械通气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实验组在治疗疗效上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好转。结论在临床中对在急性心梗发作之后出现心衰的患者行以米力农同无创机械通气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疗效,且相对比较安全稳定。

    作者:唐炯;黄德嘉;燕纯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探讨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要素频率降序排列为:血瘀>肝郁>肾虚>气虚>痰浊>阴虚>气滞>脾虚>阳虚>火(热)>寒凝。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肝郁肾虚、痰瘀阻络证>肾虚血瘀、气滞痰阻证>肾精亏虚、肝郁血瘀证>肾阳亏虚、痰瘀阻络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肝郁、痰浊、肾虚、气虚、阴虚为主。

    作者:崔俊峰;任重;梁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评定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预后的并发症上来看,对照组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介入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谭尚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析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的疗效

    目的:探析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祛腐生肌法对患者肛周红肿以及肛瘘手术后的创面愈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以及肛瘘手术之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祛腐生肌法来进行治疗,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初期采用生肌红粉膏来进行换药治疗,待到患者的创面红活而且腐肉脱落之后用生肌玉红膏来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始终只采用生肌玉红膏来进行换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痊愈(96%),1例显效(4%)。对照组的患者痊愈21例(84%),有效4例(16%)。在2周的创面减少情况、患者腐肉脱落的实践、创面愈合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腐生肌法进行术后的换药治疗对于促进患者感染性创面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应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2.50%、92.19%vs40.63%、73.44%],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81%vs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十分理想,能够使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对于提高降压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湿疹的中西药防治与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湿疹的有效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湿疹患儿28例,对其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抹患处治疗,并配合以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28例湿疹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并配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丁艳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应用探究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侯忠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12月血管外科疾病住院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选取2015年1月~3月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另外患者61例进行比较,对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外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军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RR、HR、LVEF及心衰纠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肺功能及心功能指标,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脂蛋白(a)和胆红素同时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脂蛋白(a)和胆红素同时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胆红素水平为(8.29±2.0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脂蛋白(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a)和胆红素同时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断、分析以及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作者:范景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临床指标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兴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以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再调查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多少及住院时间,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差异较大,总满意度分别为96.6%、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