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颤证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立梅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 传统护理, 颤证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颤证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颤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颤证护理中的效果较为可观。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变化。结果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闷、心悸情况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出现的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具有明显地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庆;王海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左桂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良好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颅内感染、创口感染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更好,但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更好,安全性更高,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俊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情况;按GOS评判标准,伤后3个月评定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半个月内颅高压、脑组织切口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可以使患者的疗效更为良好,并且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元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4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与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护理方式得出,观察组的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忧虑程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和硬膜外麻醉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基本一致,观察组患者术中1 h和术后清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柳跃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整体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研究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评分及评分。结果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为(14.34±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12±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杨贵林;樊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的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麻醉的有效性,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各时间段心率、舒张压,术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收缩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方式有效性相同,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优于全身麻醉,较为适宜。

    作者:修远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与常规护理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给予奥扎格雷钠、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3.9±7.4)天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81.2±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1±8.2)天、(59.6±9.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效果。

    作者:赖珊;雷存香;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有效改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盖永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疗效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丽娜;赵守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学术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来也发生于中年人和儿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痤疮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心理健康,对于痤疮的治疗中医有其独特的疗法。

    作者:王成军;冯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以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再调查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多少及住院时间,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用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差异较大,总满意度分别为96.6%、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大力推广。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疗效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用药不良反应4例(7.27%),对照组出现2例(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魏永民;夏慧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儿湿疹的中西药防治与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湿疹的有效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湿疹患儿28例,对其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抹患处治疗,并配合以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疗效。结果28例湿疹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并配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丁艳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简称风心病慢性心衰)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风心病慢性心衰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心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心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心病慢性心衰效果良好,可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应予推广。

    作者:呼树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一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心律平组服用心律平,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患者康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生心律市场时,选用适当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序贯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序贯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序贯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尿素氮、血清K+、HCO3-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韩晓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