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多发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恶化防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多发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晚上服用20 mg。对照组口服托伐他汀钙,晚上服用20 mg。2组患者均对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进行干预,6个月后复查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酐、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3年后对患者行头颅MRA检查,并与3年前狭窄血管进行比较,判断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19条狭窄血管改善。对照组有14条狭窄血管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无严重肝损、肌肉损害等副作用。结论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钙对降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防治多发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恶化均有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优于阿托伐他汀钙。
作者:覃浩强;韦寅;钟盛武;何奇檀;杨仕良;谢俏;周连姬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电针疗法、内科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的同时辅助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疗法(PNF)训练,对照组患者除上述PNF训练外接受上述其他疗法治疗,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对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肌力恢复状况以及ADL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配合电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状况,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双氧水结合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120例,并将其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氧水结合甲硝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总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氧水结合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王东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糖尿病肾病(DN)也称肾小球硬化症,晚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继而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DN的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机作一综述。
作者:王婷;丁英钧;王燕炯;翟林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近几年来不同类型冠心病住院患者390例,与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进行对照比较。根据不同类型冠心病的不同病种对hs-CRP浓度、血脂水平的差异作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病种Hs-CRP检测浓度不同,其中脑出血组、脑梗塞组、颅脑外伤组、颅内占位性病变组浓度及异常升高率均较健康体检组高(P<0.05)。血脂水平四组患者HDL-C、APOA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 Hs-CRP和血脂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加强检测力度。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并根据单双号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127.36±10.42)mmHg、DPB (76.12±5.29)mmHg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张美芹;刘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中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的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对照组主要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4例,进步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康复治疗疗效良好,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和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临床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富;杨志波;秦英科;施云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导致的,从而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带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移植术,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术后护理观察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董凯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4.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且观察组患者Sper-tus量表的体力限制、情绪控制、症状、社会限制四个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武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药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提高中药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患者的中药,判断疗效,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疗效显著,时间较短,满意度高。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采用恰当的药物应用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8只,分离其胸主动脉环,根据是否去内皮分为内皮完整组40例和去内皮组28例,内皮完整组按随机数字法再分为格列苯脲干预亚组20例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20例,格列苯脲干预亚组接受非特异性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格列苯脲的预处理,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接受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的预处理,观察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效应。结果浓度为1*10-5mol/L的利拉鲁肽对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但对内皮完整组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更强(P<0.05);利拉鲁肽对格列苯脲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具有确切的舒张效应,其机制与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作者:李俊葓;马玉健;夏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炎性反应的影响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炎性反应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T1时,两组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TNF-α、IL-6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到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可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从而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王秋红;徐全辉;姜德哲;薛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胸痹”和“中风”,传统中医对此类疾病有详细的辨证分型及相应的治疗方药。根据中医理论,治疗疾病应抓住主要病因。心脑血管疾病无论那种证型,都存在“血瘀”问题,因此,活血化瘀法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尤为明显。另外,现代医学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尤为明显,而中药红曲中含有他汀物质。本文就传统中医活血化瘀方剂与中药红曲相结合,论述其组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作者:庞会心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并发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76例和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并发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申伟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2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晕、脱发、恶心、嗜睡等。但由于程度较轻,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对癫痫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兆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9月6日我院收治的69岁男性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胸痛6天,再发加重17 h,晕厥2次”入院。入院前6天突发胸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紧缩感,可忍受,症状持续2天自行缓解。17 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痛,部位同前,程度加重,并持续不能缓解,仍未就诊,至次日凌晨1点左右患者先后出现2次意识完全丧失,持续约5 min/次可自行苏醒,于当天上午10时左右入我院急诊就诊,查体:BP90/52 mmHg(多巴胺维持),神志清,呼吸稍促,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颈静脉怒张,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急查肌钙蛋白T(CTnT)5.86 u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66.5 U/L,白细胞16.05×109/L、血红蛋白(HB)135g/l、血小板(PTL)47×10^9/L、中性粒细胞86.9%,D-二聚体3890 ug/L,肌酐306 u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不明显。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等病史,未正规体检,否认吸烟饮酒史。入院诊断:(1)胸痛查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KillipⅣ级;(2)肾功能不全。
作者:陈小艳;孔繁亮;吴同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心脑血管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该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患者16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QOL(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心脑血管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患者给予多方面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及不良情绪,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屈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增加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是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讲解。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生活方式、服药、门诊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在各个方面得分明显提升,而在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明显改善了患者对药物及门诊随访的依从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春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护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耿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试析自拟中药方剂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缓解期哮喘患儿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中医症候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结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金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