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才
目的:分析中药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提高中药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患者的中药,判断疗效,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疗效显著,时间较短,满意度高。结论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采用恰当的药物应用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1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依据意愿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全面性社区康复治疗和护理,就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更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血栓患者采用全面性社区康复治疗和护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隋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被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30例。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疗效更佳,如SBP、DBP、HR、LVEF等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得以有效的改善,且应用安全性理想,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王跃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92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胡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结论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落实术前准备及术后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加强针对预防瓣周漏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瓣周漏的发生。
作者:王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半乳糖凝集素-3介导心脏纤维化,是心力衰竭预后生物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独立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死亡率。目前HF治疗方法对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晓静;张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全方位护理对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55例为本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环境、心理、生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理、心理各个方面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修耕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3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探究双侧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内动脉(ICA)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峰值流速(PV)、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双侧CCA内径、双侧ICA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MT、PV、RI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赵敏;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病患者诊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测的肺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的健康者46名作为常规组,均接受了常规检查和心脏检查,包括了解到了患者的脉搏输出量、左右心室舒展末期内径、脉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患者心动超声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过了检测,两组患者的脉搏输出量、舒张晚期大峰值流速、心输出量、左右心室舒展末期内径、脉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存在差异,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Tei指数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诊断价值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检测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作者:杨成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的心室充盈或射血障碍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近年来,众多国内外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周鑫;梁亚州;胡天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9月6日我院收治的69岁男性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胸痛6天,再发加重17 h,晕厥2次”入院。入院前6天突发胸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紧缩感,可忍受,症状持续2天自行缓解。17 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痛,部位同前,程度加重,并持续不能缓解,仍未就诊,至次日凌晨1点左右患者先后出现2次意识完全丧失,持续约5 min/次可自行苏醒,于当天上午10时左右入我院急诊就诊,查体:BP90/52 mmHg(多巴胺维持),神志清,呼吸稍促,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20次/min,律齐,颈静脉怒张,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急查肌钙蛋白T(CTnT)5.86 u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66.5 U/L,白细胞16.05×109/L、血红蛋白(HB)135g/l、血小板(PTL)47×10^9/L、中性粒细胞86.9%,D-二聚体3890 ug/L,肌酐306 u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不明显。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等病史,未正规体检,否认吸烟饮酒史。入院诊断:(1)胸痛查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KillipⅣ级;(2)肾功能不全。
作者:陈小艳;孔繁亮;吴同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加味归肾汤对治疗肾虚型子宫发育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肾虚型子宫发育不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加味归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3.33%,复发率是3.3%,并发症率是3.3%;对照组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73.4%,发症率是33.33%,复发率是10%。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加味归肾汤治疗肾虚型子宫发育不良患者对其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该广泛应用。
作者:马洪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21.0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提高患者的脑灌注压,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良好。
作者:左少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灸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针刺疗法,观察组采取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灸方法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魏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9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加味连朴饮,结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加味连朴饮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较之对照组的5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时,加味连朴饮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美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消渴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消渴益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87%;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Cys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渴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对于改善患者肾功能状况非常有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玉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低体温同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9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依照当时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正规药物治疗或药物治加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从入院初监测患者基线体温及住院期间体温1次/6 h,依据低体温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正常体温组。治疗结束后安排出院,出院后1~3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病情,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是否出现死亡、再入院等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两年后发现,低体温组同体温正常组比较,全因死亡、心因死亡、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出现低体温,可能为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杜海林;涂富莲;薛斌;吴晓宇;黄烈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8只,分离其胸主动脉环,根据是否去内皮分为内皮完整组40例和去内皮组28例,内皮完整组按随机数字法再分为格列苯脲干预亚组20例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20例,格列苯脲干预亚组接受非特异性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格列苯脲的预处理,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接受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的预处理,观察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效应。结果浓度为1*10-5mol/L的利拉鲁肽对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但对内皮完整组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更强(P<0.05);利拉鲁肽对格列苯脲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具有确切的舒张效应,其机制与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作者:李俊葓;马玉健;夏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参苓山蛸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胃脘腹胀、暖气、反酸、恶心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1年复发3.2%(2/6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2.9%,复发率14.5%(9/6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的同时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血栓通冻干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通冻干粉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安全、有确切疗效的方法。
作者:王海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